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美術院校中的中國畫學科人才培養已進入多元化時代,相關研究方向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是包含中國畫在內的美術創作研究,如“繪畫藝術研究、現代繪畫研究、綜合材料繪畫研究、造型藝術應用研究”等名稱較為寬泛的研究方向。第二類是明確以中國畫為研究內容,或將中國畫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進行比較研究的方向,如“中國畫、中國畫與書法、中國書畫藝術、中國畫綜合研究”等。第三類是中國畫領域內的各類別研究方向,如“花鳥畫、山水畫和人物畫以及相關研究、陶瓷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大型繪畫與壁畫研究”。第四類在第三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如“工筆人物畫、寫意人物畫、寫意花鳥‘筆墨結構研究”。
選用“水墨綜合材料”課程最直觀的原因是:自20世紀80年代國畫界第三度論爭以來,“水墨”如何走向現代這一問題有了諸多先聲與成功實踐。如何使綜合材料契合并更有力地展現中國畫的審美精神是本課題的立意初衷,亦是目前研究生科研環境尚待完善的缺失部分。因此,在中國畫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將“水墨綜合材料”作為基礎課程推行具有一定(或高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目前國內以“水墨綜合材料”為教學方式強化碩士學生創新能力的文獻與教學實踐較少,川美馮斌教授以綜合材料連接研究生教學與“拓寬傳統筆墨”的“中國畫新主張——研究生教學個案研究展”可對此課題提供諸多啟示與參考,也是該課程設置行之有效的力證。
第三度論爭中“傳統中國畫如何走向現代”“筆墨如何拓展”成為學術探討與創作的焦點。21世紀初馮斌的綜合材料組畫《舞》《過往》見諸畫壇。此外,馮斌在中國畫研究生教學中不斷提出新主張,如“中國畫的特色如何體現”“如何在堅守中國畫傳統審美的基礎上兼顧具有當代性的形式語言之美”等。
馮斌言及“中國畫的改革最大處是在筆墨的語言和語言體系上面的轉向,尚未觸及中國畫核心的價值觀和價值藝術在里面”。水墨綜合材料繪畫課程的設置正是對于這種“尚未深入”的芻議,是一次當代筆墨意義的再探索。
綜合材料的使用是對水墨的創新與傳統國畫視野的拓寬,傳統的作畫媒介和豐富自由的綜合材料,都以“格物致知”“感懷人文志趣與宇宙自然”為創作志向。唐代李邕有言“似我者俗,學我者死”,強調藝術家應有獨特的風格語言。“筆墨”固然應堅守傳統,但也可將材料內化、超越媒介,以求個人風格語言的創新與對傳統筆墨語言的豐富。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科應制定更具特色、更有針對性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如對馮建吾、李文信先生“生活中來”實地寫生教學傳統的傳承。
水墨綜合材料對于中國畫學科的改革植根于全球語境中“傳統美術”走向形式語言美的實驗。從“謝赫六法”的傳統美學到“實驗水墨”的觀念美,從描摹客觀現實的寫實到表達主觀情感的寫意,“中國畫”一直尋找著更有生命力的發展路徑。
“水墨綜合材料繪畫”從傳統精神內涵出發,融入形式語言的當代藝術審美內核,延展“中國畫”的邊界,完成從材料到觀念的全方位突破與創新。這也是四川美術學院馮斌教授等藝術家數十年來的追求。
過去的研究生基礎教學在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上顯得較簡單、缺乏系統性,造成研究生基礎教學與專業課的脫節。簡單地讓研究方向各異的學生學習同樣的技法并無意義,水墨綜合材料教學能豐富研究生基礎教學的層次,激發研究生在專業學習階段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課程的設置以“綜合材料豐富‘水墨語言”為核心,將目標設立得更長遠,嘗試回答“在中國畫的語境中,‘水墨如何以不失傳統、不失民族性的方式走向現代化”這一時代詰問。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針對中國畫的學科特點采用適合本學科的教學方案。以“水墨”作為切入點,圍繞中國畫審美精神開展從材料到技法的教學實踐,讓學生了解綜合材料的繪制技法和審美理念,在審美意識以及專業知識點方面有更全面的獨立思考。
在教學中采用蛻變式教學,使長期沉浸在慣性思維模式和熟悉的技法經驗里的學生思考繪畫藝術中更廣泛的問題。例如,選擇在過往創作經驗中缺失而又兼具有東方審美趣味的對象,使其脫離慣性思維方式和繪畫手段,并盡快找到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及繪畫語言。
新材料的嘗試是課程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傳統的中國畫媒介毛筆、宣紙能表現出中國畫獨特的審美意境,但石濤有言“筆墨當隨時代”,毛筆、宣紙不是中國畫創作的全部,新材料使相對枯燥的傳統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中國畫教學中的常規技巧問題,同時不斷從審美意識、繪畫觀念、材料意識、肌理制作等方面傳授專業課中所需的技巧之外的繪畫知識,為學生的獨立藝術創作做好準備。

綜合材料繪畫在本專業內部已有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學院留存收藏了眾多的教學成果,可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與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個案討論,達到真正的教學互動。同時,在教學期間邀請國內外藝術家、校外專家為學生作中國畫藝術理論以及綜合材料創作的相關講座,拓寬學生的視野。
水墨綜合材料課程的設置將為各大高等院校中國畫學科研究生基礎教學提供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思路以及課程參考的教材內容以供借鑒,使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為學生的獨立藝術創作打好扎實的基礎,也為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學科教學提供新的實踐經驗與改革思路。
康益 1998年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基礎教學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成員,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青年畫院藝委會委員。2014年《家園》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