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漣水縣人大常委會針對新換屆的人大代表,圍繞如何發揮人大代表監督促進、橋梁紐帶和模范帶頭作用,在全縣各級人大代表中創新開展爭做“三個模范”主題活動,著力提高全縣各級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和水平。
爭做“沖刺百強”的模范,當好發展“責任人”。“聯系一名在外鄉賢、邀請一位來漣客商、介紹一家投資企業、提供一條項目信息。”分管項目招引的縣人大代表孟慶霞表示,助力沖刺全國“百強縣”,廣大代表責無旁貸。
建設“四個機關”首要是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黨委工作中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淮安市第八次黨代會賦予漣水“申創國家級經開區,加快建成全國百強縣”的光榮使命,漣水縣委明確提出“苦干新五年,沖刺百強縣”目標,都是人大聚焦的重點、關注的大事,漣水縣人大鼓勵代表帶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爭做“沖刺百強”的模范,發出《助力招商引資 服務漣水發展——致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倡議書》,極大地激發了代表們服務大局、助力沖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爭做“聯系群眾”的模范,當好群眾“貼心人”。人大代表人民選,人大代表為人民。漣水縣人大積極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拓寬聯系渠道,回應社會關切,幫助和推進代表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府前御景園小區面臨著原物業撤走,新物業未上崗的真空難題,物業服務跟不上、物業費難收,形成了惡性循環,業主與物業矛盾將進一步激化。”淮安市人大代表、漣城街道漣州路社區黨總支書記董雅芝說。在她的組織下,十余名人大代表與居民代表,與原小區物業、街道干部面對面,一場“民主議事會”統一了廣大業主的思想,促成了新老物業交接問題的解決。
如何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將傳遞民意與服務群眾進行有效結合,在漣各級人大代表用爭做“聯系群眾”的模范給出了答案。淮安市人大代表、成集鎮農經站長王鑫借助自身特長,連續5年在“人大代表講習所”內“傳道授業解惑”,培訓學員2600余名,涌現出50余位種植能手,幫助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為了讓群眾訴求有人聽、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解,漣水縣創辦“代表之聲”信息平臺,將各級人大代表在聯系群眾過程中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以代表意見建議的形式轉交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辦理,定期跟蹤督辦,形成監督工作閉環。
爭做“遵紀守法”的模范,當好法治“帶頭人”。
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織細胞,是人民權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達者,自身正才能讓他人信服,為群眾代好言、發好聲。
漣水縣人大圍繞代表遵紀守法,開展“代表帶頭講政治、守紀律、懂規矩”系列教育活動,通過代表帶頭講廉政黨課、觀警示教育片、開展政治學習、自我批評等方式,促進代表進一步筑牢反腐倡廉、防腐拒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