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文欣
江南的美,是萬萬不能缺少水的,我的故鄉宜興更是如此。別的地方有江河湖泊,我們有氿。氿是宜興專有的,它是比湖泊小,但又不同于河的一種水域。
氿是從山上流下的泉水,宜興南面多丘陵,溪水流入太湖,途中形成兩塊比較大的水域,即現在的東西兩氿。傳說天上神仙在喝酒時把酒潑灑到宜興大地,形成了今日特有的氿。也有的說是因水像酒一樣清醇,氿是酒的諧音,所以稱“氿”。
宜興有三個氿,分別是東氿、西氿和團氿,它們就像鑲嵌在宜興大地上的三顆璀璨明珠,是水韻宜興的點睛之筆。
小時候,一到夏天我就經常跟在兩個哥哥后面去氿邊,待在岸上看他們玩水、摸螺螄、釣魚,很是開心。一天的時光似乎一眨眼就過去了,而那些小小的螺螄、活蹦亂跳的小魚就是我們心中無法掩藏的歡喜。
后來,因為父母調動了工作,我們一家離開了故鄉。等再次回到故鄉時,宜興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記憶里的老街道,我已經無從辨認,唯有這潺潺不息的氿水,依然在原處等我。只是氿水已不再那么清澈,像是模糊的記憶。還好這幾年政府不斷改造整治,氿水慢慢地清透了。它的周邊也越來越美,有成蔭的綠樹,如畫的風車、燈柱,依氿而建的文化長廊,彰顯宜興風情與特色的雕像群,美妙的音樂噴泉等等。在氿水邊,自然元素和現代元素交融,十分和諧。
從團氿到西氿,再到東氿,逐一豐盈起來、淡遠起來、遼闊起來,宛如三幅水墨畫,看似隨意,其實寫意。
無風時,它們安靜得宛如一個處子;風起時,又仿佛古箏中飄落的音符,演繹著它們特有的雅致和深邃。四季變換,三氿不斷變換著自己美麗的身姿。春天的氿,像剛剛從冬天醒來的少女,冰層解凍,清凌凌的湖面上,有白鳥飛過,岸邊的紅桃與綠柳,則是它衣襟最美的點綴。夏天的氿,荷花無疑是它的最寵,綠葉接天,紅花映日。到了冬天,大雪紛飛時,銀裝素裹,別有一番風情。
而我最愛的是秋天的氿,在一場清透的秋雨后,空氣越發清新,霧嵐愈發氤氳。蕩漾的氿水,閃爍著季節的鱗片,如羽毛般拂過眼簾,又沉入氿底。遠處的蘆葦,在風中搖曳,無聲中仿佛在用肢體訴說著大自然蓬勃的生命。
每至空閑,我換下職業裝,松散盤繞的發髻,著一身休閑衣裙,悠然向氿而行。氿水的透明、靈動、嫵媚,撫慰著我的精神,滋養著我的靈魂。我與它的對視,不僅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心態。站在時間壘起的高度,注視這片古老的水域,它的寧靜、婉約與深邃,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敬意與感恩。不管心情有多煩躁,只要看著氿水從我身邊輕輕流走,煩惱與憂愁就會隨之煙消云散。
緩緩流淌的氿水,雖不及長江的浩蕩、黃河的奔騰,也不及太湖的廣袤,但它滴水成涓、匯流成河,從最初的一滴不起眼的水滴,到后來浩浩渺渺、無聲無息地滋潤和澆灌著這片土地。凡是它流經的地方,都有繁茂的植物相伴、蒼翠的綠意相隨。這是一種包容的意境、出發的決絕,這是氿水賦予生命的非凡意義。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氿的品性與特質賦予宜興人一種獨特的氣質。善良平和、心胸開闊、自強不息,奮進的力量悄然融入每一個宜興人的身上,成為一種自然流露的天賦異稟。
這生生不息的氿水是一位沉默無言的見證者,無論歲月如何變換,它始終用一份寬厚與博大接納著這座城市的風霜雨雪,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海桑田,迎接著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
今生,我只想做一個如水的女子,融入故鄉的懷里,更愿像一條魚,不知疲倦地在氿水里暢游。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