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學亦迎來新的使命和變革,同時也要面對一些新的挑戰和困境。由宋全麗著的《困境與突圍: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研究》一書,對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的困境與突圍作了深刻剖析和創新探索,并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基本點,全面而深入地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變革路徑和優化策略進行探討。
全書共有四個章節。作者首先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指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面臨的困境,揭示出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推進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性。然后針對具體問題探討有效的解決路徑,并且基于開放性、個性化、生成性的教學和評價原則,論述了將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貫通于文言文教學、寫作教學、古詩詞教學、名著閱讀教學之中的方法和策略。筆者研讀該書,獲得以下兩方面啟示:
第一,對核心素養的解構和融合。核心素養指向一系列適應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既呼應當下,也面向未來,以此為目標,才能將語文教育教學引向正確的方向。但作者認為,將內涵寬廣的核心素養培育放在一體化的框架里,“可能造成核心素養教育盲目化、歧途化,反而會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困擾”。基于此,作者對其進行拆解,多角度、多層次地探討核心素養培育落實在文言文教學、寫作教學、古詩詞教學、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方法。作者指出,這些方法圍繞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問題提出,力圖將課堂還給學生,教給學生理解、運用、提升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此,時代發展帶給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題便將迎刃而解。
第二,在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和改進寫作教學。作者特別關注當下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過于重視閱讀而忽視寫作訓練,以致學生在語言建構和思維能力發展方面不夠均衡的問題。該書集中分析了當前寫作教學面臨的以實用為主、與學生生活和實際情感脫離的困境等,并基于開放性、個性化、生成性的原則,提出“寫作教學必須注重人格教育”,應將生活和情感作為寫作的核心,著力培養學生發現生活、感受生活的思維習慣,因為“ 只有融入生活,熱愛生活,才能發現生活中感動人心的現象,才能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此外,作者建議教師要力避“模型化”的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以生活真實感悟為基礎選擇素材、組織語言,不能機械化地依照教師提供的標準和素材進行“ 復寫”;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教師應制訂詳細有序的教學計劃和完整明確的教學程序,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逐步提升。
綜上,該書以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的困境為著眼點,以核心素養的分解與融合為基本策略,探索指向語言能力建構和人文素養提升的語文教學理念和方法,對于一線語文教師和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具有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