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的圖書流通服務是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在現今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強化對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的管理,促使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的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圖書館多元化服務需求。處于信息時代與全新服務背景下,圖書館要注重對流通服務的管理,提升服務工作質量及管理水平,為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建設提供更好的服務,凸顯特色文化服務本質。文章以泛在知識環境下的圖書館作為研究對象,從圖書流通服務角度出發,探究現今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工作狀況,結合實際工作的開展提出相應策略,以期為今后圖書館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泛在知識環境;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管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1-0-03
0 前言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采取的傳統服務模式暴露出較多問題,無法滿足現今社會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基于此,需要創新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管理理念及模式,以此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基于泛在知識環境,對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特點加以分析,探究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狀況,提出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創新工作路徑,為相關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1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的特點
1.1 知識泛在化
知識是一種形態化對象,經過相關數據資料的處理與總結,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脈絡體系,在不同個體的交流中,深化彼此的個性化交流心得,以此實現對整個知識脈絡的掌握。一般來講,用戶群體、知識內容及應用環境是泛在信息環境的主要成分,應在相關組織中實現對該過程的規范化管理。
1.2 服務移動化
在現今時代背景下,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加快了數據的傳輸,人們可以借助發達的信息網絡實現個人移動通信。將信息泛在與移動通信融合在一起,由泛在網絡實現統一的信息資源采集,將多個不同數據庫連接起來,為人們提供泛在信息服務[1]。人們處在泛在知識環境下,應用移動終端深入感知用戶需求的轉變,借助大數據等技術分析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提供相應服務,終端設備配備智能型接口與信息感知功能,便于用戶的操作。
1.3 云計算技術
將云計算技術與大量計算機處理器資源結合起來處理數據資料,數據中心承擔的復雜計算過程,是由單獨的分布式計算機所承擔的。只需要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起來提供服務,繼而構建起共享基礎架構,用戶根據需求將計算機和存儲體系連接,從而取得更多資源。圖書館在互聯網上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節點,承擔著組織與傳遞知識的重任,必然會受到較大的沖擊。運用云計算技術也是今后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降低服務器出現問題的概率,保障整體運轉,同時也能夠突破服務器訪問的瓶頸,使用較低的成本獲取更多計算能力,擴大信息資源的共享范圍,減少系統設備的維護成本。
1.4 智能化服務
在泛在知識環境下,計算機的應用應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用戶使用的環境問題,要保障整體實現人工智能化發展,在泛在智能背景下,使用多種不同的技術,將其智能屬性展現出來[2]。通過計算機的應用實現對學習意圖的分析,不斷調整從而滿足人的實際需求,也可以根據人的行為加強對情感狀態的判斷,繼而形成相應的計算機情感,上述內容為泛在信息服務提供更多堅實支撐。
2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現狀
2.1 流通管理模式方面
處于泛在知識環境下,人們對圖書服務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圖書館作為圖書流通服務的主體,始終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結合時代發展轉變流通服務管理模式,將自身的優勢資源發揮出來,實現對圖書資料的分類、管理及維護,從而優化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3]。圖書館面對全新的時代環境與服務需求,要注重對自身的變革,長期應用傳統管理方式會導致大量管理工作處于落后狀態。
例如,在圖書借閱的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加強對用戶權限的審核,繼而實現對整體流通過程的管理,增強圖書流通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及完整性。該服務工作模式在泛在知識環境下處于落后狀態,導致工作效率與質量無法提升,增加了圖書流通管理人員的壓力與工作難度。用戶在書籍借用之后需要按照規定返還,否則必然出現管理問題,對后續用戶產生較大的影響。
2.2 缺乏服務意識
泛在知識環境下的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工作,缺乏服務意識是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嚴重制約了圖書館圖書的流通,導致整體服務水平偏低,因此要注重對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的改革。就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現狀而言,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管理能力,部分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存在工作不積極、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圖書館要結合時代發展,建設具有專業水平、高文化素養及良好道德素質的流通服務管理隊伍[4]。對于圖書館自身發展來講,圖書流通服務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服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傳統的管理方法,還需要熟練掌握新時代圖書管理要求,完成對紙質化與數字化資料的統籌管理,不斷落實圖書館流程管理工作,繼而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2.3 軟硬件設備管理方面
在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要進行信息化資源轉型,會應用到大量的信息化設備,其中包含各項軟硬件設備。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夠提升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工作質量,以此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體驗。通過圖書管理信息系統為師生提供圖書掃碼服務,實現對相關書籍資料信息的查詢,或者應用一卡通將所有的信息資料整合起來,實現圖書自動化流通管理。但是想要實現圖書館流通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包含資金、設備及人才投入等方面。大多數圖書館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依舊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無法充分發揮信息化服務管理功能,不利于圖書流通服務的發展[5]。圖書流通服務使用的硬件與軟件設備,與現今的技術發展并不匹配,導致后期的維護及管理工作不及時,尤其在面對高服務頻率及復雜服務需求時,很容易出現設備停止運轉的情況,導致圖書館服務中斷,師生時間、精力被白白消耗。
2.4 流通管理平臺方面
在傳統的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管理中,更注重線下管理方法的應用。泛在知識環境下,線上借閱平臺也成了圖書流通服務的重點之一。就現今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而言,已經開辟了全新的線上借閱平臺,但功能較為單一,導致部分作用無法發揮出來。在圖書館的服務意見反饋方面,入口設置得比較隱蔽,具體操作流程復雜,而且缺乏專業人員對反饋信息進行整理,導致用戶反饋被忽視,無法凸顯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的人性化。雖然正加快建設線上信息平臺,但現今依舊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信息更新與平臺維護缺乏有效性,無法構建一體化的閱讀平臺,整體圖書流通管理工作較為復雜,用戶獲取書籍資料的過程變得復雜,無法體現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的系統性和規范性。
3 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管理對策
3.1 優化流通服務環境
對于處于泛在知識環境下的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管理工作而言,要始終將流通服務環境的優化作為基礎,要注重全新環境下用戶需求的轉變,在科學的發展軌跡上,滿足用戶的閱讀興趣,在線上與線下同時推廣各類優秀作品,促使更多用戶獲得想要的信息內容,進一步優化服務工作,轉變傳統管理服務模式[6]。
開展圖書流通服務,要強化對不同環節工作的優化處理。采購新圖書前,應通過多個渠道發放問卷,分析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根據實際需求補充圖書資源,從而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不僅如此,還需要適當優化用戶閱讀環境,在線下加強相關設備的配置,為用戶提供舒適、安靜及明亮的環境,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不斷提升圖書館中圖書的流通量。
在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中圖書流通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開展還需要注重現代化管理方式的應用,尤其是對文獻資源的現代化管理。管理圖書館文獻資源時,借助科學技術將多種傳統圖書資源錄入電子系統中,經過專業化、現代化的處理,完成對圖書館資料的處理、編排,從而將所有的數字圖書館整合起來。泛在知識環境下,想要滿足不同信息服務的需求,要構建起立體化、個性化的服務體系,加強數字終端建設的同時,將其與媒體資源結合起來,完善圖書館中圖書流通服務功能,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
3.2 完善基礎服務
在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管理工作大多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的轉型發展,促使校際間的圖書資源得以共享,在提升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能力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多可用的信息資源。圖書館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軟硬件設備的維護與更新,推動整個系統的轉型升級。隨著時代的發展,應結合先進技術手段,引入各類先進設備,構建起信息化、數字化與網絡化的圖書管理平臺,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滿足各類發展需求。
在圖書資源的整合處理過程中,要始終堅持“資源共享”的核心要義,加強融合性圖書資源管理平臺的建設,與外部圖書館資源聯合,促使各類圖書信息資源進行交互,更好地適應泛在知識環境下的新媒體發展需求,使圖書流通服務管理變得更加高效,突破傳統服務中存在的時間、空間局限,最大限度實現文化資源的數據化,推動信息化資源的共享。
3.3 提升人員管理能力
圖書館需要將其具有的服務功能發揮出來,其中圖書流通服務是核心內容,流通服務質量與圖書館的整體管理質量具有密切關系。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不斷發展,需要加強對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提升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及服務素養。圖書館要注重對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培育,在流通管理中將服務作為核心工作理念,使工作人員始終圍繞各類讀者的需求實踐,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各項服務中,在此環節中將自身的創新能力與服務智慧發揮出來。
除此之外,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落實各項管理項目,保障工作的開展與流通服務貼合,從而深入落實各項圖書館管理制度,激發全員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結合泛在知識環境,實現對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模式的優化與完善。在開展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時,要注重與讀者的溝通交流,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繼而增強圖書流通服務能力。
3.4 創新服務模式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發展,圖書館的圖書流通服務也需要不斷發展,加強對線上流通平臺的開發與應用,借助全新的科技手段,解決傳統圖書流通服務出現的功能性單一問題,進一步完善目錄分類服務、圖書典藏服務等功能,繼而為用戶提供更多豐富、完善的服務渠道。泛在知識環境下,充分使用各項科技手段,保證用戶獲取資源的便利化、實時化,同時加強對線上流通平臺的系統化管理。在構建圖書館線上服務平臺時,應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多項現代化技術手段,促進圖書館管理平臺各項功能的完善。使用多種不同的技術手段,加強線上流通管理平臺建設,使用戶能夠經過檢索獲取更多信息資源,能夠在線上獲取更多優秀的圖書資源,繼而提升圖書館服務工作開展質量與效率。
4 結語
圖書流通服務是圖書館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尤其在泛在知識環境下,要注重對各個環節的優化處理,將圖書館的服務價值與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圖書流通服務工作的優化發展。處于泛在知識環境下,圖書館需要注重自身服務時空與服務范圍、服務理念及服務內容等方面的個性化發展。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的開展,有必要將用戶自主服務模式、知識專家服務模式、數字信息服務模式引入整體服務工作中,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完善相關服務機制,構建全新的服務隊伍,為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工作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凌.高職院校圖書館圖書流通服務分析與管理[J].蘭臺內外,2022(34):58-60.
[2] 沈其蓉.泛在知識環境下醫院圖書館管理服務創新化研究[J].蘭臺內外,2022(32):67-69.
[3] 柯青青.泛在知識環境下數字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思考[J].文化學刊,2022(8):192-195.
[4] 江娜,王遠庫.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教學支持服務模式研究[J].文教資料,2021(21):28-29,27.
[5] 德國明,陳德云.泛在知識環境下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策略研究[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0,34(6):77-80.
[6] 李艷梅.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服務研究[J].漢字文化,2020(S2):69-71.
作者簡介:佟萍(1970—),女,吉林白城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