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何婷,女,湖北荊門人,湖北荊門城建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副部長,會計中級職稱,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風險防控。
[ 摘要 ]
國有平臺公司主要為地方政府設立,將地方政府與相關單位信用作為基礎,但具備了獨立企業資格。本文通過分析國有平臺公司的成立背景與特點,進一步分析了基于審計視域的國有平臺公司發展模式。
[ 關鍵詞 ]
國有平臺公司;轉型;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0.006
在當前背景下,要保證國有平臺公司的健康發展,還需著重研究其管理模式、融資舉債、財務監管以及政策引領等,為此,本文主要從審計視角出發,探析了國有平臺公司發展的道路。
1? ? 國有平臺公司的成立背景與特點
國有平臺公司在成立時,定位為地方性政府投融資平臺。近些年,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委員會不斷推進國有平臺公司的轉型,以應對當前的經濟環境,切實提升國有資產投資和運營的水平。從當前經濟背景來看,國有平臺公司正面臨著發展的新挑戰,如債務風險過高、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人才匱乏以及政企職能不分等情況十分顯著,這會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1]。
國有平臺公司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國有平臺公司是非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盈虧的主體,其與政府之間的聯系密切,執行政府所安排的一系列建設項目,像是交投、城投等。二是具有著較大的隱性債務規模,一般需要運用財政資金來償還。平臺公司在進行融資時,多采用信托、發行債券等手段,融資的資金會用于項目建設,因此一旦融資出現失控問題,很可能超出支付能力。三是國有平臺公司作為一種特殊歷史時期發展下的產物,其成立與政府的融資變遷有關,在過往很長一段發展時期中,政府不能進行擔保和借款,而地方的各項建設項目卻逐漸增多,需要大量資金,因此政府扶持成立國有平臺公司來支持籌資。當前,雖然國有平臺公司這些使命已經完成,但各地方政府仍舊插手其行政工作。
2? ? 國有平臺公司轉型發展的必要性
一方面是各級政府變動倒逼國有平臺公司的轉型。國家相關部門指出要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的舉債融資機制,調整其舉債權限,剝離地方政府在國有平臺的融資職能。這也使得地方國有平臺公司融資壓力上升,必須積極推動改革轉型,實現市場化,應對當前發展形勢。另一方面是城市發展需要國有平臺公司推動轉型。在各區域城市發展及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國有平臺公司都將會在一段時間內作為重要載體,為城市建設提供服務,而其市場化轉型會影響到平臺公司生存的長遠性和穩定性,因而各級政府也都在關注國有平臺公司的轉型發展[2]。
3? ? 審計視域下國有平臺公司發展中遇到的困境
3.1? 存在難以控制的債務規模,化債能力較弱
國有平臺公司在發展中的主要職能是為地方政府進行項目成立和建設,也會作為政府籌集資金的重要渠道。因此,其融資規模逐步擴大,為了獲取更多資金,會把賬面資產盡可能做大,比如說實現費用的資本化,費用會被記入到在建工程的科目中,形成一種虛增資產的狀態。還有一些平臺公司會采用項目重復包裝方式或是設立虛假資產,增加表面資產,然后與金融機構簽訂相關貸款合同,這種行為實際是違規的,會導致國有平臺公司的債務規模難以被有效控制,也會拔高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程度,很可能給公司造成財政風險問題,盡管從融資角度來說解決了融資困難的實際問題,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源”,體現出國有平臺公司化債能力薄弱的現況[3]。
3.2? 政企分離仍未完全做到,相應的體制矛盾還需解決
政企分離問題一直是國有資產運營關注的重點問題,實現了政企分離才能夠保證企業在市場中成為獨立主體,可自行提升核心競爭力。而國有資本運營的平臺企業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進一步深化政企分離,避免政府部門直接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進行干預,保證國有平臺公司發展具有一定的獨立行政能力。但是在實際發展中發現,政企分離仍未完全做到,其相應的機制與體制都存在待解決的矛盾。例如,國有平臺公司仍舊承建市場上的許多公益性項目及非公益性項目,其中,公益性質的項目建設收益不佳,收益極少或基本沒有,后續的還本付息也無法依靠項目收益,造成很大的資金消耗。許多項目建設時,國有平臺公司不得不舉債,內部的資金缺口也會逐漸增大,甚至最后難以承受資金壓力,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3.3? 實體業務不夠強勢,造血功能較弱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國有平臺公司具有較多隱性債務,當前仍舊存在債權包袱重、職能單一等特點,導致大部分項目是政府提出的建設項目,政府債務的產生也比較多。從當前情況來看,除了個別國有平臺公司具備收益性資產外,大部分國有平臺公司還是缺乏自身的主營業務收入,其實施發展的過程中,穩定性與可持續性都難以保障。國有平臺公司要想徹底轉型為國有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自己的主營實體業務,推動市場化經營發展,做到自負盈虧,提升造血能力,才能夠長遠發展。因此,實體業務的薄弱將會成為國有平臺企業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3.4? 項目工程管理規范性不足,容易出現財務風險
國有平臺公司的特點導致其經常會出現資金短缺狀況,而實施項目工程建設過程中,若沒有穩定資金支持,很容易出現混亂情況,像是“拆了東墻補西墻”,將資金的用途隨意改變,以保證工程的推進,整體建設的質量與效率都難以達到標準。國有平臺公司在項目工程管理方面明顯體現出規范性不足,例如其項目資金沒有進行獨立核算,一些已經到位的工程項目貸款也沒有完成開立賬戶,難以保證??顚S?,使用混亂,給資金的安全監管帶來隱患與風險。此外,目前的大多數平臺公司工程管理過程中,都沒有按照規范程序執行,相關制度也不夠完善,包括立項制度、預算制度、概算制度、決算制度、攤銷制度、費用結轉制度以及臺賬管理制度等都存在缺陷,項目的最終竣工決算效果不佳。
4? ? 審計視域下國有平臺公司發展模式的有效對策
4.1? 對融資行為進行規范,把控債務規模
在國有平臺公司發展的外部環境中,負責外部監督管理的主要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而各地方政府也應當發揮出監督作用。從審計工作視角來看,政府應當針對債務建立起監督審查機制,強化對債務的審查控制。各級財政部門具有“主心骨”的功能,對于國有平臺公司的發展而言,財政部門可以在業務推進上發揮指導作用與管理作用,例如,財政部門對國有平臺年度舉債融資的規模統籌確定,同時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對總體發展進行控盤。相應的國資部門要對國有平臺公司實施的融資行為進一步規范,做出明確的規定,還要保證整體程序的標準化、透明化,對外統一公布融資信息,組織開展協商性談判,保證融資執行的合理。還要對審核報批的各項手續嚴格履行,做好相關合同的記錄備案與管理工作[4]。
從國有平臺公司內部管理來說,公司要對融資行為制定完善計劃,尤其是針對資金的使用配置合理制定規劃方案,同時將資金使用項目按照新建或續建劃分類別,不同類別的項目在資金管理也有差異,切實保障各項目的資金有效供給。
4.2? 進一步明確各項職能,確保政企分離
國有平臺企業未來想要實現長遠發展,其政企分離是一種必然趨勢,基于國有平臺公司的特點分析可知,其長期以來都與政府有著密切聯系,實現政企分離具有較高難度。為此,國有平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切實落實政企分離的理念,從而提升產業的管理與投資決策水平。在融資方面,主要是將政府享有的融資職能剝離,避免國有平臺企業與區域政府資產聯系密切而出現“官商合一”的模糊性風險。國有平臺企業也要推進獨立性發展,降低對地方政府的依賴,明確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明晰雙方職能,這樣才能夠推進國有企業在新形勢下的轉型發展。
4.3? 將國有平臺實業做強、做大,提升企業發展實力
在做到有效融資以及政企分離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國有平臺公司的發展還需著力于主營業務,積極整合可用的市場資源,促進經營現金流的增加,才能夠做到擴大發展。當前,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國有平臺公司應當保證經營遵循市場規律,找準市場導向,切實擴大實業規模,將實體業務作為最大的基業。為了提升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應當積極推行土地出讓金、財政資金以及稅收資金的按比例定向返還制度,提升國有平臺企業的資金儲備。夯實平臺企業的家底,以免在經營的過程中出現收益少、無收益、資金短缺以及項目支出多等困境,確保企業穩定發展。除此之外,還應當激發出創業的積極性,立足于當前國有平臺實際發展優勢點,切實推動平臺企業的轉型發展,對企業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進行客觀分析并總結發展經驗,從而找準發展方向并不斷探索未來發展路徑。為了實現國有平臺企業國資的保值與增值,相關國資管理部門應當指導企業對資產情況進行摸底,以免在發展中出現資產流失或是資產低效的情況。
4.4? 強化頂層設計,對企業內部體系加以完善
基于發展實力的提升以及實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國有平臺更應當加強內部管控,為此,還要對其內部體系加以完善。國有平臺公司本身與一般企業的“出身”不同,大部分公司都未納入到預算單位的監管范圍中,而是直接由國資部門進行監管,這也是國有平臺公司的特點之一。但現實情況中,國資部門可能存在著監管不力情況,因而還需進一步加強其頂層設計,推動國有平臺公司的發展改革,要建立起“權責明確、產權清晰、管理科學、面向市場”的企業制度,還要基于當前國有平臺公司的內部管控情況來完善內控體系,優化現代企業法人的治理結構,建立起合理的平臺企業內控標準,還需搭建示范機制。國資部門作為主要管控機構,在指導平臺公司發展時也可借助于更專業的第三方力量,能夠讓國有平臺公司更容易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升內部控制水平及發展水平。立足于國有平臺公司的長遠發展,還需加強其風險防范,強化內部的資金累積,比如說設立公司的投資風險集體準備金,沖抵一些不良資產的缺口,降低公司發展的壓力,保持發展的穩定性。
4.5? 強化內審功能,提升財務監管水平
在審計視域下,國有平臺公司還應當進一步強化內部審計的功能,提升審計職能水平,這對于規范公司經營以及促進公司穩步發展都有著積極作用,內部審計也同樣有利于風險防范。在內部審計機制建設方面,應當遵循積極發現問題、推動整改、出臺制度以及長效性鞏固等原則,開拓出內部審計科學路徑,審計功能發揮應當做到全方位、全流程以及全要素地監督企業的關鍵運營風險,實施精細化的審查評估,真正將內部審計監督的職能全覆蓋落實,提升公司的財務監管水平。
4.6? 對薪酬管理進行完善,提升工作團隊水準
國有平臺公司要想強化內部審計和管理,推動公司在未來的長期發展,還需具備高素質的工作隊伍,為此要加強國有平臺公司專業人才團隊建設,還要對相應的薪酬管理制度加以完善,保證薪酬劃分合理,能夠提升人才工作積極性。例如,可加大對人才的資源聚集,尤其是一些人才匱乏的崗位,要適當調高薪酬等級,以便于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讓本公司的發展創新力更足,更具備實力。推動國有平臺公司相關職工的工資預算與公司經營效益相掛鉤,推動企業薪酬管理的規范化發展,發揮出薪酬管理的作用。此外,要積極探索公司發展的“能上能下”機制,打通該機制的暢通渠道,有效實現相關職務執行的能上能下,相應人才的運用要做到“可進可出”,薪酬“可增可減”,激發出國有平臺公司的人員動力,促進公司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國有平臺公司的轉型發展是為了應對經濟市場變化及政策變動,在當前的審計視域下,其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體業務不夠強、債務規模難以把控等。由本文分析可知,審計視域下國有平臺公司發展模式的有效對策包括:對融資行為進行規范、確保政企分離、將國有平臺實業做強、強化頂層設計、強化內審功能、對薪酬管理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黃素莉.地方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21(11):80-83.
[2]黃新夏.關于國有企業安全發展的內控管理數字化的研究——以LQ集團實踐為例[J].大眾科技,2021,23(09):176-182.
[3].加強企業審計綜合管理平臺建設? 提升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效率[J].現代審計與經濟,2021(01):19-21.
[4]黃燕.審計視角下國有平臺公司發展模式探索[J].財經界,2019(2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