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穿上大白服,偶遇我們家老孔,我竟然問他‘您貴姓?怎么稱呼?’天地良心,我是真沒認出來,所以衣服上一定要先寫上名字!”4月5日下午,在徐州市大龍湖社區一小區門口核酸檢測點,滿眼都是“兩碼”的王萌和前來交接的丈夫老孔,鬧了一場浪漫的“烏龍”。

王萌是徐州市審計局工作人員,丈夫孔令偉是徐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工作人員,4月5日,是她和丈夫參加“大龍湖社區雍景新城一期志愿服務隊”共同抗疫的第3天。疫情當前,夫妻倆都希望能為疫情防控工作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但家里有初三畢業班的孩子需要上網課。于是夫妻倆商量,報名抗疫志愿服務的時間盡量能錯開,一個上午,另一個就下午。
這天一大早,王萌安頓好孩子后,就匆匆趕去大龍湖社區的核酸檢測點。她的主要工作是為核酸檢測者測量體溫,查驗兩碼,丈夫孔令偉主要負責檢測點防護用品的消殺,由于時間和崗位的關系,夫妻倆一般見不到面。
5日這天,王萌即將下班,恰好來和其交接班的志愿者有事來不了,孔令偉便被臨時調劑到測溫登記崗。換崗交接工作的時候,王萌見到全副武裝的“大白”,沒做細想,直接問了一句“您貴姓,怎么稱呼?”
這讓孔令偉瞬間哭笑不得。朝夕相見的夫妻竟然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一幕讓在場的志愿者也忍俊不禁。其實,同在一個小區工作了3天的他們,確實是工作期間的“第一次相遇”。
“在那一瞬間,我的確沒有認出他來!”王萌將自己的“糗事”發表在朋友圈。動態發出后,朋友們紛紛點贊,為她和她老公送上祝福?!爱敃r她真不知道是我,下次我得在衣服上寫上名字。”孔令偉笑著說。
談及疫情防控志愿活動的體會,他們提到了一件挺有感觸的事:他們的檢測點有一條為學生準備的特殊通道,上網課的學生可以隨來隨檢,排隊很久的居民都很理解支持,這讓同樣是家長的他們感到很暖心。
孔令偉對王萌說:“只有‘大家安’才有‘小家安’,咱們相互配合,大家相互支持,一定能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