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關于痛經的一些觀念,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已根深蒂固,可是這些觀念是否正確呢,本文將為您一一剖析:
●“謠言”一 :婚姻為痛經劃上休止符
等長大了就不痛了——等結了婚就不痛了——等生完寶寶就不痛了——還痛?那一定是生得還不夠多!
【 真相 】也許不用等上那么久。
簡單地說,疼痛是因為子宮肌肉強烈地痙攣、以及盆腔瘀血引起的。事實上,痛經的原因非常復雜。艾倫經過檢查,發現自己得了一種叫“子宮內膜息肉”的病,做了一個并不復雜的手術后,糾纏多年的痛苦終于徹底解除了。
●“謠言”二 :溫熱感化疼痛
每次痛經時,舒月的媽媽就為她沏一杯滾燙的姜糖水,再灌一個熱水袋。大約50%的女性采用類似方法對付痛經,但是,其中至少有30%的人絲毫不起作用。
【 真相 】熱敷的作用有限
從中醫的角度看,每個人的體質有虛、實、寒、熱之分,即使痛經,也有寒凝、氣滯、血瘀、虛寒、濕熱的多種類型,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各種組合。
虛寒型體質比較多見,這種情況予以“溫熱療法”很對癥,但對于其他類型者就不一定有效了。即便是虛寒體質的人,這種溫熱作用其實也很有限,如果疼痛比較嚴重的話,往往還需要借助其他方法來解決。
●“謠言”三 :按摩驅痛
慧敏經同事介紹找到了一位按摩師,可剛做了三次就忍無可忍了,不僅疼痛沒有減輕,出血量還大大增加了。
【 真相 】按摩也有副作用
針灸、按摩一直被認為是治療痛經的好辦法,原因是:通過對某些穴位(如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經絡傳導的刺激,能夠緩解子宮痙攣和盆腔瘀血,起到止痛作用。
然而,許多的醫學實踐表明,在經期這個特殊時間,不宜采取過于強烈的按摩,這容易誘發子宮內膜脫落,加重出血。最合理的方法是在月經前后,而不是月經當中進行按摩治療。
●“謠言”四 :止痛藥不可碰
沈蓓是一家女子健身俱樂部的教練,痛經成為她每個月的夢魘,所以她在更衣柜里藏了一些止痛劑,但不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的狀況,她是緊咬牙關不去碰的。她擔心會成癮。
【 真相 】不必畏懼止痛藥
專家們普遍認為,對痛經,最重要的是日常調理:規律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心態。同時早期止痛,有利于促進身心健康并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是正確而必要的對癥治療。可在疼痛開始時選用安全的止痛藥,不必一再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