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紫文
要實現真正的可持續性發展,企業首先就要轉變思維模式,將可持續性視為企業價值觀和業務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根本上重塑商業模式并關注社區的需求。銀行和金融機構推動這一轉變的一種方式就是在戰略和運營上廣泛采用數字技術來推動可持續性,同時擴大商業機會。
在這一背景下,與其他大多數行業不同,銀行和金融市場機構(BFM)可以通過以下2種關鍵途徑推動全球可持續性議題。
一是利用數據、AI和云等指數技術來評估可持續性,并將其嵌入到IT架構和應用中,同時尋找機會,而不是簡單地回應監管要求,以減少其業務運行留下的環境足跡(這點與其他行業是一致的)。
第二是通過幫助參與到可持續發展事業的零售和企業客戶,以及通過優化投融資分配以支持經濟綠色轉型和達成其他可持續性相關成果,從而解決有關投資回報的問題(這點是BFM特有的)。
由此可見,可持續性既是一項運營挑戰,也是一個業務機遇。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最近展開了一項調查,總共有3 000多名CEO參與,包括來自40個國家/地區的近300名銀行和金融市場高管。調查發現,80 %的BFM CEO預計可持續性領域投資將在未來5年內改善業務成果。BFM領導者還認識到,快速實現可持續性轉型是運營挑戰的前三大關鍵因素,僅次于日益加劇的網絡安全風險和嚴格的監管法規。CEO們感受到來自董事會成員(72 %)和投資者群體(57 %)的壓力,因為他們呼吁企業在可持續性計劃方面徹底透明化。作為回應,BFM的CEO們正與眾多領導團隊和部門合作,以期在可持續性方面做出合理的投資。在可持續性投資方面,BFM的CEO們采取的方法比其他行業的CEO更為廣泛,首先是要讓首席財務官和首席運營官參與其中。
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的領導團隊致力于減少環境足跡,不僅衡量自身的可持續性,同時也投資于數據、人工智能和混合云等指數技術。
我們知道,企業過渡到混合云有著重要的業務考量,但它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徹底轉變運營模式,讓員工在混合云上相互協作和運營,可以更節能地使用數據中心和計算環境。根據IDC的數據,在未來4年,云計算能減少大量的CO2排放。
通過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采用,銀行數據中心轉型也是進一步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大好機會。例如,在英國,IBM Cloud已使用完全由可再生電力供電的數據中心網絡。在西班牙,BBVA升級了數據中心,使得該公司的能源消耗減少了50 %,并且,預計未來5年BBVA的碳排放量將因此減少一半。
隨著更多金融機構采用混合云,大量相關數據得以累積,這可以幫助金融企業和各行各業的公司了解其環境足跡。但是,這些數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分散在不同的數據庫、系統和位點,非常不便于各利益相關方訪問和理解?;贏I的軟件可以幫助企業在運營中最大化發現可持續性的因素,從而獲得以下收益:
延長實物資產的壽命;
創建更高效、更安全永續的供應鏈;
了解突發氣候事件和長期物理氣候風險造成的影響;
分析和報告ESG數據和計劃。
這非常關鍵,因為良好的數據、AI和IT治理對提高可持續性大有幫助。
截至2021年底,代表45 %以上全球銀行業資產的265家銀行簽署了聯合國“負責任銀行從業原則”,這也促成了出現諸多滿足可持續性相關承諾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這一承諾的內容包括金融機構會更加注重跟蹤相關企業的碳排放情況,迫使它們所投資的公司不得不檢查并減少碳足跡。因此可以說,可持續性已成為幫助金融服務業務差異化和拓展的一個機會。
新近開展的一項CEO調查表明,在面臨業務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所有行業的高管都在實施可持續性方面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全球59 %的CEO表示,不明朗的投資回報(ROI)和經濟效益是在實現可持續性目標之路上的最大挑戰,44 %的CEO則表示缺乏數據方面的洞察。銀行和金融機構會密切監測并依賴其他行業可持續性計劃的透明度。從這方面看,他們對緩解其他行業可持續性方面的擔憂是發揮作用的,能通過金融杠桿賦予企業短期和中期價值。

銀行提供可持續融資以及資本市場優先準入,包括優先納入機構和零售客戶的可持續投資產品。同時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也在相互合作,共同管理服務可持續性的數據平臺,以支持他們生態系統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在參與標準化、透明化的信息交換中獲得價值。
在一份《2022年全球展望報告》中,IBM對金融服務行業領導者開展了為期12個月的調研,結果發現當今各大銀行的當務之急是找到可行的、能夠平衡業務價值和利益相關方預期的可持續性發展模式。目前,行業管理者正在制定、商議或部署可持續性的相關計劃,在確保通過針對性投資實現總體業務和財務目標的同時,兌現相關承諾。
這些倡議、計劃主要從以下4個領域展開:
整合氣候和可持續性相關數據,幫助管理風險;
應對運營中的可持續性問題,實現金融行業的“凈零”之旅;
開發新產品和服務來支持可持續性議程;
匯報可持續性領域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