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會計》作為財務會計專業的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對于培養優秀財會本科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有關鍵作用。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為例,著重探討高校教學管理多種機制共同作用對持續提升該課程教學質量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
關鍵詞: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作為反映社會組織經濟活動的信息系統,從理念到流程都受到了全面的影響。根據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財務專業培養方案,《財務會計》課程的授課目的是本科生在學習完該課程后能夠運用財務會計的思維、依據相應的財務準則處理企業或組織的經濟業務,檢驗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的標準是持續提升以滿足相應畢業要求,最終培養優秀畢業生。
一、《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現狀
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財務會計》課程為例,其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管理機制
從《財務會計》課程授課安排到期末歸檔,學校教學管理都有明確的規定。從培養方案的修訂、教學大綱的修訂、課程的授課安排,課程開設期間的監督以及課程授課完成后的考試分析、成績歸檔等,學校教學發展中心都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及責任人控制機制。這些全方位的教學管理機制能夠保障《財務會計》課程正常有序地開展。
(二)教學質量評價及反饋體系
教學質量評價及反饋體系主要包括教師(同行)評價反饋、學生評價反饋和教學發展中心綜合評價反饋。教師對于課程的評價主要由兩個部分構成:督導聽課和專業教師評價。這兩種評價模式前者更注重教學方法、課堂模式等一般性評價,后者更注重專業領域的深度、廣度以及學生掌握情況等指向性明確的評價。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分為常規和非常規兩種。常規評價是指例行評價環節,包括每個期中的學生座談和期末的學生評教;非常規評價是指學生隨時可通過投訴等渠道不定時反饋意見給教務秘書等。
二、《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能夠對課程教學質量有較好的評價和監督作用,但尚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
(一)《財務會計》授課質量的反饋及時性不足
雖然有全方位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反饋體系能夠保障課程的有序開展,但這些反饋總體是滯后的,不能及時反饋授課中的問題。所收集的意見對于教師調整授課計劃、調整考核方式等大板塊內容的價值很大,但是對于具體課程內容的調整參考意義有限。雖然有經驗的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氛圍、學生課堂反應在課堂上做及時的調整,但這個調整又是非常微觀和局部的。對于《財務會計》這樣的授課難度較大、內容較多的課程,很難時時關注每個學生的狀態,部分學生可能就被狀態好的學生掩蓋為沉默的部分,進而造成部分學生的問題沉積最終不能圓滿完成授課目標。
(二)《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持續提升的閉環反饋機制尚需強化
目前我?!敦攧諘嫛氛n程按照該流程圖設計,從分析畢業生用人單位需要開始,根據需要設計培養方案并展開授課,又通過學校教學管理機制對課程授課進行監督和評價,并追蹤至畢業生反饋課程目標完成情況。從設計上看,《財務會計》課程符合現代高校教育的教學質量持續提升的閉環反饋機制。但不難發現,新技術的革新帶來財務會計工作環境和內容的飛速發展和變化,用人單位的需求變化更快,要求更復雜,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追隨需求加快培養方案的修訂和課程設計的變革,但這種追隨滯后性很明顯。另一方面,由于畢業生反饋追蹤成本較高,課程的最終目標的達成情況也不能完全及時反饋,這些都導致了《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持續提升的閉環反饋機制運行不暢。
三、持續提升《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的建議
為更好地促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筆者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建議。
(一)利用新技術及時收集意見,增強反饋時效性以提升教學質量
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飛速發展,不僅能豐富授課方式,也能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課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推送預習資源,在課堂前幾分鐘就可以進行在線預習檢測。這既可以豐富過程化考核的數據,同時又能檢驗學生預習的情況,也能得到學生學習的有效反饋。課中,除了傳統的課堂互動,教師可增設頭腦風暴、分組討論等能更多讓學生發聲的環節。這些措施改變了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能夠豐富課堂形式、調動學生主動性,同時也能隨時觀察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課后,根據課前課中的反饋,教師可通過云班課等在線手段及時解決當天的疑難問題,同時增設留言區繼續收集學生意見反饋。利用云技術,打破時空限制,教師能及時并全面地得到反饋,能夠更主動地提升教學質量達到課程目標。
(二)利用大數據精確分解用人需求,指導教學以完成課程目標
每門課程目標達成度其本質是其目標對于畢業要求達成度的評價。因此,一門課程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實質上是從分解用人需求制定科學全面的畢業要求開始,同時修訂培養方案、修訂大綱并高質量完成授課使得培養的人才能夠更好地契合畢業要求。這個過程既需要及時性更需要前瞻性,也需要一定的穩定性。這需要教師、教研組及時掌握和分析學校反饋的畢業生追蹤報告、學情教學報告,主動尋求新浪、搜狐等發布的掌握相關崗位用人需求調研報告,并多走出去學習優秀院校課程設計。《財務會計》課程在課程設計時也需要增加網中網等在線實踐平臺的環節,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數據整合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啟發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以主動適應社會用人需求的變化。
參考文獻: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學評估中心.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課程教學數據分析報告.2021(11)
[2]穆渴心,蔡俊,劉棗.持續改進的教學質量保障與監督體系構建與實踐[J].輕工科技,2021(5),203-205.
[3]徐薇,李清勇,王志海,樊崇藝.基于“持續改進,閉環反饋”的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03):21-25.
[4]左晶,代愛萍,周安寧,劉向榮.基于畢業生跟蹤調查與服務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0):94-96.
基金項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本科教學工程項目“《財務會計》一流線下課程建設項目”(項目編號:BKJX2020002)
作者簡介:唐玲(1978-),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會計理論與實踐。
唐玲,女,漢族,重慶市,1978年12月,碩士研究生,講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成都)610041,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