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玲
【摘要】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情境中的教學模式,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當中,有利于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本文從初中物理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分析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同時對如何使用該教學模式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提出幾點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模式;
“生活化教學”理念為近期的初中物理教學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教師將生活場景、生活元素、生活案例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當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養成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的良好習慣.對此,教師應深入挖掘生活中與初中物理教學相關的元素,創新教學方法,為優化教學課堂做好準備工作.
1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意義
首先,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滿足了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要求.新課程改革指出了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此背景下,教師必須對過去的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根據學生的個人需求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這樣,學生能夠在回顧個人生活經歷、聯想生活實際案例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學習物理知識.
其次,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滿足了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習慣的要求.初中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存在消極的學習情緒,不利于其綜合能力的持續發展.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當中,可以拉近學生與初中物理知識的距離,使其發現物理知識的奇妙和趣味,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能夠自覺完成對物理知識的深度探索,久而久之養成了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最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很多學生在理解抽象物理知識時存在困難,導致課程學習效率不高.
使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抽象的、復雜的物理知識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結合直觀現象闡述相關原理,加速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其學習效率[1].
2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策略
2.1 組織生活問答,激活學習思維
過去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多圍繞著物理知識點展開問答,問題缺乏趣味性,難以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起來.
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出問題,并圍繞著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通過教師提問學生作答、學生提問教師作答、學生提問學生作答等多種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為學生的思維發散提供便利條件[3].
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八年級物理上冊“看不見的光”一課教學為例,教師提出生活問題:為什么夏天人們出門要抹防曬霜,或戴遮陽帽?通過提出生活化問題引發學生的聯想,引導學生給出答案:因為太陽光里有紫外線,人的皮膚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會受到傷害,嚴重可能造成皮膚癌.
接著,教師追問:紫外線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紫外線?這時,學生在問題驅動下主動翻閱教科書,對紫外線的概念有了基本理解:廣譜的紫光外側有一種看不見的光,它的波長比紫光還短,叫做紫外線.
在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基本認知后,教師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農業引誘害蟲的綠光燈的設計原理是什么?你知道日光燈是根據什么設計而成的嗎?醫院里的手術室、消毒病房都是用什么來消毒的?
通過提出多種問題擴寬學生的探究視野,從而激活其學習思維,使其更好地理解紫外線的功能與作用.
上述案例,教師挖掘物理知識與生活場景的關聯,同時提出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學生能夠在問題的指引下有意識地查詢相應的資料,探究相關問題,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深度學習思維.
2.2 組織生活實驗,培養操作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構成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主要教學方式[4].然而,過去的實驗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多以教師演繹學生觀察為主,難以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為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組織生活實驗,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驗視頻、實驗導學案,使學生能夠充分投入到實驗分析、實驗操作、實驗反思等過程當中,從而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
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組織生活實驗:生活中,人們為了把物品從低處送到高處,常常使用滑輪這一裝置,比如國旗、吊車等等.今天,我們要嘗試制作可以運送重物的滑輪,請每個學習小組各派一名代表上臺領取實驗器材.在學生領取具體器材后,教師為每個小組發放實驗學案,讓學生按照學案給出的圖片安裝定滑輪,并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與鉤碼所受重力的關系.這時,學生在學案的指引下不斷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改變鉤碼的個數,并將不同的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當中.完成實驗后,教師組織各組學生上臺介紹實驗情況,并與其討論定滑輪特點,如F=G,s=h等等.這樣,學生在合作實驗的過程中學習了制作定滑輪的方法,操作能力得以提升.
上述案例,教師根據課程教學要求設計生活化實驗,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合作完成實驗,使學生在合作討論、合作操作、合作反思的過程中掌握物理實驗技巧,生成良好的操作素養.
2.3 組織生活實踐,培養探究能力
“實踐出真知”.很多學生在物理學習時處于淺層學習的狀態,未能從更深層的角度理解知識內涵,導致學生空有應試能力卻欠缺綜合實踐能力.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背景下,教師可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相關要求組織生活實踐教學活動,通過活動教學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5].
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九年級物理上冊“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一課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更好地掌握使用電壓表的基本技能,教師組織“為小明家設計電路”生活實踐活動:小明家里重新裝修,要求改變家里的電路形式,如果是你來設計電路圖,你會選擇設計串聯電路還是并聯電路呢?為什么?
活動中,由教師扮演“小明”,由學生扮演“設計師”,通過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充分投入到研究串、并聯電路規律的探究當中.教師給學生五至十分鐘的自由討論時間,之后讓學生提交設計方案.
比如,有學生提交方案:我們組選擇兩只不同的燈泡,選三塊電壓表,同時測量每只燈泡和兩只燈泡的電壓,比較結果;我們組選擇使用三節電池,選擇兩只完全相同的燈泡,分別測出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和兩只燈的總電壓進行比較.
這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給出不同方案,并按照相關方案進行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實踐探究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
上述案例,教師結合生活中的具體物理現象設計生活化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自由設計活動方案,以此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與合作探究能力.
2.4 布置生活作業,培養綜合素養
物理作業具有夯實學習基礎,查漏補缺的作用,做好作業的布置管理對于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習慣,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有著重要作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時,教師可適當改變物理作業的形式,以此為學生提供新穎的作業學習體驗,從而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1)布置調查型作業,升華物理學習情感
傳統的初中物理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包括抄寫作業、習題作業等等.持續布置此類型作業,會消磨學生初中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物理學習的逆反情緒.要使物理作業充分發揮其課后教學作用,需要教師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性格、愛好及實際學習需求創新作業類型.
對此,教師可設置調查型作業.在完成某課知識點教學后,教師布置走訪調查作業,讓學生走上街頭對路人進行調查,比如調查路人對物理知識的了解情況,調查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情況等等.
借助調查型作業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意義的了解,進一步升華學生的物理學習情感.
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九年級物理下冊“生活用電常識”一課的作業布置為例,完成歐姆定律、安全電流、安全電壓、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等知識點的教學后,教師布置社會調查作業:每位學生領取十張社會調查問卷,在社區、文化宮、學校附近對往來的行人做社會調研,并為不了解用電常識的路人進行科普.學生為了完成調查作業,主動走上街頭與路人就用電安全警示標志、常見的觸電事故類型、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等問題展開討論,幫助路人了解更多用電常識,消除路人的用電隱患.
上述案例,教師完成課程的教學任務后布置街頭調研作業,讓學生走上街頭傳播、科普初中物理知識,讓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初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升華學生的學習情感.
(2)布置應用型作業,培養理論實踐素養
完成新課教學后,教師可圍繞著課上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布置應用型作業,讓學生在生活應用的過程中反思理論知識,鍛煉實踐能力[6].
以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九年級物理下冊“能源與可持續發展”一課的作業布置為例,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能源危機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教師布置“自制太陽能熱水器”應用作業,并為學生提供不同制作方案:(1)使用大紙盒、泡沫塑料、小塑料瓶、透明塑料薄膜、透明膠作為原材料;(2)使用小玻璃瓶、錫箔、泡沫塑料、透明塑料薄膜作為原材料.
同時,教師提出要求:①做作業時要記錄自制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情況,比如熱水速度、熱水的最高溫度等等;②完成作業后要生成反思報告,在報告中反思作業不足并給出改進方案.
這樣,學生能夠在完成應用型作業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培養學生學習情感有著積極意義.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導入教學、新知教學、練習教學與作業教學與生活教學的融合工作,通過創設情境、生活問答、組織生活實驗等多種方式貫徹生活教學模式,從而鍛煉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欣偉,王琳.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性分析[J].讀寫算,2021(23):84-85.
[2]肖振忠.做生活有心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探討[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21(08):13-14.
[3]王敏.探究創設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5):59-60.
[4]陳紅.基于新課改理念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探究[J].知識文庫,2021(15):127-129.
[5]張菊俠.探究創設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08):44.
[6]安文國.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2021(2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