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人研
質量是工作的生命線,效率是履職的度量儀。唯有重質求效、質效雙提,地方人大才能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好地擔負起歷史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才能更好地開創新時代人大工作新局面。淮安市新一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伊始,就把“嚴標準、重質量、求實效”作為全市人大工作的總體要求,突出“重質求效”鮮明特質,努力提高履職的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和規范性,爭取高起點、高站位、高質量開啟新一屆人大工作新征程。
淮安市人大常委會2022年主要工作分解安排,2022年度市、縣區人大機關工作高質量發展考核辦法,2022年度學習培訓、調研、宣傳工作計劃,市人大機關公文管理制度、會議辦理制度……
4月15日,全市人大系統黨風廉政暨效能建設大會現場,一次發放了五份“紅頭文件”,從重點工作到質效考核,從重點計劃到日常管理,這“一攬子”制度為全市人大系統提供了清晰的任務清單、評價標準、操作指南,是會議主題“重質求效”最恰如其分的印證。
用制度讓整個機關緊起來、嚴起來、活起來,真正向運轉要效率。履新第一個月,市人大機關就“回頭看”“全面看”,細致梳理已有的議事程序、組織制度、工作制度,考察其履職內容、履職方式、結果運用等層面與時代背景、實際情況是否適應。對于“不合時宜”的立即查漏補缺,進一步織密、織牢、織實制度網,做到管理有方向、組織有原則、工作有效率。

質效考核對于人大機關而言,是“指揮棒”,是“試金石”,更是“助推器”。今年市人大常委會考核方案,經過多范圍多層次多領域的反復討論、反復修改,就是希望以真考實評這個杠桿,撬動實現“重質求效”的工作核心。內容上,結合系統性和特色性,既全面考察、不偏不倚,也提倡出彩、鼓勵創新;方式上,注重結果性和過程性,不“唯結果論”,整個履職過程可圈可點、高質高效的,可以得到“工作創新獎”“突出貢獻獎”;標準上,體現底線性和爭先性,適當壓縮“托底”項目分值權重,賦予重點項目更多“搶分”機會,鼓勵短平快、“微創新”;結果上,突出差異性和導向性,不同格次的拉開差距,充分凸顯考核的導向作用。
機關運轉質效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常委會履職的水平。從“辦文”“辦會”制度開始,市人大機關將探索推行“流程再造”,遵循系統化、立體化思維,按照優質、高效、便捷、節約的要求,精簡層級、打破框框,推進文件辦理快速化、會議組織集約化、材料審核便捷化,助推工作提質增效。
面對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人民群眾對新形勢下人大工作的新期盼,今后幾年人大工作如何做,如何謀好全篇,布好開局,推動全局?這是市人大常委會一直思索的重點問題。經過廣泛調研、集思廣益,市人大常委會提出“三個三”總體格局,即:增強“三個意識”:政治機關的站位意識,履職為民的情懷意識,依法行權的擔當意識;把握“三個重點”:良法善治促發展,真監實督提質效,能代會表強活力;謀劃打造“三張名片”:全國有影響全省有位置的工作品牌、有較高貢獻度領先度的主題活動、有一定引領性示范性的典型經驗,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質效雙提。
格局打開,重在落實。在全市人大系統黨風廉政暨效能建設大會上,各委室首次遞交了年度工作目標責任狀。這份“儀式感”,既是任務的明確,更是職責的承諾。各委室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將按照“三個三”內涵,迅速找準定位,主動行動快動,聚焦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和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努力做到以高品質立法保障改革發展,以高質量監督推動工作落實,以高水平決定體現共同意志,以高標準履職放大代表作用,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目標,爭取到年底考核時拿出漂亮的“成績單”。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是躬身一線、為民謀利的“急先鋒”。面對復雜嚴峻疫情防控形勢,市人大常委會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大政治任務,向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發出倡議書,開展“疫情攻堅見行動”活動,號召全市七千多名人大代表立即行動起來,參與到疫情防控中去。圍繞“環洪澤湖公路建設進度滯后,影響大運河百里畫廊和洪澤湖周邊滯洪區建設”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按照市委書記陳之常批示要求,通過開展代表視察調研活動,深入查找問題癥結,督促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沿線的相關縣區政府切實將環洪澤湖公路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系統謀劃、掛圖作戰,全力保障省、市重大戰略能夠如期得到實施。
為了讓履職行權更有抓手,市人大常委會正著手謀劃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前瞻性、引領性、科學性和規范性,真正將高水平目標、高質量導向、高品質要求落到實處、見到真章。
求新求變、創新創優是時代主流,也是人大的硬核力量。“不管基礎多好,不能與時俱進,不能開拓創新,我們工作只能算合格,稱不上優秀。希望大家推動事業格局、思維理念、工作方法適應新時代要求,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作為常做常新的工作。”在全市縣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趙洪權的話語擲地有聲。
在縣區進行質詢試點,受到全國人大關注;組織三級人大聯動、五級代表參與的人大代表主題活動,樹立起了淮安品牌。實踐表明,人大工作創新的活力在基層、動力在基層。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須及時研究、總結、提煉、規范基層人大改革創新經驗,條件成熟的適時在更大范圍內復制推廣、在更高層次上發揮作用。市人大常委會正在開展“一縣一題”調研活動,由常委會領導每人至少牽頭一項課題到縣區調研,爭取推動“一縣一題”成為“一縣一品”。
創新創優,核心在人,關鍵要有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針對重點工作求突破,市人大常委會成立了四個創新議事小組:綜合文字宣傳教育小組、智慧賦能小組、特色引領品牌打造小組、代表主題活動小組,小組成員抽調委室精干力量,由常委會領導分別牽頭,嘗試從人大常委會領導層面推動工作方法、工作機制的創新,凝聚矢志攻堅的有生力量。
路雖遠,行必至,事雖難,做必成。接好接力棒,需要持續拼搏;走好新征程,需要行穩致遠。淮安市人大常委會將緊扣“重質求效”核心要義,扎實工作、積極進取,通過高質量的工作成效回應黨委期待、人民期盼、時代期許,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