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履職優勢和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去年以來,泰興市人大延令街道工委發揮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的先鋒頭雁作用,創新設立人大代表團隊“至和”工作室,積極探索“人大代表+推動社會治理”代表履職新模式,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持續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突出“核心”引領,打造優秀代表“孵化室”。目前工作室聘請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為領銜人,并根據工作性質和履職表現從人大代表隊伍中聘請了6名代表作為工作室常駐代表,同時安排街道部分分管負責人和職能科室負責人為聯絡員,共同參與工作室各項工作和活動。工作室以“何健忠+五級人大代表+社會各界優秀人士”的“1+5+N”組合方式,不斷充實工作隊伍。同時明確以何健忠為核心的代表團隊成員職責和聯絡員職責,通過發揮何健忠代表的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引導代表由“專科人大代表”向“全科人大代表”轉變,打造出一支敢擔當、肯作為、高素質的代表隊伍。
放大“聚合”效應,打造難點問題“會診室”。構建“疑難雜癥”會商會診機制,集聚公安、檢察、法院、司法、信訪等部門志愿力量,建立會商工作小組,每季度從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中確定一個議題,邀請相關黨政負責人、人大代表、職能部門、鄉賢能人等進行“會診”,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去年,針對街道轄區一醬品廠宿舍樓14戶居民多年未能成功安裝天然氣的難題,“至和”工作室發揮何健忠領銜作用,深入查擺問題癥結,會同市住建局燃氣辦、街道建設和生態環境局、西郊社區等多次深入現場察看,召開協商座談會確定工作方案,歷時3個月成功為14戶居民接入天然氣,獲得了居民的一致肯定。工作室將持續發揮何健忠代表的資源鏈接作用,整合更多部門力量進駐,提高矛盾糾紛化解能力,幫助打通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讓群眾訴求一站式傳遞、一站式解決。

致力“和諧”發展,打造基層治理“實踐室”。緊緊圍繞打造“優秀人大代表團隊+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履職新模式的目標追求,堅持何健忠親民工作方式方法,每月通過“坐診+會診”“常規+主題”等方式開展活動,進一步密切代表與群眾的聯系。同時以代表“沉浸式”推動基層治理為抓手,繪制代表參與“微網格”治理分布圖,將轄區內人大代表編入基層網格,實行“一代表一網格”,在網格驛站內亮代表身份,曬代表承諾,設代表信箱,把履職“觸角”延伸到“最小單元”。通過收集民情、反映民意、解決民憂的“三民”工作程序,引導代表主動聚焦網格治理短板,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助力暢通基層社會治理“微循環”,切實做到以“至和”促“民和”,有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