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高歡,女,河北石家莊人,石家莊市鹿泉區新能源服務中心,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會管理。
[ 摘要 ]
事業單位不同于一般性的企業組織,其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事業單位的工作水平也直接關系著社會服務質量。其中,作為事業單位有序運轉的重要基礎,財務的穩定性必須得到保證。但我國事業單位當前的會計風險防控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比如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管理人員的能力不足等等,都容易引發會計風險。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防控措施。
[ 關鍵詞 ]
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0.020
事業單位的工作水平影響著我國的社會服務質量,而在事業單位的運行過程中,會計風險也是一項非常普遍性的問題。其中有法律層面上的原因,也有事業單位內控體系薄弱的原因。總而言之,事業單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穩定的財務狀態,會計管理人員也需要重視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防控建設。因此,對事業單位風險防控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展開研究更具現實意義。
1? ? 會計風險的含義
會計風險本質上是賬面風險,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會計信息的失真。事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很多環節都會涉及到賬務,而對賬務進行記錄以及分析的內容就是會計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會計信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比如經濟或者政治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那么原有的會計信息可能就會失去應用效力,如果事業單位繼續沿用已經失真的會計信息,則會給事業單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還會危害到公眾的利益。而且從事業單位發展的視角來看,錯誤虛假的會計信息也會影響到事業單位的口碑,嚴重的會計風險也會威脅到事業單位的生存。結合事業單位的運營過程可以發現,當前的會計風險主要可分為如下兩種類型:一是會計人員和管理者所造成的,這種風險屬于責任風險的范疇;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造成的,這種風險屬于損失風險的范疇。不過無論哪一種會計風險,都會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經濟損失,因此,進行會計風險的防控也非常必要,事業單位需要給予會計風險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
2? ? ?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具體表現
2.1? 組織建設方面的風險
很多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財務專業知識有限,而且內控意識也不足,甚至很多事業單位都沒有設置專門的內控部門,很多活動也無法得到有效的監督。即使有些事業單位設置了紀檢部門,但是在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過程中,并沒有體現出足夠的紀律監督作用。再加上部分的會計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夠高,在很多會計業務中也比較隨意,主觀性很強,所以即使制度和體系再完善,若是會計人員的執行力有限,會計風險也無法得到有效的管控。比如財務報表模糊,會計業務不能及時匯報,這些細節問題都會滋生會計風險。
2.2? 預算管理方面的風險
很多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擬制過程中,基本都是將這項工作交由財務部門進行獨立完成,所以事業單位中的各部門也缺乏足夠的協調性,很多財務數據無法得到整體性的匯總。而不具備時效性的財務數據也會導致預算編制的精準性不足,預算支出部門都是根據之前的財務數據進行預算編制,那么財務風險勢必會增加。此外,部分事業單位只做到了預算控制數的減少,很多支出定額并不符合現代化的業務需求,所以也會造成預算與實際支出不相符的情況發生。而且在人員經費的預算編制過程中,也會隨著人員縮減和控制要求的變化進行編制報表的隨意性調整,從而導致財務報表出現失真,滋生財務風險。
2.3? 預算收支管理方面的風險
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包括收入部分和支出部分,而且這兩部分的內容都是績效考核的重點,各種賬務信息必須要保證足夠的透明,涉及到的審批手續也要保持完整,尤其是資金支付和會計核算,更是管控的重心。不過這些工作的實施過程中也經常出現錯誤,比如差旅費、干部培訓費、交通費也是最為模糊不清的內容。部分領導干部在享樂主義的影響之下,也會增加餐飲、食宿等費用的標準,將其納入招商引資支出的范疇,從而導致財務報表混亂,給會計工作造成一定的風險。
2.4? 資產管理方面的風險
事業單位有很多部分的資產都屬于國有資產的范疇,但是有些事業單位不重視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尤其是固定資產的盤點。相比之下,貨幣資產則更受重視一些。在資產上報的過程中,也出現過虛假入賬的情況,從而導致事業單位資產的流失。比如在行政類的事業單位中,像電子產品這樣的資產類型也是隨著人走的,而且單位中的領導干部也會發生頻繁的調動,這就導致很多資產在閑置的過程中出現損壞或者丟失,損害國家的利益。
3? ? ?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成因
3.1? 法律制度不完善
從我國財務會計法律政策的層面來看,目前對于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管制度體系仍然非常薄弱,很多規定相對籠統,不夠細致,而且在當今的財務會計管控實踐中適用性并不強。此外,從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制來看,尤其領導階層對于財務會計監管缺乏足夠的重視,事業單位的這種氛圍也由上到下形成了傳遞,沒有制度的約束,很多財會人員進行財務管控的過程中不僅職業態度松懈,而且專業水平也非常有限。綜合因素導致我國事業單位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效力非常有限,整體呈現出一定的形式化特征。
3.2? 財務會計控制人員水平有限
在事業單位的財會控制管理工作中,財會管理人員自身需要具備足夠高的專業水平。但結合我國事業單位整體的人才結構來看,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人才非常稀缺,很多事業單位都存在外行指導內行的現象。首先,很多會計內控人員的理論水平不足,多是憑借經驗去開展內控工作。其次,也有很多會計內控人員過于教條,缺少實踐經驗,從而導致工作效率不足。這兩類工作人員都不足以勝任這個崗位,無法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從而為事業單位的穩定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3.3? 資產浪費現象嚴重
事業單位的資產主要來自于國家的財政撥款,有的事業單位為了獲得更多的撥款從而彰顯自身的實力,也會進行盲目投資,但實際獲得的經濟效益并不高,導致資產的浪費。此外,很多閑置的設備無法有效利用,在資產評估時,也會將這部分資產進行清理,導致事業單位的實際資產與賬面資產出現偏差。
3.4? 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識
進入到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也實現了全面的升級,為各個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基礎。但結合我國事業單位的財會管理工作現狀來看,很多新型的信息技術并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一方面,財會人員擔心信息安全問題,不愿意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財務數據信息的傳輸和存儲。另一方面,很多財會人員由于觀念落后,不接受新的技術手段,也不具備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所以信息技術的價值和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
3.5? 不重視風險防范
目前,我國很多事業單位的內部體制整體比較僵化,在會計管理工作中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后。比如,在風險管控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財力和精力,這也是事業單位財會風險防范意識淡薄的重要表現。當然,一方面是管理階層有心無力,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另一方面就是管理者主觀上的原因,他們對財會風險管理就缺乏足夠的認知,不知道財會風險防范的價值和作用。還有一部分管理者,意識到了風險防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事業單位的總體規模較小,他們認為沒有必要進行特殊的風險管理。
4? ? ?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4.1? 升級內控理念
首先,事業單位需要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內控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內控人員才有更加充分的依據開展內控工作。其次,財會管理人員也需要進行內控理念的升級,要認識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積極接受新觀念,學習新方法,全面強化內控力度。再次,需要加強財務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培訓,確保所有的財務會計工作都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符合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制度,符合人們的道德標準。最后,加強內部考核,將財務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表現以量化積分的形式呈現出來,并根據評分的排名進行獎勵,并且對違規操作予以打擊懲治,確保事業單位內部財務體系的健康。
4.2? 完善財會制度體系
首先,事業單位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特征和財務狀況,構建一套具有適用性的財務會計制度體系,其中要重點明確財務預算的范疇,致力于防范和規避財務風險。其次,還要細化工作內容,比如對財會相關的各個崗位進行分類,界定崗位的權責內容,明確工作流程,比如財務審批的機制,只有這些環節都有客觀的工作標準,財務會計的內控實踐才能更加細化、更加標準,才能真正提升內控效力,讓資金的使用效率更高。
4.3? 加強會計數據風險管理
一方面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帶來了很好的轉型機遇,但管理者在轉型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大數據帶來的會計風險。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建立專門的會計風險預測小組,這樣一旦事業單位的財務運轉出現異常,就進行針對性的風險分析,查找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的紕漏。另一方面,會計人員也需要結合工作實踐,擬定相關的風險防范計劃,從而全面防控資金風險。另外,事業單位還需要健全內部的會計風險控制體系,建立健全會計管理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管理人員才有更加充分的依據開展管理工作,會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和理念才能夠得以升級,確保所開展的會計工作都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符合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制度,符合道德標準。
4.4? 提升會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會計管理人員的能力也是會計工作的直接影響因素。所以,針對會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也是強化會計工作質量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大數據時代,隨著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化,需要會計管理人員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結合管理需求強化自身的能力。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三方面工作著手建設。第一,會計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強大的引導能力,比如在工作理念上的引導,從而推進會計從業人員的理念升級,不斷提升創新性意識和大數據技術能力。再如在工作態度上的引導,會計管理人員需要對從業人員形成有力的約束,讓從業人員對會計工作形成足夠的重視。第二,會計管理人員也需要擁有戰略目標意識,能夠從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視角設計不同發展階段的會計管理目標。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會計工作的管理目標也發生一定的轉變,這些都是會計管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第三,事業單位需要針對會計管理人員制定培訓規劃,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其展開會計專業知識、電算化知識、涉外知識等的培訓,同時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以不斷提升會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和質量,為會計行業的發展奠定堅實人才基礎。
4.5? 建設會計數據監督系統
大數據時代下的會計工作確實實現了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但風險也不容忽視。結合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實踐來看,在信息化的進程中,數據風險也是比較常見的風險類型。所以,進行會計數據監督系統的構建更有必要。通過對會計工作中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追蹤,從而對數據信息形成全過程的分析。不難發現,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轉型的過程中,數據信息的分析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問題,也經常出現數據來源無法追溯的現象,導致無法保證數據的精確性。而在會計數據監督系統的支持下,數據流動的整個過程都會被追蹤,所以信息的安全性也更有保證,可以對數據風險形成有效的管控。這對于優化事業單位的信息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數據的資源優勢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體現,無論是數據信息的歸納過程,還是整合過程,都可以在監督下完成,助力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高效轉型。
4.6? 加強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督
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具有局限性,效力比較有限,不足以對會計風險形成有效的防控。所以,事業單位也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來提升會計風險管理的質量。比如,可以設立單獨的監督機構,對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以及財會行為形成全面的監督,這樣也更有利于事業單位在法律的范圍內開展相應的活動。當然,政府部門也要充分體現出自己的指導價值,出臺政策法規,為外部的監督機構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據,以此來強化會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質量,保障事業單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羅佳.關于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的思考[J].質量與市場,2022(04):142-144.
[2]孫菊梅.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6):78-79.
[3]潘雪松.淺析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J].納稅,2021,15(19):101-102.
[4]趙姝.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與控制[J].納稅,2020,14(31):73-74.
[5]王彩霞.試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其控制[J].財會學習,2019(2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