張赟
在信息技術影響下,網絡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并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創新了各個行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促進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
網絡經濟的內涵與特點
網絡經濟是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采用現代技術的一種經濟形態。網絡經濟包括計算機作為基礎的技術產業,以計算機技術作為一種創新的技術產業。網絡經濟不能理解為獨立于傳統經濟的一種虛擬經濟,網絡經濟是以傳統經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前提的一種經濟形態,是傳統經濟的延伸。
在網絡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網絡空間是實現經濟活動、是推動網絡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就當前來講,網絡基礎設施行業、設備制造行業、軟件開發與應用行業都是網絡經濟的主體,是網絡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當前生活中,人們相對比較熟悉的電子商務,也是網絡經濟主體經濟活動之一,是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當前經濟行業的發展情況的分析,發現網絡經濟逐漸出現與傳統經濟結合的趨勢,如管理信息化、會計信息化等。這充分體現出網絡經濟發展的價值,不僅為現代高新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也為傳統經濟的建設提供支持。
由于網絡經濟的特殊性,所以出現了快捷性、高滲透性、自我膨脹性、外部經濟性、可持續性、直接性的特點。網絡經濟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滲透到各個行業中,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幫助,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網絡經濟發展下,生產人員與消費人員的聯系是直接的,可以剔除中間商,減少交易產生的成本,提升經濟效益。
網絡經濟的發展現狀
就當前網絡經濟發展的情況來講,已經覆蓋各個行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的信息溝通、休閑娛樂、信息傳遞功能,為我國各個行業、領域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滿足國家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需求。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不同行業對網絡信息的需求逐年遞增,需要更多先進的技術手段與網絡管理理念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產業的發展水平,為國家經濟發展助力。
首先,網絡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通過最近幾年我國信息總量的分析發現,我國信息經濟總量呈加速增長的趨勢,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電子商務、互聯網+、信息服務業的全面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同時也推動了網絡經濟發展,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其次,以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35.3%,其中網絡經濟指數比上年增長54.8%,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81.7%。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長9.6%,居全球第一,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38.6%。由此可以看出,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產業將會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成為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再次,電子商務為網絡經濟發展提供動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經營管理模式越來越成熟,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的同時,也解決了傳統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促使國家經濟的增長。
最后,信息網絡分享經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催生了一批分享經濟產業,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這些產業的發展體現出互聯網經濟的精神,為各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了網絡經濟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方便。
通過對我國網絡經濟發展情況的分析,主要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網絡資源共享效率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網絡經濟存在網絡資源的利用率與共享意識較差的情況,造成了資源浪費問題。無論企業之間的競爭,還是國家之間的競爭,信息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競爭的核心因素。但是因為網絡信息的共享不到位,造成了信息孤島的情況,無法為各個行業的共同發展、共同建設提供內在動力。
第二,缺乏與網絡經濟發展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我國作為一個法治國家,法律法規不僅可以約束從業人員的行為舉止,還可以提升各個行業的法律意識,促使網絡經濟更加規范地發展。但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發現我國的立法速度跟不上網絡經濟發展的速度,致使部分網絡法律法規與實際出現脫軌的情況,無法實現對網絡經濟的規范,增加了信息風險,影響了網絡環境的安全性。
第三,企業網絡經濟發展意識相對較低。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網絡經濟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可以通過網絡經濟的運用,優化自身的生產經營管理理念,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發現部分企業仍采用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工作,忽略了與網絡經濟的融合,最終造成了企業發展與時代發展不符,影響行業的建設。
第四,信息經濟產權、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待完善。信息產權具有流動性的特點,會因為網民的傳播,出現被挪用或者盜用的情況。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就是因為部分用戶缺乏網絡信息保護與知識產權意識,致使部分私密信息在網絡中快速傳播,影響了知識經濟的合法權益。
網絡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影響的經濟學分析
一、網絡經濟創新形式對勞動市場、總產出的影響
首先,對勞動市場的影響。網絡經濟形式的創新與改革,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與信息支持,改變了以往國民經濟發展的模式,促使現代化新型產業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解決人們就業難的問題,為市場上的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與機會。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產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逐漸提升,為推動產業的發展,需要引入更多高素質人才,從而提供了較多的就業崗位,為高校畢業生、專業計算機人才提供了就業機會,擺脫了以往人民群眾就業難的困境。
其次,對總產出的影響。網絡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信息產業的誕生與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有效媒介。在國家經濟未來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發展傳統經濟,同時也要發展網絡經濟,將此作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手段,增加國家的GDP,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以電子商務產業為例,2020年我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達到37.2萬億元,網上零售額11.76萬億元,全國網購替代率達到81.0%。
二、網絡經濟創新擴散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首先,對勞動力的影響。網絡經濟創新的擴散,對勞動力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專業能力素養,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為行業發展助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性與綜合能力。也正是因為網絡經濟創新的擴散,增加了商務管理、信息管理等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目前,高素質技術型人才已經成為網絡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其次,對總產出的影響。網絡經濟創新擴散,對總產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質的變化。在這一背景下,勞動力質量與資本質量發生變化,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也正是因為此,相應的生產水平與管理水平也發生了改變。通過新技術應用,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專業能力,實現了管理、生產信息化,從而提升了項目整體的生產效率,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在網絡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是各個行業發展的核心,通過信息技術與產業的結合,提升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優化了生產質量與管理水平,彌補了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無形中提升了網絡經濟市場份額。
再次,對家庭產生影響。家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經濟支出方式可以反映出國民經濟發展變化趨勢。家庭會通過生活采購、休閑娛樂、出行等經濟活動,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在網絡經濟創新擴散的背景下,對家庭經濟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改變了家庭的消費方式。目前網購已經成為人們采購食材、服裝、電子產品的重要媒介,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家庭可以獲得需要的物品,滿足自身的需求。網絡經濟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模式,為家庭消費提供便利,為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改變溝通方式。在信息技術未普及前,人們會通過面對面、書信等方式進行溝通,交流的速度會受到時間、地域的限制,無法保證交流的及時性。在網絡經濟背景下,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線上的交流與互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交流方式的轉變,為信息傳遞、文化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促使社會共同發展。第三,改變了人們的休閑娛樂方式。在互聯網經濟下,人們可以通過觀看網絡視頻、參與網絡游戲的方式來實現精神上的放松。娛樂方式的改變,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活動,增加了人們的支出,體現出網絡經濟的便捷性。
最后,對企業的影響。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企業受到較大的影響,經營管理模式與生產模式都發生巨大的改變。一般來講,企業工作主要包含采購、物流、營銷、生產、服務、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在網絡經濟背景下,若采用傳統人工方式開展上述工作,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難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這一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自身的價值鏈、優化管理方式、提高生產水平,已經成為企業管理者思考的主要內容。通過網絡經濟與傳統工作模式的結合,可以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網絡經濟的發展,在為企業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增加企業的運行風險。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雖然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出現一些管理風險,但是并不會對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而網絡經濟的出現,增加了風險的影響力,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通過網絡經濟的運用,轉變企業的思想觀念,企業可以與其他組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分擔企業風險,提升企業的風險管控能力。
第二,創新生產理念。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客戶的需求越來越豐富,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基礎,將此作為指導生產的依據,保證企業生產工作的科學性,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快速占領經濟市場。
第三,促進信息化管理發展。在網絡經濟的影響下,企業的網絡組織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不再是各自為政的工作模式,需要企業內部各部門做好合作,通過構建信息交流平臺,實現各部門信息的流通與交流,提升管理工作效果。
利用網絡經濟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對策
為了提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更好地發揮網絡經濟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互聯網的覆蓋范圍。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提升各個行業的信息化發展意識,在為網絡經濟的發展提供硬件支持的同時,也為國民經濟的改革提升內在動力。第二,完善網絡經濟相關制度。針對我國網絡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知識產權保護,國家可以出臺一些針對性的管理政策,提升企業參與網絡經濟的熱情,以此推動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三,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發揮高校的優勢,豐富學校專業,培養更多復合型技術人才,為高新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促進網絡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多種措施,解決技術人員缺失、國家制度不完善的問題,使更多的產業意識到網絡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多元化的支持。
總而言之,在網絡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趨勢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經濟產業結構越來越完善,更好滿足人們生活、生存的基礎需求。通過人才的培養、國家政策的支持與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解決當前網絡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