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城市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朝陽區承擔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開、閉幕式和相關冰上比賽的環境景觀和城市運行服務保障任務。為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北京,呈現朝陽城市魅力,朝陽區勇于擔當,向前一步,精心謀劃,以“精精益求精、萬萬無一失”的標準,落實環境整治、景觀建設和城市運行保障各項工作,為舉辦一屆“精彩、安全、簡約”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
朝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區運行保障指揮部,下設“一辦十六組”,區城市管理委牽頭負責城市運行和環境保障組工作,不斷加強組織架構、機制制度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一)完善工作架構
組建區城市運行和環境保障組,主管副區長任組長,統籌城市運行、環境保障、景觀布置、應急處突等各項工作。成員單位涵蓋城市管理、住建、交通、綠化等22個部門和43個街道(鄉鎮),做到全域覆蓋、以面保點。工作組下設辦公室、無障礙環境建設部、生態環境保護部、環境景觀提升部、城市運行保障部、環境秩序部、氣象服務保障部,“一辦六部”的運行模式提升了工作組織效率。
(二)健全制度體系
根據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保障、進程、標準等要求,結合地區特點實際,先后制定《北京冬奧會朝陽區城市運行和環境建設管理指揮部辦公室工作制度》《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朝陽區城市環境建設和城市運行總體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定出臺多個專項工作方案、應急預案、工作指引,形成工作資料匯編,夯實制度基礎。并對涉奧場館、應急點位等重點區位落點落圖,整合調用全區各類監控系統,實現指揮體系掛圖作戰、實時監管、高效運轉。
(三)加強組織調度
根據市、區奧運運行保障統一安排,參與日例會、專題調度,及時解決難點問題,推動重點工作。完善本組內日報、周報、倒排工期、問題梳理、資金統計、流程安排等常態化工作制度,加強成員單位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
根據冬奧會保障總體要求,將“一區六線” (一區即奧園中心區及周邊,六線即機場高速、京滬高速、二環、三環、四環、五環路)作為重點區域,集中開展環境建設、環境整治、秩序管控等多項工作,區域環境品質明顯提升。
(一)組織環境建設
完成冬奧會服務保障朝陽區重點區域及道路環境建設工程,共清洗粉飾建筑立面建筑97棟、21.9萬平方米,清理牌匾標識0.6萬平方米,清理城市道路公共服務設施0.77萬平方米,綠化2.23萬平方米,新建和修復圍墻11.76萬平方米,整修地面4.85萬平方米。將冬奧環境建設與服務民生、冬季景觀打造、春節氛圍營造、傳統文化展示等相結合,著力解決冬奧元素缺失、冬季綠化景觀欠缺、建筑立面污損等問題,在奧體中路、北土城路口、民族園路等地形成多處景觀節點,營造了良好的主題環境氛圍,得到群眾高度認可。
(二)開展專項治理
組織開展通信架空線專項治理,京藏高速通信架空線全部入地,撤除線桿168根;梳理五環路、機場高速等路段架空線16公里,進一步凈化了視覺空間。開展城市道路隔離護欄治理,規范護欄518公里,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非必要護欄全部撤除。開展城市道路公共服務設施專項治理,核心區周邊美化桿體、箱體2031個,修復設備箱100處。
(三)加強秩序管控
組織開展兩輪環境秩序“百日整治”行動,累計派出執法人員7.3萬人次,開展聯合執法724次,檢查環境秩序、城市市容景觀、大氣污染防治和生活垃圾分類等相關點位3萬余個,治理亂點1858個,街面、交通、旅游、市場等各類秩序環境明顯改善。

(一)賽時景觀布置
以“雙奧盛典,閃耀朝陽”為主題,圍繞“一核、二軸、三線、多周邊”開展冬奧賽時景觀布置。一是設置景觀小品7處,詮釋奧林匹克區域“雙奧盛典”的景觀主題;二是展示景觀大道、奧體中路樹掛燈飾142.5萬延長米,科薈路、林萃路展示以雪花、吉祥物等冬奧元素為主的線性景觀6組;三是在19條道路懸掛道旗5440面;四是設置主題宣傳畫3處,安裝導視牌62個,裝飾花箱2000個、圍擋4400平方米。
(二)打造夜間景觀
開啟北中軸路、北辰東路、京藏高速等道路景觀照明設施,奧林匹克公園區域景觀大道及綠地內展示矩形燈陣,園區內建筑物進行景觀照明;在奧林匹克公園、大望京、CBD等三個區域播放“迎冬奧、慶新春、享未來”主題燈光秀,營造隆重、熱烈的景觀氛圍。
(一)組織清廢保障
成立清廢專班,對接市級具有資質的市屬國有企業,重點管控和負責12個場館及4個公交場站的生活垃圾清運。組織區屬作業單位重點管控和負責酒店、集中住宿點的生活垃圾清運,以及閉環外生活垃圾清運、糞便抽運等工作。
(二)掃雪鏟冰支援
按照“小到中雪天氣封閉線內掃雪鏟冰工作原則由場館自行負責;大到暴雪的情況下,根據場館需求,區級對封閉線內的機動車道、支路和停車場、奧運專用道開展掃雪鏟冰應急支援工作”的市級相關要求,“一館一策”確定保障人員、車輛、物資及行車路線,安排作業車、作業人員,儲備足夠的環保型融雪劑,為閉環管理類場館提供掃雪鏟冰應急支援。
(三)城市運行保障
建立會商機制,加強行業協同,注重天氣研判,為應對極端天氣提供決策依據。組織冬奧場館運行服務保障單位完成“一館兩案”(運行保障方案、應急預案)編制和風險點位梳理。完成冬奧村東場站等場站、鳥巢等冬奧場館的施工送電工作。開展3輪次電力專項隱患排查和環境整治,對全部1226座冬奧重點區域站室、2955座城市運行站室開展狀態檢測,對446條電纜線路、94座開閉站進行停電檢修。完成四環內及奧運功能輻射區等范圍內381家非居民液化石油氣替代。組織落實重點保障區域外圍200米范圍相關施工作業停工。完成無障礙環境建設三年專項行動,實現涉奧區域基本無障礙化,對涉奧簽約酒店無障礙客房進行檢查驗收。加強空氣質量監測預警研判,推進落實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對涉奧場館周邊相關項目監督落實降塵措施。開展高影響天氣氣象服務保障,及時提供相關天氣預報、預警和專報服務。
(四)組建應急隊伍
分級分類組建應急隊伍,以市政專業單位為主,組建9支外圍市政專業保障團隊(供電、供氣、供熱、供水、排水、環衛、通信、特種設備、無障礙設施),主要負責與場館團隊對接,做到無縫對接,做好支援準備。以行業及屬地為主,組建110支綜合類應急隊伍,主要負責全域社會面應急處置。各類應急隊伍人員逾5000人,均配備各類車輛、設備、物資等,24小時在值守點位待命。牽頭組織開展全流程、全要素城市運行應急演練,熱力、供電、環衛、景觀維保等多個單位參演。相關行業企業、單位也多次自行組織本領域應急演練,進一步理順流程、鍛煉隊伍。
(五)落實疫情防控
明確城市運行保障防疫管理要求,尤其注重閉環管理區域清廢作業防疫管理,組織作業人員防疫培訓、前端收集及搬運人員培訓,配備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嚴格執行重點管控生活垃圾運輸路線,做好車輛、人員防疫消殺,并定期對保障人員情況進行排查。
(一)啟用戰時機制
自2022年1月4日小閉環后,城市運行及環境保障組進入戰時狀態。成立戰時指揮部,組織城市管理領域多部門集中辦公,高效組織推進具體任務,快速響應突發事件,確保運行體系的有序運轉。
(二)加強環境巡查
用好網格員、街巷長、小巷管家等城市管理隊伍,不斷加強社會面環境巡查監督。加強環境綜合巡查,以及垃圾分類、公共服務設施、架空線、無障礙設施、環境污染等專項檢查力度,突出重點區域管控。組織城管、交通、旅游、市場等執法檢查,規范核心區域周邊、重點道路環境秩序。
(三)城市運行巡查
注重涉奧場所周邊城市運行設備設施管線巡檢,每日固定對核心區外圍126條電纜線路、206座配電室、28處燃氣調壓設備、95公里排水管線等進行檢查。扎實做好城市運行、環境保障等各項工作,營造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確保城市運行平穩有序,為冬奧服務保障留下美好印跡,也為后奧運時期留下城市記憶。
(壓題圖片:朝陽區奧體中路冬奧街景設置 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陳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