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對于即將來臨的世青賽,國青隊準備了整整三年時間。在此期間,上一批隊員超齡升組,新的一批球員在毫無征兆中變成了主力,教練們亦在過去完全沒有國際比賽的三年里默默耕耘、培養新人。在他們出征歐洲比賽前,我們邀請到了國青隊的六位教練和眾多青年隊員暢談心聲,分析并展望這一全球青年羽毛球盛事。

中國隊參加本屆世青賽的隊員包括了2004年至2007年出生這四個年齡段的球員,整個梯隊是比較完備的,隊員們各有特點,都具備足夠的實力。但是,今年的情況很特殊,因為世青賽已經停辦兩年了,過去三年我們的隊員沒有參加過國際比賽,這對于我們的自身定位和研究外國對手是困難的。
因此,我們在備戰期間就強調和突出了實戰的重要性,并最終決定提前一個月出國,在世青賽之前先參加斯洛文尼亞、比利時、德國這三站比賽。通過參加這三站比賽,一方面能讓隊員提前適應歐洲的氣候、時差、比賽氛圍,另一方面也為隊員積累比賽經驗和排名積分,為世青賽和明年的比賽做準備。
通過實戰,我們可以檢驗之前訓練的效果,更準確地定位自身情況,并在世青賽之前爭取及時地查漏補缺、充實自己。從第一站斯洛文尼亞的比賽來看,盡管我們出發時遇到了很多狀況和困難,但全隊都頂住了困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在比賽中也暴露出我們的隊員剛參加國際比賽時難以避免地會出現心態起伏和緊張情緒,解決困難的能力還有所欠缺。
展望即將到來的世青賽,我們會放低姿態,同時抱有足夠的信心去沖擊所有金牌。就團體賽而言,由于我們沒有任何國際比賽經驗,所有球員在出發歐洲之前都沒有世界排名積分,這導致了我們在團體賽抽簽時的位次比較靠后。不過,作為以冠軍為目標的中國隊,不管抽簽如何,我們要做的都是提高自己、展現出自己的風采,爭取贏下所有對手,奪下團體賽冠軍。
從單項來看,我們五個單項的實力比較平均,都具備沖擊金牌的實力。其中,我們的女雙和混雙相對而言有一定的優勢,其中的主要對手是印尼隊,他們有幾對2004年出生的組合之前已經開始參加高級別賽事了。因為他們的男球員比較突出,所以他們在男雙和混雙上也都會是我們很強勁的對手。
綜合而言,我們女雙的奪冠幾率會是幾個單項中相對最高的,混雙的希望也不小,其次是男單和女單。男雙的競爭不管在青年賽還是成年賽永遠都是最激烈的,所以不確定性也最大。
現在,很多國家對羽毛球后備隊員的培養都很重視,加上我們一直沒有參賽,對對手也不太了解,只能盡最大努力去搜集信息和做好備戰,所以我們還需要在比賽中做調整。青年比賽有一個特點是起伏大、不確定性大,場上表現受心態影響大,很多比賽的勝負都在毫厘之間,所以我們還是鼓勵隊員放下包袱去拼對手,拼出中國隊的精氣神,力爭佳績。
比賽之外,由于隊員都是青年人,幾乎都沒有出過國,現在的疫情情況又比較嚴重,所以隊伍會面臨防疫和管理的雙重壓力。在這方面,我們在臨行前已經做了很多預案和準備,教練員也會更多擔當家長的角色,保護球員。

今年,我們參賽的四位男單是有梯隊結構的,2004年的朱軒辰是主力核心,還有2006年的三位小將潘胤龍、王子峻、胡哲安。從之前的循環比賽來看,朱軒辰和潘胤龍在隊里有一定優勢,他們去年就可以贏上一個年齡段的董天堯和劉亮。他們沒有參加過國際比賽,如果以參加過世青賽的劉亮和董天堯做一個中間量對比的話,可以看出朱軒辰和潘胤龍的能力在國際比賽中應該算不錯的。當然,這只是一個虛擬的對比,沒有絕對參考價值,因為大家都在成長,關鍵還是看他們的臨場發揮。
三年沒有比賽了,大家終于可以通過國際實戰去檢驗自己,包括我自己也一樣。之前的全國青年錦標賽朱軒辰和潘胤龍都沒打好,回來后我們都在反思訓練中出現了什么問題;而王子峻和胡哲安會師決賽了,我們也在總結經驗。可以說,我們是在一起前進、互相建立信心的。
對于世青賽,我們男單組渴望先在團體賽中拿下一分,再去沖擊單項冠軍。但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利用前面三站比賽來定位自己、發現不足,然后再來部署世青賽。過去兩年,我們一直在等待世青賽的到來,也在為隊員打造特點的路上走著。希望我們一起去努力,拼出一片天空!

朱軒辰:前幾年還在看師兄們備戰,現在我已經成為青年隊中年齡最大的選手了。上次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上的失利讓自己反思很多,出發前也沉淀了許多。這次穿上帶國旗的隊服,更大的是使命感。希望能發揮自己的水平,以冠軍為目標,但不要想那么多結果,一場場拼下去。

潘胤龍:穿上帶國旗的隊服,身上感覺有更多的責任。雖然年齡小,但我也有很強的沖擊力,希望能以好的表現為國爭光,努力奪牌。

王子峻:代表自己的國家比賽很自豪,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我一定會努力加強,敢跟每一個對手較勁,敢打敢拼,沖擊八強甚至四強。

胡哲安:小時候沒想過能穿上中國隊的隊服出去比賽,很興奮。我的特點是防守反擊和多拍相持,第一次參賽,希望能沖擊每一位對手。

今年的世青賽陣容,女單組的年齡跨度是最大的,既有孫子淳和張馨冉這樣能力強的大隊員,也有袁安琪和徐文婧這樣具備沖擊力的小隊員。
其中,孫子淳和袁安琪分別是之前全國青年錦標賽甲組和乙組女單冠軍,她們都用實戰成績證明了在自己年齡段的突出實力;張馨冉和徐文婧都是技術比較全面的球員,她們在之前的隊內循環賽中排在前兩名,有一定的實力。張馨冉有一拍有威脅的進攻,而徐文婧的特點主要是在技術和線路的運用上。雖然徐文婧今年才15歲,但她已經能和18歲的隊員形成強有力的對抗了,未來可期。
目前,我們所了解到的主要對手來自印度、泰國和日本,尤其是印度的胡達已經開始代表印度打團體杯賽了,泰國的皮差諾也是2007年出生的選手,實力不俗。外國選手的參賽經驗比我們要豐富一點,這也是我們最難預估的一點,需要我們通過世青賽前的幾站公開賽去了解。
我相信只要做好自己,發揮出自己的水平,我們的女單是具備很強的競爭力的。我們力爭通過打好前三站的比賽,爭取有利排名,循序漸進地進入大賽節奏。

孫子淳:現在比較興奮,也會有壓力。我身高1.85米,很多人說我與前輩孫瑜很像,我也會參考她的一些比賽錄像。發球搶攻是我的一個特點,希望能在比賽中打出自己的特點,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袁安琪:非常激動,馬上要參加世青賽了。我的年齡比較小,不會有什么包袱,希望自己能努力往前靠。到歐洲比賽,如果球慢,可能我就不是那么占優勢,這也是我要補強的地方。

張馨冉:備戰很久了,所以會特別希望能打好世青賽。我的打法是偏拉吊突擊的,進攻會多一點,所以自己要控制好失誤,提高突擊的成功率,加油哦!

徐文婧:作為唯一的“07后”,我現在的打法還沒有完全定型,所以希望通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吸收更多好的東西,讓自己的打法更全面、多元化,加快自己成長的速度。

這一屆世青賽,我們男雙組的6位球員都是2005和2006年的,現在形成的三對組合特點都很鮮明,比如進攻火力十足、秉承傳統后攻前封特點的朱一珺/張樂健,擅長控球和打落點的徐化雨/陳奕江,以及速度快、擅長連貫和抽擋的陳喆涵/周川又。有三對不同特點的組合,我們可以在團體賽上面對不同特點的對手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陣容。
其實,他們能力都不錯,主要的不足還是比賽經驗,即如何把這些特點在場上運用出來,而且是在場地的影響和對手對自己的限制之下。像朱一珺,他在全國青年錦標賽時和陳奕江搭檔,實力很突出,但磕磕絆絆才拿到乙組男雙冠軍。而世青賽上他還有混雙的任務,所以我們一直在抓他的實戰能力。
男雙一直是偶然性比較大、不可控因素最多的項目,我們要做好遇到不同強手的準備,尤其是男雙一直比較強的印尼隊。此外,我們的球員對場館風向的把控不太擅長,所以在歐洲我們強調要提高適應場地的能力。
三年沒出去比賽了,隊員們一開始都沒有概念,出發前才慢慢變得興奮起來。出國比賽有風險,我們還是強調集體行動,盡量不落單。面對未知,我自己會先調整好狀態,再去帶動他們迎難而上。

朱一珺:我身兼男雙和混雙兩項,有壓力,也很期待。每當我太興奮或期待時,就容易在場上犯錯誤,所以我要求自己無論遇到機會還是困難都要以平常心對待,冷靜下來,我可以。
張樂健:我和朱一珺也是左右手搭檔,我負責組織球路和抽封,他負責進攻,我們的攻封連貫還是很有威脅的。想象中,大賽的氛圍一定很好,有拉拉隊為我們加油,所以我們自己要加油!

徐化雨:我人生中第一個這么重要的比賽,我充滿期待和使命感。我和搭檔在場上要多動腦子,用球路和配合去獲得優勢。
陳奕江:我擅長組織球路,在中前半場和防守中找機會反擊。第一次出國比賽,我覺得世青賽一定會是一個很有氣氛的舞臺,希望自己能克服緊張情緒。

陳喆涵:我們是年初的時候才組合在一起的,主要以連貫和輪轉為特點。我很期待世青賽,感覺是一個氛圍很好的大賽,希望自己每一場都做好準備,一場一場來拼。
周川又:我的偶像是林丹,2012年奧運會我看他比賽時特別興奮,也很有代入感的緊張情緒。我也是左手,所以希望能學習到丹哥的氣勢,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不知不覺,離2019年我第一次帶隊出去比賽已經過去三年半時間。這是我帶隊參加的第二屆世青賽,挑戰很大,難度很大,因為很多東西的都是未知的,包括環境、疫情、對手還有我們自己的位置。
我們的隊員從2004到2006年的都有,大家從全國青年錦標賽回來后都很有干勁,出征前的這個月都練得很狠。目前,一個主要的不確定因素在主力劉圣書身上,因為她去年12月打進了一隊,還跟著一隊到清邁訓練。在一隊訓練,她的能力和訓練質量肯定不用擔心,我主要擔心的是她和自己的青年賽搭檔王汀戈缺乏配合,這也是我們在賽前為數不多的合練中需要加強的。
現在,我們只看到印尼有一兩對主要組合,日本、韓國、丹麥、泰國這些傳統強隊的組合都還沒出來,有可能要到德國甚至到世青賽時我們才會知道對方的實力。但反過來說,別人也可能不了解我們,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自己,把困難想充分,把準備做充分。做好過程,我相信結果會無愧于心。
我們一定要去爭取這塊金牌,但也不要讓壓力變成包袱,而要將壓力變為我們在場上擺正位置、全力以赴拼每一分的動力。我很希望她們能像一隊的前輩們一樣,可以在場上克服每一個困難,充分展現出我們中國女雙的拼搏精神。我覺得困難肯定很大,但我是有信心的,我相信我的隊員們。

劉圣書:在清邁,跟各位世界冠軍對抗時我會逼自己減少無畏失誤,將細節做到極致,因此我進步了很多。這是我第一次也會是最后一次參加世青賽了,希望可以把在一隊跟各位大姐姐一起訓練時學到的東西運用出來。來西班牙的這一路遇到了很多困難,我會做足困難的準備,加油!
王汀戈:去歐洲比賽可能困難會比較多,衣食住行我們都做了很多準備。雖然很久不見搭檔了,但是我們都很相信彼此,我相信她在清邁一定會學到很多厲害的招數來帶我飛!

王漪朵:壓力和動力是并存的,遇到不熟悉的對手,那對手對我也是一樣的感覺。所以我們就是想拼每一場,期待釋放出來自己的能量。
羅意:出發前,在思想和心態上做了很多的調整,感覺自己對待比賽有了一些感悟和啟發。我們2004年的這一批其實很幸運,能有這樣的機會,希望自己可以好好把握。

廖立曦:困難肯定很多,對手可能會比我強,但我不會怕任何對手。我有時會在開局的時候不太自信,所以我要做好開局,盡快進入狀態。加油,女雙組!
李華洲:現在的心情既緊張又激動,我相信可以調整好自己的緊張情緒,帶著為國爭光的榮譽感走上這個高手如云的舞臺。
今年,我又一次回到國青隊,這一次要帶混雙組去沖擊世青賽,四年前跟劉玄炫/夏玉婷在世青賽拼下金牌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這一屆世青賽很特殊,因為大家都沒有積分、沒有經驗,所以我們在備戰期間還是強調以我為主,把混雙的進攻和速度特點打出來。
從對手來看,印尼隊依然是我們的主要對手,我們現在知道的他們的兩對組合其實已經打過很多國際比賽了,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如對手。就我們自身而言,混雙組現有三對組合——2004年齡段的沈煊垚/李茜、虞浩/覃惠芷和2005年齡段的廖品逸/黃可欣,還有一對由男雙組的朱一珺與女雙組的劉圣書搭檔。相對來說,混雙在團體賽上是最靈活、最有變陣空間的一項,朱一珺/劉圣書和沈煊垚/李茜很可能是我們在團體賽中主要使用的組合,我們也有可能根據德國賽的情況再做調整,因為要考慮他們會否有兼項的問題。
這次出國,我們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打沒有那么多對手的斯洛文尼亞站和比利時站,再到應該會很多對手報名的德國站,最后到世青賽。這兩年,隊員們其實有點盼望比賽盼“瘋”了的感覺,作為過來人,我知道運動員沒比賽打的那種感覺,所以希望隊員們可以利用好這份沖勁,向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


沈煊垚:我的特點是場上氣勢比較好,速度會比較快。我很期待世青賽的團體賽,因為我小時候打過一些團體比賽,為隊伍拿下關鍵分的經歷依記憶猶新。我很想為團隊出力,希望我能在西班牙站上領獎臺。
李茜:世青賽在即,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定位。我覺得要把困難做足,把心態調整好,多想如何發揮自己,最大的對手是自己。因為難,才好玩,要豁出去,全力以赴就不留遺憾!

廖品逸:我們組合的優勢在于兩個人的特點都比較突出,我的球路比較活,突擊這一拍有威脅,當然也要靠搭檔在防守中創造反擊機會。我們一起加油!
黃可欣:我們是四對混雙中年齡最小的,所以我們不會有太大壓力。我相信只要把過程做好,把教練布置的戰術執行好,結果不會差。

虞浩:我和覃惠芷是左手和右手搭檔,這應該是我們的一個特點。準備了幾年,終于要比賽了,希望自己放下包袱、注重過程。
覃惠芷:我們的優勢應該是心態比較好,在場上會比較冷靜和樂觀。當然,和魯愷前輩拿過冠軍的經歷會讓我更加自信地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