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林,鄭 喆,關澤宇,姜亞歷,石 磊,王瑛麗,馬 靜,王 軻,黃金輝
(商洛市煙草公司洛南分公司,陜西商洛 726100)
煙葉質量風格是不同烤煙品種在一定的生態條件、栽培技術和遺傳因素下形成的,品種是一種重要的遺傳因素,在煙葉質量風格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烤煙品種對煙葉品質的影響僅次于生態環境,貢獻率占25%~35%。因而要提高煙葉質量,品種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同一品種在不同區域,受不同的生態環境的影響煙葉外觀及內在質量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因此只有將生態條件與品種特性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烤煙品種的最大潛力。商洛煙區分為南北2部分,南部以鎮安煙區為主,北部以洛南煙區為主。洛南縣地處陜西省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作為天然氧吧的洛南縣是環秦嶺優質生態煙葉主產區之一。然而,隨著多年種植,當地主栽品種YN99的特性退化,經濟效益呈下滑趨勢,且后備品種儲備不足,已經影響到產區的健康持續發展。由于引進新品種可以解決品種單一的問題。鑒于此,筆者在洛南縣開展了10個烤煙新品種(系)的商洛北部煙區的適應性研究,對其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抗病性、經濟性狀及原煙外觀質量進行研究分析,以期能篩選出適應當地種植的優良后備品種,優化烤煙品種布局,改變品種單一現狀,為煙葉產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試驗設在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柏峪寺鎮薛樓村(34°07′46″N,110°19′43″E),試驗地海拔高度890 m,年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750 mm,無霜期≥210 d,≥10 ℃積溫3 453.6 ℃,≥20 ℃持續天數72 d。試驗地平地,肥力中上,土壤類型為壤質土,排灌方便,無病害史,交通方便,前茬烤煙。
試驗共選用10個烤煙品種,分別為HB1709、湘煙6號、2329、CH02、1914、RY21、CF228、CF227、K326(CK1)、YN99(CK2)。各參試品種的親源組合和推薦(供種)單位見表1。

表1 10個參試品種的基本情況
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3次重復。每個小區種植4行,每行25株,1.15 m×2.00 m,小區總面積61 m。區組和小區設計按照“長形小區,方形區組”,同一重復內土地肥力相同,3個重復之間設置走道,小區之間不設保護行。
試驗采用一段式漂浮育苗,于2019年2月29日播種,4月25日移栽,移栽行距1.15 m,株距0.53 m。施用烤煙專用肥750 kg/hm,施餅肥600 kg/hm,施肥氮磷鉀比例為10∶9∶23。煙葉成熟時,分品種單獨采收、編桿、標記后使用小型烤房烘烤,單獨計產、分級。其余各項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照陜西省優質烤煙栽培技術規程進行。
主要生育期、植物學性狀及農藝性狀。參考YC/T 142—2010《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測量方法》進行。每個小區選擇標記大田長勢一致、有代表性的5株煙株,分別記錄每株煙各生育期的日期,測量記錄現蕾期煙株植物學性狀(株型、葉形、葉色、莖葉角度、主脈粗細、田間整齊度、成熟特性以及苗期、團棵期和現蕾期的生長勢),同時測定圓頂期煙株的農藝性狀(株高、葉數、莖圍、節距、腰葉長和寬)。
病害發生情況。參考GB/T 23222—2008《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進行病蟲害調查。現蕾期對烤煙馬鈴薯Y病毒、氣候斑點病、野火病及赤星病進行調查記載。
經濟性狀及原煙外觀質量。分小區單獨計產,分別統計煙葉的產量、均價、級指、產值、產指、上等級煙比例和上中等煙比例。其中產量和產值由小區產量和小區產值進行折合換算,同時記載烤后煙葉原煙外觀質量。
試驗采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2可知,品種1914、對照K326出苗最早(3月14日),RY21最晚(3月24日);成苗期各品種差異較小,4月25日均能順利完成移栽;品種CF227現蕾期(6月26日)、中心花開放期(7月3日)及頂葉成熟期(7月10日)均最早,CH02腳葉成熟期最早(7月9日),品種2329現蕾期、中心花開放期、腳葉成熟期、頂葉成熟期均最晚;CF227大田生育期最短(138 d),2329最長(147 d),前后相差9 d。

表2 不同烤煙品種生育期比較
由表3可知,所有品種株型為塔型;CH02、1914、RY21共3個品種葉形橢圓,HB1709、湘煙6號、對照K326共3個品種葉形長橢圓,2329、CF227、CF228、對照YN99共4個品種葉形寬橢圓;所有品種葉色為綠色;所有品種莖葉角度中等;2329和對照YN99主脈較粗,HB1709、CF228、對照K326主脈較細,其他品種中等;RY21、CF228生長整齊,其他品種較整齊;所有參試品種均為分層落黃;CF227、對照K326、2329苗期生長勢中等,其余品種生長勢均為強;2329、對照K326團棵期生長勢中等,其余品種生長勢為強;HB1709、湘煙6號、1914、對照YN99、對照K326共5個品種現蕾期生長勢為中等,其余品種為強。

表3 不同烤煙品種植物學性狀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參試品種中,RY21株高為最高(162.3 cm),K326株高最低(119.7 cm),湘煙6號葉數最多(24片),對照YN99葉數最少(16片),CF228莖圍最粗(10.2 cm),湘煙6號和對照K326莖圍最小(7.9 cm);2329節距最長(6.66 cm),HB1709節距最短(4.31 cm);HB1709腰葉最長(79.7 cm),1914腰葉最短(64.9 cm),2329腰葉最寬(41.9 cm),對照K326腰葉最窄(27.3 cm)。

表4 不同烤煙品種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由表5可知,對照YN99馬鈴薯Y病毒發病率最高(59.3%),馬鈴薯Y病毒病情指數也最高(33.3);品種HB1709氣候性斑點病發病率最高(64.0%),氣候性斑點病病情指數也最高(34.6);野火病發病率1914、CF228較高(41.7%),野火病病情指數指CF228最高(22.0);HB1709赤星病發病率最高(63.3%),赤星病病情指數也最高(38.9)。

表5 不同烤煙品種發病情況比較
由表6可知,參試新品種2329的產量(2 822.55 kg/hm)、產值(39 035.85元/hm)均最高;對照YN99均價最高,為15.81元/kg;RY21上等煙比例最高,為24.25%;CH02上中等比例最高,為72.34%。

表6 不同烤煙品種經濟性狀比較
由表7可知,HB1709、湘煙6號、2329、CH02、CF227烤后煙檸檬黃較多,其他各品種多橘黃;各品種成熟度均成熟,葉片結構均疏松。CH02、CF227身份稍薄至中等,1914身份稍薄。HB1709、湘煙6號、CH02、對照K326共4個品種油分稍有,其他品種油分有。1914、對照YN99色度強,其他品種色度中等。

表7 不同原煙外觀質量比較
該試驗結果證明,各參試品種(系)出苗期早晚適中,生育期長短適中,從生育期來講,均適宜洛南煙區種植,早霜前(10月1日)能夠采收完畢,不致因霜對產量造成影響。由品種發病情況可見,2329和RY21對主要病害抗性較好,HB1709、湘煙6號、CF227抗性較差。從經濟性狀看,由于當年降雨量較大,導致品種經濟性狀普遍較低。2329的產量、產值均最高;對照YN99均價最高;RY21上等比最高;CH02上中等比高于其他各參試品種。綜合參試新品種大田表現、抗病性和經濟性狀等各項指標,2329和CH02各項指標趨近甚至優于當地主栽品種云煙99,可進一步進行小面積示范驗證,探索品種特性,挖掘品種潛力,以期篩選出適宜該地區生產的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