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利 馮堯偉 李瀟 李捷



2
1.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2.河南省中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摘 要】 目的: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分析口服中醫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用藥規律,并做出新方預測。方法:收集中國全文期刊數據庫(CNKI)中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中醫藥內服方劑,運用中醫傳承輔助系統(V2.5)軟件建立方劑數據庫,對方劑進行用藥頻次、藥物組合及新方等分析。結果:篩選出112首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中藥處方,共144味中藥,常用中藥有29味,常用藥對有8個,新處方7個。結論: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用藥以大劑量健脾益氣升提為主,多以補中益氣湯為基礎方加減,佐以補腎固沖,常用清熱利濕藥物以治標。
【關鍵詞】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中醫傳承輔助系統;組方規律
【中圖分類號】R271.9【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2)05-0022-05
基金項目:河南省中醫藥科學研究專項課題(20-21ZY2217)。
作者簡介:王占利(1983-),女,漢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醫防治妊娠、產后病及婦科腫瘤。E-mail:wangzhanli2014@163.com
Analysis of Medication Rules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PFD
WANG Zhanli1 FENG Yaowei2 LI Xiao1 LI Jie2
1.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46,China;
2.Henan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 Zhengzhou 450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V 2.5) was used to analyz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PFD, and make a new prediction. Method Or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FD in CNKI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V 2.5). The frequency of medication, drug combination and new prescrip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112 prescriptions and 114 herbs were analyzed. There were 29 commonly used herbs, 8 pairs of commonly used herbs and 7 new prescriptions.Conclusion Women with PFD are mainly treated with large doses of spleen-invigorating and qi-boosting herbs, most of which are based on Bu Zhong Yi Qi Decoction, and accompanied by kidney-reinforcing and chong-reinforcing herbs. Commonly herbs for clearing heat and removing dampness are used to treat the symptioms.
Key words: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V 2.5); Rule of Composition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是指各種病因導致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主要臨床表現有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糞失禁、性功能障礙、慢性盆腔疼痛等,嚴重影響了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我國6大地區城市中,20歲以上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患病率為9.67%,7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26.11%[1];而杭州市老年女性確診為PFD則高達55.52%[2]。年齡、妊娠及分娩次數、體重指數等與盆腔臟器脫垂和尿失禁的發生密切相關[3],初次陰道分娩的年齡越大,脫垂的風險越高[4]。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社會壓力增大,女性婚育年齡普遍推遲,加上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重,PFD的患者急劇增加,給全球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5]。中醫對本病的研究有兩千多年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內外用藥、針灸、導引練功等[6],近年來,國內學者總結了中醫古籍中陰挺外洗方的用藥規律[7],子宮脫垂[8]、壓力性尿失禁[9]的針灸治療,為臨床運用提供了依據,使中醫藥能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本文借助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分析中國知網數據庫中的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中藥內服方劑,探討其組方規律,以期為臨床辨治用藥提供思路。3ABA55F6-DD74-4AC4-ABD5-C61A92410E3B
1 資料與方法
1.1 處方來源 運用中國全文期刊數據庫(CNKI),選擇“高級檢索”選項,以“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盆腔器官脫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陰挺”為關鍵詞,檢索時間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檢索到相關文獻記錄共5240條。
1.2 篩選標準 納入標準:選擇中醫或中西醫結合臨床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相關文獻,以及專家學術思想研究、經驗總結等文章含有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進行辨證論治病提供具體治療方劑的文獻。排除標準:①一稿多投的文獻,只按1篇選用,其余重復者均刪除;②文獻綜述中重復提及或實驗研究中重復出現相同方劑的文獻;③方劑具體藥物組成及劑量不完整的文獻。依據上述標準,共篩選整理得到112首方劑,記作112條數據記錄。
1.3 中藥名稱規范 參考全國統編教材《中藥學》第十版規范化中藥術語,對中藥名稱進行統一規范。如將生黃芪、炙黃芪、北芪等統一錄入為黃芪,附片、制附子統一錄入為附子等。
1.4 數據庫的建立及數據分析 兩人分工合作,一人錄入,一人核對,將整理好的 112首方劑逐一錄入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建立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方劑數據庫。然后采用系統的“統計報表”及數據分析模塊中的“組方分析”功能,進行用藥規律分析。
2 結果
2.1 用藥頻次分析 對錄入的112首處方中的藥物進行“頻次統計”,共144味藥,使用頻次在10次以上的有29味,按照頻次從高到底排序,其中前6味為黃芪、升麻、當歸、黨參、柴胡、白術,其使用頻次均在50次以上,結果見表1。對處方中藥物的四氣五味統計,四氣以溫、平性居多,五味以甘、辛、苦為主,結果見表2。從歸經上看,歸脾經藥物使用頻率最多,其次為肝、肺、腎經,結果見表3。
2.2 基于關聯規則的組方規律分析 在軟件中方劑分析的組方模塊中,將支持度個數設置為45(支持度為40%),置信度設置為0.6,分析常用藥物組合,得出常用藥對有8個,包含6味中藥,即黃芪、升麻、白術、柴胡、當歸、黨參。按照藥物組合出現頻次由高到低排序,結果見表4。分析所得常用藥物組合的關聯規則結果見表5,網絡展示見圖1。
2.3 基于無監督的熵層次聚類的新方分析結果 通過運用方劑分析中的新方分析模塊,將相關度設為8,懲罰度設為2,然后進行聚類分析,得出用于新方聚類的組合有11對,進一步聚類得到新處方11首。結果見表6。
3 討論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的“陰挺”“陰菌”“陰吹”“遺溺”“膀胱咳”等。早在東漢時期,《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云:“婦人之病,其因約有三端:曰虛、曰冷、曰結氣。”“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指出婦人因虛冷結氣,致大便結而不通,谷氣從松弛的陰道中吹出。《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中亦云:“胞絡傷損,子臟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提出分娩受損也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因此在雜病篇中列“陰挺出下脫候”,又在產后病篇中再列“產后陰下脫候”。以后歷代醫家不斷完善和補充,現代醫家總結前人的經驗,對本病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本研究通過對現代文獻的中藥內服方劑分析,結論如下。
3.1 大劑量健脾益氣,升陽舉陷以固脫 脾為后天之本,有化生氣血、升舉陽氣之功,從而維持臟器的位置恒定。若脾胃虛弱,升提無力,易致沖任不固,子宮下垂。《濟陰綱目》中記載丹溪驗案:“一婦人產子后,陰戶中下一物,如合缽狀,有二歧……此子宮也,必氣血弱而下墜”。其次,通過脾氣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將化生的氣血輸送到四肢、肌肉,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盆底肌肉、韌帶、筋膜等組織構成了胞絡維持女性盆底功能正常。若脾失健運,肌肉失于濡養,則瘦削不用,不耐勞作,加之妊娠及分娩用力,肌肉組織伸展過度甚至斷裂,胞絡傷損,無力系胞,盆底功能不能正常維持。遵從虛者補之,陷者升之,現代醫家治療本病多以補中益氣湯加減。本研究顯示用藥頻次居于前7位的黃芪、升麻、當歸、黨參、柴胡、白術、炙甘草,及新處方5中藥物均為補中益氣湯主要藥物,且黃芪常與升麻配伍,加強其升陽舉陷之功;從藥物歸經上看,歸脾經者亦居首位。然補中益氣湯原為李東垣為飲食勞倦、內傷不足之癥所設,著重于補益中焦,今病在下焦,非用較重藥量,很難達到病所而收升提斂澀之效[10],因此黃芪、黨參常重用至60 g,升麻15 g[11],以大補中氣,升提舉陷。現代研究表明補中益氣湯可增加盆腔臟器脫垂模型大鼠子宮骶韌帶組織中膠原蛋白COL1A1、COL3A1的合成[12],改善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動力學指標水平[13],這為補中益氣湯治療本病提供了證據。
3.2 補腎益精止遺溺,固澀沖任治脫垂 “胞絡者系于腎”,腎為沖任之本,腎通過藏精、主生殖的生理功能固攝沖任,維系胞宮的位置和功能。因此,年老腎衰也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數據表明,年齡與本病關系密切[3],女性絕經后逐漸進入老年期,發病率明顯升高[1]。又腎主水,與膀胱相表里,膀胱可因腎陽虛而虛冷失約,導致尿失禁。因此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如不加補腎固沖任之品,也難達到病所而奏效[10]。本研究中使用頻次在10次以上的藥物中桑螵蛸、山藥、益智仁、熟地黃、菟絲子、金櫻子等具有補腎益精、縮尿止遺功效,所得出的新處方1、2、3、6等均為補腎固沖之方,從藥物四氣五味上看,藥物以溫、平,性甘、辛居多,辛溫助陽,助腎化氣行水。下焦溫陽氣得升,健脾益氣之藥方能發揮升陽舉陷之功。臨床研究發現,溫補腎陽的桂附地黃丸可促進盆底功能的恢復,顯著改善尿失禁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4]。3ABA55F6-DD74-4AC4-ABD5-C61A92410E3B
3.3 清熱利濕兼平肝,標證消除再升提 陰道壁膨出及子宮脫出日久導致陰道炎、宮頸病變發病率升高[15],則見痛癢水濕,黃水淋瀝,帶下黃膿、便溺赤澀等,故《婦人大全良方》認為本病因“多服熱藥及煎煿,或犯非理房事,兼意淫不遂”,《景岳全書·婦人規》謂因“郁熱下墜”,用龍膽瀉肝湯、加味逍遙散治之。對于陰挺兼見下體紅腫潰爛,癢痛異常,小便赤澀不利者,此固然為氣虛下陷為本證,但由于陰挺于外,陰戶防御機制遭到破壞,濕熱之邪乘虛而入,加之脾虛水濕失于運化,腎虛氣化不足,致水濕流注下焦;濕郁氣阻,肝氣不疏,郁熱乃生,而見諸多標證。治療上,當先清熱利濕兼平肝以治標。本研究中藥物寒、苦者居于第三位,歸肝經藥物僅次于歸脾經者,新處方中1、11均為清熱利濕之方劑。濕熱得去,肝氣得疏,可助脾胃升降、運化正常。但清熱利濕只是作為暫時之治法,待標證消除后,仍以益氣升提法治本。
總之,本研究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總結了現代文獻中中藥內服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用藥特點,分析得出的用藥和新處方可作為臨床選方用藥和進一步基礎研究的參考,但其臨床應用價值和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以證實。
參考文獻
[1]李志毅,朱蘭,徐濤,等. 中國城市地區女性盆腔器官脫垂臨床流行病學調查[J]. 中華醫學雜志,2019,99(11):857-861.
[2]戴清,張盈.杭州市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實用老年醫學,2017,31(5):443-446.
[3]嚴文廣,李旭紅,孫紹丹,等.女性盆腔臟器脫垂和尿失禁的危險因素[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43(12):1345-1350.
[4]WANG R, TULIKANGAS P K, TUINTSKY-BITTON 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Age at First Delivery and Subsequent Pelvic Organ Prolapse[J].Female Pelvic Medicine and Reconstructructive Surgery, 2020.
[5]VOGENBERG F R, SANTILLI J. Healthcare Trends for 2018[J]. Am Health Drug Benefits,2018,11(1) : 48-54.
[6]韋以宗,韋春德,林遠方,等.婦女盆底功能障礙類疾病中醫古籍文獻考[J].光明中醫,2019,34(17):2597-2599.
[7]封秀梅,趙華,郭潔,等.中醫古籍中陰挺外洗方用藥及組方規律探析[J].中醫外治雜志,2017,26(1):61-62.
[8]毛越,江花.近20年子宮脫垂針灸治療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4):142-143.
[9]王孟琦,王峰.近20年來針灸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報,2019,47(6):73-78.
[10]朱世增.羅元愷論婦科[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9:151-153.
[11]蔣健. 超大劑量穩準狠(一)[N]. 上海中醫藥報,2013-08-02.
[12]嚴曉,覃彩芳,李青先,等.補中益氣湯對盆腔臟器脫垂模型大鼠子宮骶韌帶組織轉化生長因子β-3和微小核糖核酸-30d表達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0,39(10):1214-1218.
[13]劉水清清,葉平.補中益氣顆粒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及對尿動力學指標水平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10):202-205.
[14]蔣惠瑜,黃亞蓮,張鳶,等.桂附地黃丸、盆底肌功能鍛煉聯合肌電刺激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9):2269-2272.
[15]劉小蘭.反復子宮脫垂對女性宮頸及陰道慢性病變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38-39.
(收稿日期:2021-07-11 編輯:劉 斌)3ABA55F6-DD74-4AC4-ABD5-C61A92410E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