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華 荊湛 呂少春 韓曦 王磊



摘要:目的:探究以問題為導向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聯合多學科合作教學法(multi-disciplinary treament,MDT)對專碩研究生臨床思維培養的作用。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校學習的60名臨床醫學專碩研究生為探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實驗組(n=30),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實驗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應用PBL結合MDT教學法,探究兩組學生實踐能力、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臨床思維及學習滿意度。結果:實驗組實踐成績為(94.86±12.12)分,高于對照組(87.31±8.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理論成績為(95.41±11.94)分,高于對照組(86.46±8.5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臨床思維成績為(95.71±8.24)分,高于對照組(88.66±7.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學習滿意率為100%,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結合MDT教學模式可提高醫學專碩研究生實踐能力,強化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滿意度,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主學習能力,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PBL;MDT;專碩研究生;臨床思維
臨床思維是行為科學、醫學科學、自然科學的綜合應用知識,通過患者信息建立,即在建立臨床思維時要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病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與實驗室檢測情況分析患者病情,做出系統性的診斷,再對患者病情進行合理的預防、治療,是一種思維活動方式[1]。
于專碩研究生而言,耳鼻咽喉專業教學無論是理論還是臨床技能培訓均是重點與難點,這與多年來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療方法進展及循證醫學發展關系密切[2]。
傳統醫學課程中,常以“灌輸形式”教學,不利于學生理解,學生難以在課堂中提高積極性,課堂結束后學生也難以形成系統、全面的臨床思維,導致臨床實踐過程中事故頻發,難以形成多角度的綜合治療思維,因此加強學生對當前疾病診療模式的轉變尤為重要[3]。
PBL以問題為基礎,受到了教師與學生的肯定,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學生可在課堂中學會對患者進行檢查與治療,擁有一定臨床操作能力,而隨著人們對醫學的不斷認識,臨床上耳鼻咽喉疾病往往涉及多個學科,需要多學科寫作才能進行進一步診治,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診治能力,我校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選取60名臨床醫學專碩研究生為探究對象,探究PBL結合MDT在專碩研究生臨床思維培養中的效果,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校學習的60名臨床醫學專碩研究生為探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30名。對照組學生男17名,女13名;年齡22~25歲,平均(23.14±0.51)歲。實驗組學生男16名,女14名;年齡22~26歲,平均(23.23±0.75)歲。
兩組學生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經檢驗無統計學意義,可比性強(P>0.05)。兩組學生同意配合參加此次探究并簽署同意書,經臨床探究報倫理委員會批準。
(二)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法進行臨床實習教學,在帶教醫師的帶領下進行問診,旁觀醫師對患者的檢查及治療,由帶教醫師講解耳鼻咽喉各類疾病并定期歸納,最后系統講解。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PBL結合MDT教學模式,主要方法有:
1.由研究生導師、帶教醫師選取符合要求病例,擬參加討論相關臨床科室,由科室研究生匯總打印《病情簡歷》,與討論前3-5日下發相關科室教師與學生,研究生自主進行PBL學習,由教務按照MDT流程通知各相關臨床科室討論時間地點。
2.討論當日學生以PPT形式對病例進行介紹,在診斷、治療方面提出相關問題,利用專業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其他學生、醫師提出的問題,經過學生討論診斷病情,提出治療計劃。
3.由帶教教師進行點評、糾錯、補充。
4.書寫本次MDT討論總結,將問題、分析、解決等思路匯總并分析,對學生與教師對本次模擬會診的意見與看法進行記錄,填寫反饋表。
5.進行總結,作為本次事件考核依據,根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三)觀察指標
1.實踐能力
教學計劃完成后,對學生實踐技能進行考核,主要包括影像學、手術操作等技能,考核時間20min,分數0~100分,考核現場由多名學科教師進行評分,取所有評分平均分為最后評分[4]。
2.理論知識
教學計劃完成后,對學生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具體包括病理學等疾病知識點,以卷面形式進行考核,分數0~100分。
3.臨床思維考核
模擬臨床病例,學生對問診、病史采集、體格檢查、鑒別診斷等多個方面進行解答,判斷學生臨床思維水平,考核時間20min,分數0~100分,考核現場由多名學科教師進行評分,取所有評分平均分為最后評分[5]。
4.學習滿意度
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總分100分,其中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59分以下為不滿意,觀察兩組學生滿意率。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
(四)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錄入SPSS26.0中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c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通過標準顯著的方法得到P值,如P<0.05,代表差異存在顯著性。
二、結果
(一)兩組教學模式實踐能力比較
實驗組實踐成績為(94.86±12.12)分,高于對照組(87.31±8.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二)兩組教學模式理論知識比較
實驗組理論成績為(95.41±11.94)分,高于對照組(86.46±8.5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三)兩組教學模式臨床思維考核比較
實驗組學生臨床思維成績為(95.71±8.24)分,高于對照組(88.66±7.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四)兩組學生學習滿意度情況對比
實驗組學生學習滿意率為100%,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三、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學科的不斷分化,臨床醫師的專業思維逐漸精細,而人體病情復雜,患病時往往因多個原因所致,而專科醫生以有限的專業知識對患者病情做分析時,難免出現紕漏與不足,因此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需擺脫傳統的專科思維習慣,應展開MDT綜合治療模式[7]。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帶教醫師講授為主,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難以在這種課堂模式下進行自主學習,積極性較低,不利于臨床思維的培養,而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以案例為先導,以學生為中心,可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中,自主尋找問題并尋求答案,發揮教學優勢[8-9]。耳鼻咽喉學MDT教學是指從腫瘤學的專業性與獨特性出發,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通過相關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多學科基礎理論、實踐技能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與判斷思維能力[10]。將PBL教學法與MDT思維進行聯合,優勢在于通過以問題為導向,以臨床案例為基礎,培養專碩學生的診療思維理念,學生圍繞個性化并請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可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臨床思維邏輯意識。
本次探究中,從專碩研究生反饋結果看,對照組在相關專業方面認識較為膚淺,無法建立系統的診治方案,因此實驗組專碩學生應用PBL結合MDT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自己不熟悉的學科領域中學到更多疾病先關知識,具有較大收獲。本次結果顯示:實驗組實踐成績為(94.86±12.12)分,高于對照組(87.31±8.2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BL結合MDT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明顯提高,具有一定的診治能力,與董國利[11]等學者探究相似;實驗組理論成績為(95.41±11.94)分,高于對照組(86.46±8.5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BL結合MDT的教學模式可使學生牢固掌握部分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自學能力增強;實驗組學生臨床思維成績為(95.71±8.24)分,高于對照組(88.66±7.1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應用PBL結合MDT的教學模式,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擁有多實踐、多總結的學習能力,與Saputro B[12]等學者探究相似;實驗組學生學習滿意率為100%,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BL結合MDT的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喜愛,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本校基于MDT平臺的臨床教學,有利于拓展醫學生臨床思維,綜合并高效利用教學醫院資源,借助迅速發展的 MDT 平臺,為學生提供圍繞多種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多學科交流和資源共享平臺,能使其獲得新知識和專業新進展,同時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復雜臨床問題的能力,符合醫教協同培養高層次醫學專業人才的工作需要。PBL結合MDT教學模式可提高醫學專碩研究生實踐能力,強化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滿意度,加強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主學習能力,值得應用與推廣。
作者單位:李江華? ? 荊湛? ? 呂少春? ? 韓曦? ? 王磊? ? 佳木斯大學
參? 考? 文? 獻
[1]易瑜,李倩,嚴邱英. 多學科協作模式結合多感官促醒應用于多發傷圍手術期對術后患者蘇醒時間及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23):1791-1795.
[2] Crawford B ,? Soto R ,? Palma W , et al. A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he Weighted Set-Covering Problem[J]. Tehnicki Vjesnik, 2020, 27(5):1678-1684.
[3]段訓凰,李道生,曾祥勝,等. 基于精準醫學與MDT模式在進展期或復發結直腸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 實用癌癥雜志,2021,36(5):844-846.
[4]張婭,譚靜,艾叢慧,等. MDT模式下創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學在醫學影像本科生實踐培養中的應用[J]. 中國CT和MRI雜志,2020,18(12):170-172.
[5] Roxanne B ,? Keiser M M . Responding to COVID-19: Developing a Virtual "On-Campus" Experience for Adult-Geriatric Acute Care Nurse Practitioner Students[J]. 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21,60(10):586-589.
[6]鄒宛均,張紹群,吳婧,等. "雙軌合一"模式下8所醫藥院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 醫學與社會,2020,33(3):125-129.
[7]夏永梅,王娟,李金鳳. MDT延續性護理對直腸癌行造口手術患者負性情緒、自理能力及并發癥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6):2893-2897.
[8]周慧瓏,徐波,王曉紅,等. 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循證醫學理念的應用對臨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9):1404-1407.
[9] Shafiee M A ,? Shaker P ,? Goli A , et al. Conceptual Approach to Body Fluids and Edema, Education Determines Clinical Outcomes in Nephrotic Syndrome Management[J]. 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21, 1(1):69-72.
[10]郭洪彬,王箏揚,萬英鋒,等. 基于Python編程的形成性評價在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臨床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1,41(2):175-178.
[11]董國利,陳鍇,涂生芬,等. "雙軌合一"培養模式下西南某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綜合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醫學與社會,2021,34(4):83-88.
[12] Saputro B ,? Saerozi M ,? Siswanta J , et al. Validation of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of E-Problem-Based Learning Based o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Plagiarism Checker[J]. Technology Reports of Kansai University, 2020, 62(6):3097-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