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莎

終于在兩次會議之間約到了陳忠好校長,在玫瑰園學校西區的辦公室里,我們相向而坐。冬日的陽光透過西向的窗戶投射進來,照在他的側臉上。他的沉穩與睿智,讓采訪變成了一次學習。
/ 愛的教育 /
“作為一名老教師,如果說有什么心得的話,那就是要對每一位學生都心存愛意。”
1991年參加工作至今,陳忠好從事教育工作已有30多年。從一年級到高三,他不僅代過課,還當過班主任。30多年來,他推崇愛的教育,把每一位學生都放在心上。“我這樣要求自己,也要求我的老師們無差別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陳忠好曾推行導師制,由專門的老師管理最調皮的學生,而最最頑劣的那個,陳忠好親自來帶。
惹了禍,再頑劣的學生心中也充滿畏懼,低著頭,手足無措。
搬來凳子,遞上一杯水,拍拍肩膀,讓學生坐下,“說說吧,怎么回事?”在學生面前,陳忠好永遠暖如冬陽。“有愛,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
陳忠好的理念影響了很多人。這個冬天,玫瑰園學校流傳著大寶的故事。大寶是個不幸的孩子,天生的智力障礙,讓他無法跟上學習的節奏。
“義務教育階段不能放棄每個小群體。不管個人條件如何,進了校門,我們就要盡力帶好他。”
不管是戶外活動,還是課堂聽課,老師和同學們都像對待寶寶一樣照顧這個不幸的孩子,“大寶”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我鼓勵大寶參加考試,教學評比中也從不給班主任壓力,用這種方式幫助大寶適應以后的社會生活。”
愛的教育理念溫暖了大寶,也促進了大寶的成長。運動會上,大寶不想要老師拉著,就自己跟著同學們一起繞著操場走了一圈,開心又守秩序。
陳忠好打開朋友圈,一張紙片上,字跡歪歪扭扭、涂涂改改,那是大寶寫給班主任的小紙條,夸她幽默又漂亮,像母親,教出了學霸。
/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
“育人,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傳授,更是對每個學生綜合發展的追求。”陳忠好的教育理念與“雙減”政策不謀而合,“課外培訓班為什么要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除了授業解惑,老師還要傳道,課外輔導班很難有這個能力和擔當。”
陳忠好對“道”有著自己的解讀。作為一名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陳忠好信仰堅定:“我們要時刻牢記,為誰培養人才,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也要讓學生們知道,為什么而學習。”
從信仰出發,他將少先隊工作與日常教育融為一體,不論是開學典禮,還是藝術節、科技節,火紅的隊旗都高高飄揚。
2020年校運動會的開幕式上,各中隊在方陣表演中致敬英雄:“趙一曼”騎著“戰馬”,英姿颯爽;“劉胡蘭”堅定地喊出口號,視死如歸;更有隊員展開橫幅“我是大別山的兒子,我要再打回大別山”,致敬開國大將王樹聲。
開幕式那天,正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紀念日,“楊思根連”第十五任連長李君杰現場給大家上了一堂隊課,96歲高齡的志愿軍戰士何萬里也在視頻中送給隊員們鼓勵與祝福。
開幕式雄渾而莊嚴,國旗、黨旗、隊旗,激蕩著隊員們的心。強身健體與愛黨愛國就這樣在一次運動會中水乳交融,無問你我。
“通過活動獲得感悟和成長的動力,遠比說教更有效。”
歡呼與喝彩聲遠遠傳來,操場上正在舉行籃球比賽。“學校太小,但我們想盡辦法讓學生們動起來。”大課間,學生們訓練有素,迅速把桌椅集中放置,一半在走廊,另一半在教室,興高采烈地活動起來。
電話鈴響起,下一場會議在催了。“我要辦一所有夢想的學校,我的隊員們也應開啟有夢想的人生。”陳忠好認真地說完,轉身又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