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兵,于海濤
(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9)
隨著國內石油資源的日趨緊張,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發展)作為一家能源服務公司,其國內業務也日趨飽和,建設“走出去”不僅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需要,更是公司建設國際一流能源服務公司的必由之路。孟加拉輸氣管線設計鋪設項目是海油發展下屬某公司承攬的EPC(工程總承包)項目,該公司在項目的投標階段和項目的實施階段都取得了可喜的佳績,實現了跨越式增長。然而,該公司作為該項目的EPC總承包商,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挑戰,表現為在項目投標階段對項目所在國的自然環境、經濟和社會條件預估不足,在項目執行階段的風險控制措施不夠。為控制EPC項目風險,該公司在EPC工程投標階段就建立了風險評價體系,并在項目施工階段明確了風險識別手段,增強了風險控制能力。
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中比較青睞承覽EPC工程總包業務,因為作為總包方可以獲得最豐厚的利潤,但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主要表現為風險管理的復雜性、社會性、系統性和發展性。我國國際工程公司在承攬海外EPC總承包項目時面臨項目所在國的政治、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等多方面風險,通過學習國際一流承包商在工程設計、采購和施工過程中的習慣做法,發現我國國際工程企業在對外承包合同管理中處于被動地位,由此可見,要想在激烈的國際EPC總承包市場上站穩腳跟,我國企業還需要對國際慣例做細致研究,加強風險管理。
EPC總承包商在可能獲取高額利潤的同時也負擔著項目的主要風險,總承包商的風險管理水平決定了項目利潤的高低。
項目風險管理過程的劃分標準并不完全相同,美國系統工程研究所將風險劃分為: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計劃、風險跟蹤、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溝通,并形成了風險閉環管理。根據孟加拉EPC項目的特點將該項目的風險管理分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處理3個環節[1-3],如圖1所示。

圖1 EPC項目風險管理過程及方法Fig.1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and method of EPC project
EPC項目風險識別主要采用4種方法:檢查表法、頭腦風暴法、SWOT分析法和WBS分析法。
檢查表法是將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列在一張表中,這張表匯聚了以前類似項目出現的各種風險,這就需要公司積累豐富的項目經驗。檢查表方法簡單實用,項目管理人員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項目存在的各種風險,是一個方便可行的方法。
頭腦風暴法是以開會的形式召集到會專家進行主題發言、集思廣益,這需要會議主持能夠縝密地安排與會專家的發言次序,保證發言的自由性,避免非
必要的爭端,積極鼓勵大家發言,從而形成一份發散式、集中全面意見的風險分析和管控措施。
SWOT分析法主要指從優勢、劣勢、機會、威脅4方面對整個項目進行分析,找出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從宏觀上進行項目風險把控,如表1所示。

表1 SWOT分析方法Tab.1 SWOT analysis method
WBS分析法是根據項目的內容和工作范圍并結合項目的工作流程進行層層分解,最終形成1份直觀明了的工作系統結構分解圖,將項目風險點按階段劃分,便于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風險進行識別和控制[4-6]。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發展,目前國際上通用的風險評估方法主要有4種(概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灰色預測法和主觀估計法)。根據項目數據積累情況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若項目數據量大,可采用概率分析法;反之,若不具備定量分析的條件,則只能使用主觀估計法[7]。
概率分析法是將某一風險因素在各個階段的發生概率進行統計,從而得出該風險因素在整個項目中發生的概率[8]。
趨勢分析法簡單來說就是數據分析法,其主要是在歷史數據豐富的基礎上利用數理統計方法預測風險的變化情況。
灰色預測法是在缺乏大量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對整體項目風險的預測,工程項目風險經常存在無規則的概率分析,在不滿足概率分析和趨勢分析的條件下可選擇灰色預測法。
主觀估計法需要組織風險管理專家針對項目的特點并結合專家自身經驗對項目合同風險的發生可能性和發生后果進行預測,預測結果主要受專家的主觀風險意識取向影響。
風險處理是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的,需要整理出整個項目所面臨的風險因素并對風險因素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采取不同的風險處理措施。
常見的風險處理策略有規避風險、減輕風險、轉移風險、預防風險和自留風險5種。
規避風險是在項目的初始風險評估過程中發現項目的風險因素沒有好的控制或預防措施,如果承攬該項目,則發生項目重大虧損的可能性較大,項目組領導決定放棄該項目或對項目方案進行修改,從而避免項目風險因素的發生。EPC項目前期投入費用高、風險因素復雜,EPC總承包商需要對項目風險進行細致完備的評估,若在項目風險不可控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去承接整個項目,不僅可能會出現重大虧損,而且還會影響公司的國際聲譽。
減輕風險是通過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或減輕風險事件發生的后果而減輕風險事件的危害程度,最終使風險事件可控,就EPC項目而言,則需要在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過程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風險轉移是將項目的部分風險轉移給業主和分包商,實現風險共同負擔,一旦風險發生,分包商和業主能夠承擔部分風險損失,減輕了總承包商的風險負擔,海外EPC總承包商還可以通過投保來轉移項目風險損失。
預防風險的手段分為有形和無形2種:無形手段是通過培訓教育和優化流程實現,在培訓教育中指出項目的風險點,讓項目管理人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優化流程是對項目的操作規程、規章制度進行細化;有形手段是針對風險因素采取預防措施,如在管段焊接過程中戴安全帽、戴護目鏡、穿工鞋等。
自留風險是項目管理者對風險因素找不到好的處理措施或采取風險控制措施代價太大,僅跟蹤風險進展而不采取風險控制措施,一般在報價階段會預留風險應急金,這樣即使風險發生管理者也能承受。
通過SWOT分析方法,管道公司在項目投標期間對項目報價和項目工期進行了調整,最終一舉中標,同時也為項目的后期風險埋下了隱患。管道公司運用檢查表法對項目投標階段的風險進行了識別,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孟加拉LNG輸氣管線項目風險識別Tab.2 Risk identification of Bangladesh LNG pipeline project
該項目采用主觀估計法進行風險評估,即主觀估計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事件發生后帶來的后果,風險等級就是該項目各種風險的排序,其計算公式為風險等級=風險可能性×風險后果。
根據主觀估計法,孟加拉LNG輸氣管線的風險評估結果見表3。

表3 孟加拉LNG輸氣管線的風險評估結果Tab.3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Bangladesh LNG pipeline
通過評估結果可知,孟加拉LNG管線項目中分包商之間糾紛、雨季停工、政府辦事效率低為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需要重點采取措施。
管道公司根據孟加拉LNG輸氣管線項目風險評估結果的各種風險因素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具體見表4。

表4 孟加拉LNG輸氣管線項目風險應對Tab.4 Risk response of Bangladesh LNG pipeline project

續表4
風險評估應該是一個循環評估的過程,采取風險應對措施后需要重新估算項目風險,將項目的風險值換算成相應的項目成本,并重新計算項目的利潤,測算項目是否能夠贏利。
本文以海油發展某工程公司的風險管理為例,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海外EPC項目風險分析的基本步驟,并得出如下結論。
①建立完整的海外EPC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切實提高EPC總承商的風險管理能力,最終實現項目利潤率的大幅提升。
②根據孟加拉項目的后評估報告,有些風險事件不可避免會發生,海油發展管道公司雖能準確地識別項目存在的風險,但在后期施工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投標報價的漏項,這時候只有積極地采取風險應對措施才能減少損失,實現項目的盈利。
③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和檢查表法對孟加拉項目的風險進行了辨識,并通過主觀估計法對該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得出分包商之間糾紛、雨季停工、政府辦事效率低為孟加拉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根據該項目的后評估報告驗證了該風險評估結果的準確性,為后續類似項目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