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全媒體記者 丁 浩 通訊員 曹良剛

茶旅融合看西河 攝影/曹良剛
4月的商城,山水如詩,田園如歌,滿目青翠,生機盎然。
“美好生活看信陽,上乘之旅到商城。”受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的影響,外來游客量有所下降,但商城本地游客依然絡繹不絕。
近年來,河南省商城縣堅持生態立縣、科學發展,全力打造“全域大公園”和大別山核心旅游目的地。商城縣先后榮膺“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最美麗縣”“全國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首批十大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國歌舞之鄉”“中國燉菜之鄉”“中國長壽之鄉”等10多項國家級殊榮。
“趁著當前閉園,我們抓緊時間修建從半條街到峽谷漂流入口1100余米長的滑道,‘五一’可以投入使用。”商城縣金剛臺西河景區負責人江建軍介紹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為增強景區吸引力,西河景區陸續增加了飛魚海棠、步步驚心、銀球飛躍三個3D畫和230余米長的飛天魔毯項目。
“我們景區依托現有優美的自然資源,深挖‘旅游+體育’‘旅游+教育’‘旅游+互聯網’等行業新模式,逐漸發展成集生態旅游、研學旅行、地質科普、戶外拓展、高山峽谷漂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旅游區。2014年開業以來,游客接待量近千萬人次,目前市場已擴展到鄂、豫、皖、蘇、浙等10余省市。”江建軍介紹。
據商城縣全域旅游創建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商城縣已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3家、3A級景區4家、2A級景區10家,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各1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各1家,中國傳統村落4個,鄉村旅游特色村10個。
除成熟景區外,商城縣還深入挖掘當地民俗文化內涵,以自然生態、民俗風情、康養休閑為主題,集中規劃打造里羅城、黃柏山、湯泉池、西河、達權店5大精品民宿集聚區,建設豫南最大的民宿集群,目前已發展旅游名宿300余家。
4月14日,記者采訪時看到,在商城縣伏山鄉楓香樹村觀音頂民宿,許多本縣游客慕名前來打卡拍照。
“這里猶如世外桃源,四面環山,河流穿境而過,攔河壩上還可以坐船,真的太好玩了。”游客李先生興奮地說。
“商城地處北亞熱帶北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境有大小山峰300余座,大小河流700余條,大小水庫130余座,年降雨量1200余毫米,動植物種類繁多,全年均是旅游適宜期,是生態沃土、旅游寶地、康養福地和度假勝地,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商城縣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友森介紹說。
今年3月2日至15日,商城縣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第一時間·城市天氣預報》欄目鄭州窗口開通打造“尋夢紅色大別山 豫見美好商城縣”全域旅游形象宣傳窗口,助力商城縣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商城生態游、體驗游、紅色游、健康游、鄉村游、休閑游蓬勃興起,‘一山一水一洞天,一步一景一畫廊’的全域大公園引得游人競相前來。”商城縣領導張玉梅介紹道。
據統計,商城縣有近200家企事業單位為旅游產業提供服務支撐,旅游從業人員近7000人,近4000戶群眾靠發展旅游業實現增收致富。商城縣近5年累計接待游客2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0億元。
當前正是商城高山茶全面上市的時節,緊鄰鲇魚山水庫的汪崗鎮韓沖村萬畝生態茶園,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大量茶農穿梭于茶園間,忙著采茶,還有不少游客前來體驗采茶和拍照。
“這里太美了,我隨手拍一個抖音,播放量就5000多。”韓沖村萬畝生態茶園,網友“多彩云”一邊拍視頻,一邊興奮地說。
在商城縣雙椿鋪鎮顧畈村信陽黃金茶園,顧客謝先生和張先生在山頂新建品茶室,一邊品茶,一邊欣賞茶園美景。
“這里景色美、茶質好,以后我們每年都會來買茶葉。”謝先生說。
近年來,為做大做強茶產業,商城縣著力打造“商城高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注冊“商城高山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制定和實施“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統一茶包裝,“商城高山茶”品牌已經擦亮。2021年4月,以“游覽高山茶園,體驗手工制茶;品嘗商城燉菜,感受非遺盛宴”為主題的“美麗中國茶鄉行·食在茶鄉”活動在商城縣舉辦。
截至2021年年底,商城縣茶園總面積21.3萬畝,開采面積18.8萬畝,年產干茶520萬公斤,綜合產值18億元。
發展茶旅游產業,是商城縣發展旅游業的一個亮點。該縣堅持“茶文化與茶旅游并重”的原則,按照“茶產業推動旅游業、旅游業帶動茶產業”的發展思路,統籌種植、加工和生態茶園觀光旅游一體化發展。
“我們已向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成功申報‘紅色傳承,感受幸福生活新時代——商城縣大別山紅色傳承茶旅三日游’精品旅游線路,精心選點建設茶文化旅游小鎮,新建茶產品展廳,充分挖掘茶文化,開展茶品鑒、茶體驗游,在旅游公路、景區豎立商城高山茶標識牌,建設文化石,在鄧樓村打造‘美麗中國茶鄉行’活動‘美麗茶園’和‘游在商城’攝影基地,使之成為游客的打卡地,以茶推動旅游,以旅游帶動茶產業發展。”商城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劉懷峰介紹說。
據了解,商城縣目前有可接待旅客參觀的茶企5家,茶館3家。年度茶旅游人數100萬人次,茶旅游從業人數13000余人,帶動農戶5萬余戶,可實現利潤1.2億余元。茶旅游經濟對于全縣GDP的貢獻度逐年增加,茶旅游業成為商城縣第三產業的龍頭和縣域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為拉動經濟增長、實現鄉村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4月14日,舉辦過兩屆油桐花節的金剛臺鎮盧店村桐花谷景點,雖然大部分油桐花已落,但是前來觀光的游客依然熙熙攘攘。
“去年從旅游路至桐花谷景點已新修2公里長、5米寬的水泥路,來桐花谷游玩已非常方便。”盧店村黨支部書記張勇介紹說。
近年來,商城縣圍繞旅游產業的發展,大力改擴建旅游線路,方便游客出行。
當日,記者沿著呼之欲出的商城縣旅游“黃金風景線”,從大別山河南境內的最高峰金剛臺,到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的黃柏山,一路走來,沿途山高谷深、奇峰聳立,溪流飛瀑、湖庫點綴,峰回路轉、田園如畫,西河、桐花谷、貓耳峰、里羅城、湯泉池、石鼓山……一個個紅綠相間的景點看過來,讓人流連忘返。
記者沿途看到,商城縣境內沿大別山高速、陽新高速、汪崗鎮鄭和村至伏山鄉里羅城村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現場,都在緊張施工中。
“已建成的黃柏山風景區、金剛臺(西河)生態旅游區、金剛臺(貓耳峰)景區、湯泉池風景區、石鼓山風景區,正在打造的金剛臺(里羅城)風景區,均分布在‘黃金風景線’這條線路上。我們充分利用優異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規劃建設,并逐步將其打造成全國著名旅游精品線路和自駕游線路,未來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定不可估量。”商城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江清華介紹道。
據了解,為進一步優化旅游業發展交通條件,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商城縣正著力打造快進慢游旅游網絡,完善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提升交通旅游服務品質,增強交通旅游產品供給,為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及商城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我們圍繞‘大別福地·康養商城’的主題定位,依托奇山秀水、天然湯泉、原味燉菜、歌舞文化、紅色經典等資源,縣財政每年拿出3000萬元設置專項旅游發展資金,用于建設旅游廁所、完善旅游標識等,加快旅游交通配套設施和智慧旅游建設,不斷豐富旅游產品,全力打造‘商城縣—大別山北麓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商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吳炳輝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