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摘 ?要:新聞傳播能將時事政治與各個社會熱點事件及時傳播到千家萬戶中去,目前,互聯網技術等的發展讓新聞媒體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而是更多地依靠互聯網網絡平臺來進行新聞傳播,并且各個新聞媒體也出現了深度融合。本文就對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展開討論,探究在融媒體的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發展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聞傳播;融媒體;發展趨勢
引言:融媒體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提供了便利,繼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后,我國相繼出現了博客微博,QQ微信,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等等自媒體的新聞傳播媒介,相比較傳統媒體,新媒介有著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傳遞信息量大的優點,但也有著許多不足之處,對于這種情況,融合新型媒體與傳統媒體一起發展才是大勢所趨,做到取長補短,實現雙贏[1]。
一、豐富新聞傳播的方式
高速發展的信息網絡技術讓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也為融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具體表現在新聞傳播的方式,內容的報道和追蹤方式等等方面,為使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能夠持續發展,可以在豐富新聞傳播的方式上狠下功夫。
例如,對于新聞欄目的設計上可以采用‘全媒體矩陣’的方式,除了在各主流新聞平臺上進行傳播以外,還可以開辟新境,例如在微信公眾號、抖音賬號等等媒介,創新原有的傳播方式,對建造更為豐富的融媒體新聞傳播方式而不斷努力。更要主動出擊,多與觀眾留言互動,提高新聞媒體的印象分,打破以往人們認為的新聞媒體比較嚴肅的刻板印象,為新聞傳播獲取充足的流量,擴大融媒體新聞傳播的影響力,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2]。
二、增強新聞傳播的娛樂性
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所要承受的壓力也隨之增加,為了緩解這種緊張的工作與生活的氣氛,融媒體的新聞傳播應該多多采用一些生動活潑,有娛樂性的新聞傳播方式或者內容,既能幫助人們緩解壓力,也能提高人們對新聞媒體的關注度。
比如,在新聞內容的設置上除了時政熱點、政策經濟方面的題材以外,還可以多多增添一些娛樂新聞或者娛樂小品、相聲之類的內容,緩和一些觀眾的情緒,或者將新聞通過小短劇或紀錄片的方式來演繹給觀眾看[3]。例如四川傳媒媒體平臺,在新聞內容的設置上,除了四川相關的時政方面的新聞以外,也會增加一些網友日常生活的笑點或者寵物相關的視頻,與人們的生活拉近了距離,也與評論區的人們友好交流,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好評。改變以往新聞給人以嚴肅認真的印象,也不再局限于只有跟政治經濟相關的專業術語等容易讓普通老百姓不理解的新聞內容,媒體對新聞內容的發掘點也可以更加注重在事件的戲劇性或者娛樂性上,但也要注意內容適當,不要引起觀眾的觀看不適。
三、擴展新聞傳播的范圍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人們接觸到全世界各個角落,每時每刻發生了什么?只需要點擊一下搜索引擎就可以知道。融媒體需要借助這一優勢,將新聞傳播的范圍設置得更加廣闊,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壁壘,也讓人們與全世界能夠達到緊密聯系,限制縮小。融媒體還可以借助智能手機、電視網絡等來進行新聞共享,并與觀眾達成實時交流與進一步的傳播。
比如,新聞媒體可以多多關注人們最近喜歡的媒體平臺,例如微博、抖音、快手,或者開發設置自己的獨立APP作為傳播新聞的平臺,在以人民群眾作為受眾主體核心的基礎上,擴展新聞傳播的途徑與范圍,例如央視頻APP的開發,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以視頻作為特色的中央重點新媒體平臺,包含新聞欄目、影視專區、直播欄目等等多個項目,作為我國的主流媒體,央視頻等的出現提高了其作為新聞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等。特別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央視頻APP開啟的《疫情二十四小時》等直播欄目,為人民群眾了解疫情、防范疫情提供了方便。同時,疫情重點地區隔離期間的熱點新聞也都能輕松獲取和了解,更有專家時常做客節目,提高了新聞的專業性,多次刷新了視頻直播觀看人數記錄,體現了新聞傳播的廣闊性。
四、注意職業道德素養
新聞媒體在豐富傳播方式、增添傳播內容的同時,也要注意作為新聞媒體人的基本職業道德素養,對于新聞報道要有著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將為人民服務刻在心里,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而不是單純為了獲取流量和經濟利益而去報道不實消息,在追蹤報道時注意不要打擾人民群眾,維護人們的正常利益,對觀眾的情緒也要做到正確的引導。
比如,在前段時間的各媒體平臺上,一則“采耳大媽當街摳腳被網暴”的新聞直擊人們的眼球,后經證實大媽采耳和摳腳所用的是兩種不同的工具,但是有些不良新聞媒體為了奪取人們的關注度和點擊率,對大媽進行不實報道,通過引導觀眾對大媽的網絡暴力,致使當事人失去了工作。由于后續澄清報道鮮有人知,當事人的澄清之路也異常艱難,這些不良的新聞媒體沒有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也沒有做到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地報道,反而為了流量而夸大歪曲事實,對于失實報道也沒有及時的道歉,缺失了作為新聞媒體人的社會責任心,這些都是錯誤的。新聞媒體的傳播應該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意見,無論是哪個領域的新聞報道都應該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對網絡輿論情況的監督與管理。
結語: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的發展應該豐富傳播形式和新聞內容,適當地增添一些娛樂性,為新聞傳播擴展范圍而不斷努力,但也要注意輿論導向的正向引導,樹立基本的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切實做到新聞傳播為了人民服務,提高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參考文獻:
[1]鄭旭霞.探析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 [A].校園英語(大視野),2019年第02期(總第422期).
[2]喻姣.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特點與創新探究 [A].科學與信息化,2020年8月下.
[3]王臻.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探究 [A].新聞研究導刊,2018年12月第9卷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