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摘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農業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這一過程對我國農業生產的整體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被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以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已成為農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基于此,分析了農業水利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并結合我國農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現狀,探討了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意義,提出了一些實踐策略。
關鍵詞 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3–0179–03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水利建設對農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國雖然國土面積遼闊,但水資源狀態不容樂觀,在人口眾多的影響下,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相對偏低,水資源的分布也不夠均勻。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期間,水資源的利用率一直處于難以提升的狀態,這對我國農業發展非常不利。為充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不斷創新我國農業生產技術,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以緩解水資源問題對農業發展的制約,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1 農業水利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分析
在農業生產中,農業水利屬于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其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通過充分結合農作物生長情況,并對種植地區水文地質條件有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使用,以此在充分滿足農作物種植需求的同時,盡量節約水資源[1]。
在實際生產期間,運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地區內水資源的應用效率,同時提升農作物的整體產量,這對提升種植人員經濟效益、促進地區的農業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噴灌技術、微灌技術、步行式灌溉技術、防滲灌溉技術等在我國農業生產、農業水利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通過分析不同節水技術的特點可以發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對水資源的節約利用:(1)減少水分蒸發。通過控制水分的蒸發,可以有效提升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同時提升灌溉水使用的合理性。(2)減少輸送損失。通過在輸送過程中控制水分的蒸發、滲漏等問題,可以有效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2]。(3)加強灌溉管理。通過優化灌溉的管理方式,可以保證灌溉方式的合理性,在保證作物產量的基礎上節約水資源。(4)避免深層滲漏和地表流失。通過針對深層滲漏和地表流失方面開展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單位面積的用水量。
2 農業水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每年排出的污水量也在不斷上升,在此過程中,大部分污水都沒有經過專門的處理就會直接被排放到河流中,這對水資源的整體質量會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會對我國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不便。與此同時,水資源的缺乏和水資源的污染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水資源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污水和污染物排放已對農業水利工程正常建設產生了影響,同時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3]。
2.2 種植戶節水意識缺乏
目前,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種植戶都屬于散戶種植的狀態,因此,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種植人員更習慣依靠自身的種植習慣開展各項生產活動,并沒有對水利建設和節約用水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此背景下,種植戶很難真正認識到水利工程和節約用水的重要意義,同時也無法系統地學習水利工程和高效節水灌溉的相關知識,這對我國農業的發展非常不利[4]。
3 農業水利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的意義
3.1 社會效益
與傳統的灌溉技術相比,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應用期間可以有效地提高節水效率,在選擇科學合理的灌溉方式后,不但可以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充分的水資源支持,同時也可以從耕地利用率、水資源利用率以及種植成本等各方面為農業生產提供幫助。由此可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具有很強的社會效益,可以為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提供大力支持。
3.2 生態效益
通過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僅可以較好地控制水資源浪費問題,同時可以不斷提升植被覆蓋率,這對促進種植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顯著益處。與此同時,在運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期間,可以有效避免土壤鹽堿化等問題的出現,同時可以充分控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這對改良土壤肥力、保證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提升生態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5]。
3.3 經濟效益
相較于傳統的灌溉技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可以幫助種植戶節約水資源、肥料以及種植過程中的人工費用,這對控制種植人員的種植成本具有巨大的作用。與此同時,在水資源得到節約的情況下,節約下來的水量可以供給地區生態建設、行業發展等方面的用水,這對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4 農業水利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現狀
4.1 間歇灌溉技術
當前,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對間歇性灌溉技術的應用還相對較少。研究發現,通過運用間歇性灌溉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水資源利用率。與此同時,在運用間歇灌溉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的設備相對比較簡單,因此,成本也相對較低,其對農業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意義[6]。除此之外,這些灌溉技術在首次應用或應用于沙土地的情況下,其水資源節約效率還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由于間歇灌溉技術可以通過控制水壓的方式,將水推入農田,在農田中的水分達到一定標準之后,灌溉系統會暫時停止工作,并在水資源充分滲透之后,再進行下一次灌溉。在這樣的灌溉模式下,農田中的水分會保持波浪的形式不斷向前方推進,因此,灌溉效率可以得到提升,灌溉的速度也可以得到保證。此外,間歇性灌溉的模式可以幫助土壤中的孔洞快速閉合,這對控制滲透效應具有明顯的幫助。
4.2 微灌技術
作為農業水利灌溉工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技術,微灌技術的投入成本相對較小,同時其具有較好的水資源節約效果。與此同時,運用微灌技術進行可以保證均勻地灌溉農田,這對促進農作物生長、降低水資源使用量都具有較大作用。目前,微灌技術主要通過在灌水管道中安裝灌水器的方式保證水流可以均勻、緩慢地輸送到鞏固根部周圍的土壤。無論是滴灌、微噴灌,還是小管出流灌等方式,都屬于微灌技術的范疇,在運用該技術時,可以在壓力的作用下保證水資源均勻地灑在田中,從而有效避免浪費[7]。
4.3 步行式灌溉技術
在農業種植期間,步行式灌溉技術可以實現一邊移動、一邊灌溉。通過利用配套的灌溉設備,種植人員可以在運用步行式灌溉技術時,將電力、農用機械作為灌溉的動力,這對控制灌溉成本、提升灌溉效率均具有較大的幫助。此過程中,步行式灌溉技術還可以不斷將我國傳統節水農藝與農業機械進行有效結合,通過組裝等方式實現灌溉。在應用步行式灌溉技術時,較好的適應性是步行式灌溉技術最核心的特點之一,由于其不需要專門配置動力機械,因此其需要的資金不多。除此之外,步行式灌溉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免除在田間修渠工程的費用,這對提高勞動效率、避免資金浪費都具有較大的作用。
4.4 噴灌技術
目前,噴灌技術是使用最為普遍的灌溉技術,運用噴灌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節約水資源,而且可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由于噴灌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種植人員設置針對性的動力系統,增加水壓,保證水資源可以在巨大壓力下噴灑流出,以此完成大面積農田的灌溉。因此,在運用噴灌技術時,水資源的分布通常比較均勻,農作物可以得到充分灌溉。在目前的應用過程中,噴灌技術主要分為固定式噴灌、移動式噴灌及半固定式噴灌,種植人員可以結合種植需求、適用范圍,合理選擇噴灌設備。
4.5 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灌溉一直是我國最常用的傳統灌溉方式之一,由于渠道施工的成本較低,施工開展比較便捷,同時在灌溉過程中不需要過多的人為操作,因此很多種植戶都樂于應用。在運用渠道灌溉期間,滲漏問題會導致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同時也會導致灌溉的效率無法得到提升。為此,種植人員在選擇渠道灌溉模式的情況下,需要針對性地應用渠道防滲技術,以有效控制水資源的使用。
5 農業水利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踐策略
5.1 優化調整種植結構
為不斷提升農業水利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效果,首先,需要優化區域內的種植結構。在此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充分了解區域內的生產模式和種植結構,在此基礎上結合區域內的種植需求,全面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和先進的種植工藝。在此過程中,當地農業有關部門需要不斷加大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力度,幫助區域內的種植人員充分了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幫助種植人員轉變自身的種植觀念,快速了解和認可各種新型、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保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落實和應用效果。
5.2 積極引進新型技術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形式主要可以分為生物技術調控灌溉技術、3S技術高效灌溉技術以及智能技術高效灌溉技術。其中,生物技術調控灌溉技術是通過虧水生長的模式來提升作物品質,同時節約水資源;3S技術高效灌溉技術則是通過借助定位系統、信息系統以及遙感技術全面把握作物的生長情況,通過這樣的方式制定合理的灌溉計劃,保證滿足作物的生長需求;智能技術高效灌溉技術是通過計算機解讀作物種植期間的水分變化情況,并針對性地調整指令的節水模式,這3種模式各具優勢。當地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需要針對地區農業發展需求,全面引進各種新型技術,以此節約水資源。
5.3 充分考慮作物特點
農戶在種植期間,需要充分考慮種植不同作物的特點和需求,以此為基礎,科學地選擇相應的灌溉技術,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勢,保證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水分供應,同時有效節約水資源。由于在不同作物生長期間,其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需要種植戶科學把控灌溉量,既不能一味地大量用水灌溉,又不能過分節水,導致作物蓄水量得不到滿足,只有對作物特點進行充分地分析、考慮,并合理開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才可以有效地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6 結束語
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灌溉技術已無法滿足農業水利工程的需求,為更好地保證農業生產期間的經濟效益,同時科學控制水資源消耗,需要不斷分析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問題,結合區域內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全面應用和改良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以此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進行,同時有效控制水資源消耗,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養雄.探究農業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技術要點[J].新農業,2021(6):88.
[2] 喬源,鄭莉.對農業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幾點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20(6):158-159.
[3] 劉辰星,李淇涵.農業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 2019(24):33-34.
[4] 李洪春.農業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技術分析[J].風景名勝,2019(10):153.
[5] 梁小霞.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239.
[6] 石磊.農業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的技術分析[J].民營科技,2018(4):80.
[7] 程博.科學發展觀引導下的新疆農業水利高效節水基礎設施建設[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7,17(8):285-286.
責任編輯:黃艷飛
Based on the Technical Analysis of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KANG Yan (Minle County Water Bureau, Minle, Gansu 7345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is proces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more and more advanced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being appli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how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e high-efficie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was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high-efficie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fficie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was discussed, and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