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已經進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在各行各業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于推動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在公共文化體系中,公共圖書館占據重要地位,公共圖書館能夠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引導文化向前發展。本文分析闡述了在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社會力量參與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探討了公共圖書館在新時期建設的思路。
關鍵詞: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
文化是推動社會向前進步的根本性動力,在文化發展的進程中,文化傳播載體具有重要價值。我國公共圖書館在多年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客觀環境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變化,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也面臨著改革。公共圖書館在各項工作任務中既要立足于技術環境,也要不斷創新方式和方法,在建設過程中不斷融合新理念和思路,強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職能,突出其引領作用。在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將社會力量引入圖書館的建設,充分發揮了資源整合的作用,從資金扶持建設項目創新發展中,發揮了社會力量對公共圖書館的促進作用。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既要關注圖書館建設的整體水平,也要尊重社會力量在參與過程中的基本需求,真正實現資源互補、價值共享。
一、公共圖書館建設引入社會力量的必要性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我國很多地方推動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化發展就是為了使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豐富服務供給能力。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實踐。在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讓圖書館的政策、參與方式、享有權利、設立主體等都要做出明確的規定和指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需要清楚社會力量的內涵和范圍,在公共視野下不是簡單將社會力量引入公共服務建設中,而是要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建設,參與的社會力量一般包括公有制企業、私有制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以及從事非營利性活動的政府以外的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慈善機構援助、工會、合作協會,還包括學校、部隊、敬老院等這些社會力量,尋求更好合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增強公共服務的發展,將公共服務上升到法律層面,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捐建、捐贈、捐資等方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這是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方式,政府應給予捐贈者冠名、稅收優惠等制度,相應出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所遵循的法律法規。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供給是從文化系統的內循環轉變為外循環,讓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公共圖書館有更多文化選擇。例如,可以開設一些公益活動,讓更多人自發參與其中,通過資源共享,協同合作開展閱讀活動,開展圖書館的會館活動,舉辦成功經驗交流會,承接服務文化項目,可以邀請社會各界專家來公共圖書館指導工作,開展讀書會活動,開展圖書館的書法、繪畫活動,可以開設業務培訓工作,通過服務常態化的管理模式,讓更多人參與閱讀活動中。
二、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管理建設的途徑
1.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服務隊
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志愿者服務隊是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很多地方圖書館開始招募志愿者,這些志愿者組成了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隊,這是社會力量在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方式,也是社會力量給予圖書館日常業務管理的重要幫助。公共圖書館志愿者在圖書館中從事多項活動,一般包括圖書館傳統的基本業務,也包括圖書館的延伸業務。在圖書館傳統的基本業務中,志愿者提供公共圖書館里整理信息采集等服務,延伸業務主要包括提供知識講座、公共圖書館宣傳等內容。在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活動參與的過程中解決了圖書館日常工作人員繁忙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更加系統,志愿者們在圖書館的管理過程中強化自身職責,明確管理模式,使公共圖書館的各項服務能夠更加滿足人們需要。
2.社會組織參與的捐贈活動
在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社會各界對圖書館的捐贈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主要包括資金扶持、投資基礎設備等。在捐贈方式上,有的是個人捐助,有的是單位捐助或者是慈善機構捐助。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中,捐贈行為發揮了積極作用,捐贈工作符合地方法律法規要求。捐贈的書籍是公共圖書館的主要來源之一,捐贈人數沒有限定,可以是普通百姓,也可以是知名人士。企業捐贈活動多數是以單位名義進行,慈善機構的捐贈是以慈善組織的主題活動為主。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捐贈體現了圖書館的價值,也充分利用了公共圖書館的資源。社會捐贈解決了部分地區公共圖書館建設資金和圖書管理的問題,來自社會的捐贈能夠為圖書館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3.政府與社會資本之間的融合
在公共圖書館建設方面政府發揮了積極作用,協調了各種社會資本。政府相關部門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引導社會資本融入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構建了政府、公共圖書館、企業的聯合合作模式,使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更加具體。政府部門提供扶持資金,公共圖書館集合場地物業管理、管理體系、管理經驗等,一些社會企業可以提供裝修、資金、技術、人員等在合作過程中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推進。企業如果符合考核標準就能夠參與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這種模式能夠有利于強化政府資金的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使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水平獲得提升,特別是一些知名企業與政府合作,能夠根據不同的消費層次構建圖書館的分層管理,有利于圖書館為更多人提供服務。
4.購買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在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要想獲得業務上的全面推進,就要求在服務方面提高一定層次。優秀企業進入圖書館管理中并堅持與政府融合,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圖書館各項活動都能夠順利開展,運營成本將有效降低,對現代化圖書館管理人才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效能獲得提升。例如,在政府部門的扶持下,社會企業購買公共服務,將圖書館的部分業務或者全部業務進行外包,優秀企業進入圖書館后,能夠拉動圖書館向現代化模式發展,圖書館就會摒棄一些陳舊弊端,根據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融合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構建屬于當代經濟發展模式的圖書館建設模式,這是政府參與制定政策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資源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方式。
三、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思路和對策
1.突出政府對社會力量的正確引導
我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政府的引導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特別在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政府給予企業一定權利,政府實施資源的有效整合。這些基本保障能夠提高各行各業的改革水平,更好地滿足公共圖書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公共服務建立起標準化、專業化的發展空間。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引導著企業向前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亦快速發展,政府部門完善了法律法規,構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整體模式,發揮政府部門的積極協調作用,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掃清障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與社會力量合作更加順暢,公共圖書館的運行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行業發展更加高效。公共圖書館與文化企業的合作更加符合現實要求,政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服務效能,政府和社會力量的關系更加緊密,兩者在互補協調發展中實現了共贏。
2.強化社會力量對公共圖書館管理的監督作用
政府部門重視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訴求,這就要求社會力量要認真對公共圖書館進行監督,讓公共圖書館能夠真正為百姓服務。在監督過程中設立官方網站,開通微信公眾服務號,聽取百姓對圖書館的建議,將這些建議進行分析和整理,進一步推動圖書館的管理體系。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來擴大宣傳力量,提高百姓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可以選擇多種宣傳方式來對人和企業進行表彰,充分提高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圖書館的運營過程中發揮更多作用。公共圖書館充分利用新的媒體資源來解答百姓疑慮,讓百姓和公共圖書館之間架構起密切的聯系,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引領作用,突出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強化作用。
3.做好志愿者的招募工作
公共圖書館在招募志愿者工作上要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和文化需求,在公共圖書館運行過程中管理模式至關重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能夠在此基礎上做好各項工作。公共圖書館在志愿者招募過程中應該注重志愿者加入的年齡限制,如可以允許少年兒童、退休老人加入其中,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活動。公共圖書館志愿者能夠為公共圖書館提供良好的日常服務,特別是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采用信息化服務方式,讓更多人可以利用圖書館的現代化智能服務,找尋到自己喜歡的書。現代化智能服務要求基礎設備符合管理要求,社會力量可參與其中,如一些企業捐贈的電腦、多媒體設備和信息檢索設備等,在硬件、軟件上的提升真正強化了圖書館的多種功能。年輕人在圖書館找到了學習的場所,老年人在圖書館可以查閱自己喜愛的書,孩子們在圖書館用多媒體軟件來提高閱讀興趣。圖書館服務是多元化文化公共供給,因此需要構建多種平臺。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能夠讓管理更加系統化,讓整體管理更加符合現代化圖書館的要求建設,這對于新時期文化發展的推動有重要意義。對于當前公共圖書館建設而言,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志愿者,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如邀請義工參加公共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圖書館工作的常態化和動態化就有了保障。公共圖書館在志愿者招募過程中要真正發揮志愿者的潛力,創建專門的志愿者招聘隊伍,讓志愿者發揮自己的能力,推動公共圖書館向前發展。
4.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模式
在公共圖書館向前推進過程中,需要提高服務效能,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就能夠擴大服務范圍,突出公共圖書館的多種服務類型。例如,運用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在公共圖書館中架構新的服務模式,人們可以在圖書館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共同學習。公共圖書館也可以建立教學庫,讓更多人在公共圖書館學習更多知識。社會力量的參與讓公共圖書館能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充分體現公共圖書館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對于群眾的學習有重要作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要遵循社會變化情況,要在參與過程中強化多樣化管理,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體系,將社會力量參與方式和途徑納入評估體系中,根據不同方式制定不同標準,使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運行有法可依、有據可依。公共圖書館的運行能夠真正立足于文化需求的現實,使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使各方面的力量能夠落到實處。
四、結語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水平展示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形態。將社會力量引入公共服務體系是整合資源、優化資源的重要實踐,將社會力量引入圖書館的建設有利于發揮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突出管理效用,使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能夠有更多資源。在現代圖書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立足于圖書館發展的情況,更要真正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能夠讓資源整合更加具體,讓公共服務更加精確,使圖書館的建設能夠在全方位、立體化的模式下進行資源整合。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更符合百姓需要,公共圖書館也將有更多可以依托的資源,真正發揮為民服務的重要功能。
參考文獻:
[1]詹 穎,姜 旭.阿壩州羌族服飾與羌繡保護現狀及對策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5
[2]趙文嬌,高 珊.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研究[J].精品,2021
[3]劉小麗.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研究[J].中文信息,2021
[4]陳曉悅.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研究[J].絲路視野,2021
[5]閆 毅,楊玉麟.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路徑與方法[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8
[6]周 杰.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0
[7]劉亞莉.新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方向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
[8]劉芮搏.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轉型探討[J].大慶社會科學,2018
[9]阮 可.公共圖書館“信用+閱讀”開啟中國閱讀新時代[J].圖書館學刊,2018
[10]鄭 威.塑造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新形象[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11]杜露露.轉型中的公共圖書館對服務理念的探索[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
[12]劉麗娟.淺談如何加強公共圖書館的創新服務[J].大眾文藝,2016
[13]任文莉.公共圖書館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發展思路探討[J].參花(下),2018
[14]劉穎麗.淺論公共圖書館的資金來源[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06
[15]李雅聰.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創新與發展——以包頭市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16
[16]傅燕芳.公共圖書館人氣為何不如書店旺[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1
[17]梁春慧.公共圖書館屬性的補充和新的定位[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2
(作者單位:惠安縣圖書館)
基金項目:本文為泉州市惠安社科研究項目“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編號:2021F0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陳穎(1982—),女,漢族,福建惠安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