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場事關我們黨能否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和話語權的重大而深刻的變革,是黨中央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作出的歷史性戰略部署。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打造一批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②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排頭兵,三亞認真貫徹中央、省委關于媒體融合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9月30日,將三亞日報社、三亞廣播電視臺兩家單位整合成立三亞傳媒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新的傳媒集團秉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的理念,結合自身實際,蹄疾步穩推進媒體融合,著力打造形態多樣、手段先進、省內一流的新型主流媒體。
合并組建以來,三亞傳媒影視集團克服了改革中體制、業務、經營中的障礙阻力,努力打造開放的運行機制,運用市場觀念引進人才,產業經營逐步走上正軌,建立起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逐步培養組建了一支全媒型新聞隊伍。集團旗下《三亞日報》發行量實現逆勢增長,廣播頻率天涯之聲、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收聽收視率穩居瓊南地區第一,各新媒體平臺粉絲總量突破300萬,經營性收入較改革前相比實現翻番,改革成效初步顯現。在海南全省率先完成了“報、臺、網、端、微”等媒體資源的整合,從 “分灶做飯”走向“中央廚房”,實現策、采、編、發一體化運作。在報、臺、網融合改革基礎上,又融入了影視產業布局,成為全國首家“報紙+廣電+網絡+影視”模式的融媒體產業發展平臺。在新時代如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也為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課題交出了一份“三亞答卷”。
一、新時代為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問卷”
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管理和運行當中,一直遵循著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模式,也使得各傳統媒體平臺間形成了無形的信息壁壘,難以發揮聚合效應。
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信息傳播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傳統媒體面臨新的輿論生態、社會生態和產業生態,新聞生產、內容傳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經營模式都經受著嚴峻挑戰。新時代下,如何實現媒體融合轉型發展成為擺在全國媒體面前的一張新“問卷”。
(一)時代大勢所趨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媒體融合、構建全媒體格局的重要性,為主流媒體的融合探索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方案。海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視媒體融合工作,提出堅持全省一盤棋思想,做好頂層設計,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媒體融合發展新模式;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全面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推動市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③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媒體融合趨勢已成,傳媒改革箭在弦上,迫切需要傳媒人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二)事業發展所需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時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兩年來,這個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正在瓊州大地上激發時代偉力,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大局中書寫壯麗篇章。④作為服務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抓手,海南結合自身地域、行政特點,按照“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思路,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需要,大膽作為,舉全省之力突破體制機制束縛,推進媒體融合改革。
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國際傳播門戶和官方媒體平臺之一,三亞傳媒影視集團既要滿足世界對海南自貿港資訊的渴求,還擔負著向世界講好三亞故事,傳遞三亞聲音的重要角色。
(三)社會民心所向
身處信息時代,每一位新聞宣傳工作者都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自媒體蓬勃興起,信息時代既讓信息傳播變得簡單卻又蕪雜,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尤其作為“網紅城市”的三亞,經常成為網絡輿論的焦點,人民群眾更需要權威而又通俗易懂的“官方聲音”。
主流媒體要發揮引導力,不僅要靠最先進的宣傳手段和傳播技術,更需要用心制作優質的傳播內容。媒體融合之際,新聞工作者更需要扛起責任和擔當,引領時代潮流,匡正社會風氣,為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凝心聚力。
二、奮力書寫融媒體時代的三亞“答卷”
形勢發展催人奮進,媒體融合任重道遠。在城市發展中,地市級媒體扮演著“上接天線、下接地平線”的角色,在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傳媒發展進入新時代,推進市級媒體融合改革,已經成為一場不容回避的自我革新。由于國內絕大多數地市級媒體仍然保留著事業單位性質,嚴重依賴地方財政支持。傳媒行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技術設備不斷更新換代,需要持續不斷的資本支撐,否則優質人才引進難以為繼,先進技術運用更是無從談起。具體到三亞,傳媒產業“小散弱”現象比較突出,存在體制僵化、機制不活、經營滑坡、人才流失等問題,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如何自我革新,實現融合突破,三亞傳媒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
(一)革新管理體制
媒體融合改革事關黨的輿論宣傳陣地建設,三亞高度重視媒體融合工作,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經過深度調研和充分論證,吸收國內其他地區融媒體建設的先進經驗,強化對媒體融合改革的頂層設計和頂層推動。2019年9月30日,三亞傳媒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注冊資本金2億元,定位為“新聞宣傳與影視產業運營機構”,由三亞市政府授權市委宣傳部履行出資人職責,采用市委宣傳部監管與市國資委基礎管理相結合的監管方式。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搭建起“黨委會、董事會、編委會、經委會和監事會”的頂層組織架構,不斷完善建設一整套現代化企業管理體制。
內設機構由原來的27個縮減到18個,全員聘用、競爭上崗,實施薪酬改革,構建起“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的薪酬體系,員工總福利水平比改革前提高了7%。共分9批次調整、提拔了76名中層干部,將一批作風正、業務精的年輕骨干提拔到管理崗位,為公司持續深化改革奠定人才基礎。
(二)創新運行機制
媒體融合不是簡單的機構更名,不能形式上“掛牌子”、“做樣子”,必須打破原有發展模式和利益格局,實現機制、管理、業務等各環節的融合,真正從相加到相融,實現機構整合、工作磨合、人心契合。⑤
三亞傳媒影視集團通過平臺相融,將旗下“報、臺、網、端、微”等各媒體平臺資源整合,通過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建設,對新聞采編流程再造,建設全平臺共享、共用的新聞稿件庫,實現“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發布”的融媒體傳播新格局。對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各平臺的采編人員實行跨平臺輪崗鍛煉,加強員工的全媒體思維意識、全媒體技能培訓,打造擁有采、寫、編、拍等多項技能的全媒體記者、全媒體編輯。
集團成立兩年多來,出色完成首艘國產航母入列接收儀式等重大報道任務,策劃重點項目百日大會戰、“追夢自貿港 擁抱新未來”等一系列重大報道。通過創新傳播方式,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質量的融媒體產品,讓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
疫情期間,三亞傳媒影視集團鐵肩迎戰,采編人員全體取消休假,奔赴一線,掀起了爭當疫情報道先鋒的熱潮。集團旗下新媒體平臺累計播發新聞2.7萬余條,總閱讀量約1.25億人次,4篇微信“10萬+”、5篇微博“100萬+”、2條抖音“1000萬+”,通過積極報道三亞各單位聯防聯控工作,深入挖掘抗疫一線感人事跡,為三亞有序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營造了濃厚氛圍,在國內外樹立起三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正面形象。
集團還不斷加強對外交流合作,聯合新華社、中國社科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塔斯社等,組建“海南自貿港(三亞)國際傳播中心”,整合省內53家,國內1185家,國際216家大型新聞宣傳和文化機構,初步構建起以三亞為中心的開放格局下的大外宣平臺,定期通過平臺發布三亞宣傳推廣的正面資訊,牢牢掌控輿論宣傳的主導權。
(三)更新經營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廣告資源被新興互聯網科技公司和國內部分頭部衛視媒體所占有,傳統地市級媒體一直依賴傳統廣告經營模式愈發式微。但媒體融合作為一個長期、系統而又復雜的重大工程,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又需要較長的融合期,更需要通過經營產業發展反哺媒體融合。
三亞傳媒影視集團為了充分發揮集團全媒體品牌經營優勢,經過協商談判已經收回了原有報紙、廣播、電視三家代理廣告公司的經營權,搭建起全平臺統一的廣告運營團隊,改變了原來被動的經營局面。由官方媒體的公信力為各附加產業項目背書,已成立電商公司、網絡科技公司、藝術培訓公司、城市公共傳播公司等。以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網站和戶外廣告等六大平臺為依托,開展“6+N”戰略,主動開拓電子商務、器材進出口及租賃、影視拍攝制作、文化服務、網絡科技等附加產業。2020年,三亞傳媒影視集團代表三亞市政府出資4000萬元入股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深度介入承辦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培育發展壯大影視產業。下一階段,將謀劃引進優質的影視制作公司,展開影視作品拍攝等領域的合作,發揮三亞優質的海濱觀光資源深挖“傳媒+影視”產業富礦,繼續借助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撐,籌建三亞國家影視文化產業園,積極穩妥引進優質非公資產參與影視附加產業的混改工作,探尋新的產業增值路徑。
不日新者必日退,作為地市級媒體唯有順勢而動,抱定“攻堅克難”的決心,拿出“踏石留痕”的干勁,以“事業+產業”齊頭并進的戰略布局,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將中國特色媒體融合之路行穩致遠,繪就網上網下最大同心圓,書寫出讓人民滿意的時代答卷。
注釋:
①胡正榮 李荃. 銳意求變以破局 因時而動方有為——2019年媒體融合年度回顧[D]. [1]中國教育電視臺;[2]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 2020.
②冀中仁. 中央政治局2019年首次集體學習把“課堂”搬到現場 力推全[D]. 中國軍轉民, 2019.
③陳蔚林.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媒體融合發展新模式[N],海南日報,2019
④潘旭濤 雷杰如 劉山山. 海南自貿區建設一周年改革開放靚麗名片[D]. 中國外資, 2019.
⑤馮立中. 打造市級媒體融合改革“紹興模式” 以更大擔當更大作為展現初[D]. 傳媒評論, 2019.
作者簡介:付超,三亞傳媒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電視部副總監
編輯: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