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華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嚴重的一種心臟疾病,近年來隨著治療技術不斷發展,多數病人通過冠狀動脈介入、溶栓,甚至外科搭橋手術等,都可得到有效救治。但這只是克服病魔的第一關,后期的生活細節及康復治療也必不可少,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要盡量避免以下6個“雷區”,否則可能導致疾病復發甚至猝死。
第一,過度活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7天內,需臥床休息,是否能下床活動需遵醫囑。患者臥床期間可在床上做簡單的活動,否則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起身時要緩慢,不能突然直接坐起或站立。活動時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用力和活動過度。
第二,情緒激動。興奮、生氣、發怒、悲傷等激動情緒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肌耗氧和誘發心肌缺血,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猝死。所以,心梗患者要保持心態平和。
第三,用力排便。用力排便或便秘對急性心梗患者是致命的,主要原因是腹壓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嚴重時會造成心臟破裂。急性心梗患者切不可用力排便,可使用開塞露或服用通便藥。
第四,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是增加心臟負擔的重要因素之一。心梗患者要避免食用生冷硬、油膩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盡量吃清淡、低鹽低脂低糖易消化的食物,每餐七八分飽即可。
第五,吸煙飲酒。煙會導致血管損害,促進動脈內斑塊生長,誘發斑塊破裂和冠脈痙攣;過量飲酒同樣會導致心率加快和血壓增高,加重心臟負擔。心梗患者應堅決戒煙戒酒。
第六,擅自停藥。心肌梗死患者需長期甚至終身服藥,特別是支架術后的雙聯抗血小板藥需服1~2年。不可聽信藥物副作用、廣告或偏方,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調脂等藥物,否則可能很快導致血管或支架的再狹窄或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