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香蘭 李嫦妮 丁麗麗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更加重視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的精神文明。在教育生態學視角下,行業性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還需要具有較高的精神內涵。本文通過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探究,針對目前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設途徑,促進校園文化的生態體系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行業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引言
近年來,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對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了重視,高職院校需要培養具有綜合素質能力和文化素養的人才,才能符合社會的人才需求。現階段,不同種類的院校都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培養出具有精神內涵的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通過不斷創新,結合教育生態學理論,在全新的視角下,開創更符合新時代大學生提升文化素養的校園文化建設新模式。本文以教育生態學視角,對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探究,分析我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對于顯露出來的一些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設路徑,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1、行業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通過對我國的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分析,能夠發現我國的高職院校不管在硬件設施,還是在精神文明培養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很多院校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因素,制約著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主要可以分為一下幾個方面[1]。
1.1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模式單一
培養學生的精神內涵,是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號召,使高職院校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成為新時期社會所需要的綜合性技術人才。但是我國的一些行業性高職院校,在資源共享上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很多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都是獨立培養的形式,缺少聯動性,導致校園文化建設的融合模式過于單一,不利于院校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實現全方位的培養[2]。
1.2校園文化建設的支撐體系不夠完善
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需要涉及到多個范疇,不僅需要學校具備完善的硬件教學措施,還需要學校具備一個健全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才能充分地發揮出文化建設的作用。一方面,通過校訓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相比于其他綜合性的院校,行業性院校缺乏自身的獨特性。另一方面,校園內部的管理部門不能統一管理,缺少健全的管理機制,導致校園文化建設的機構散漫,不能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水平。此外,現階段的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相比于其他方面的培養,仍然展現出了重視不足的情況,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沒有良好的管理體系,更加難以發揮出實際作用[3]。
2、教育生態學視角下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
2.1促進不同院校間的文化融合
想要解決現階段部分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單一的問題,就需要將行業性高職院校置身于廣闊的教育領域中,通過與其他院校的聯合互動,發揮出行業性院校的特色,展現出自身優勢。例如可以通過校園聯盟的形式,提高不同院校間的聯動性,開展豐富類型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在行業性高職院校間可以通過相互的交流,來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提高學生的精神內涵,讓學生成為更加符合當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同時,還可以通過網絡的互動模式,來促進不同院校間的文化交流,構建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互動。此外,還可以強化校園內部的管理部門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使行業性高職院校在正確地引導下發揮出更強的精神文明教育作用[4]。
2.2加強校園文化的生態體系建設
構建符合教育生態學理念的生態體系,能夠發揮出管理的重要決策作用,可以帶動整個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持續發展,在宣傳和執行的過程中,具有更強的指導作用,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可以通過學校舉辦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各種類型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構建專門的管理組織,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職能部門,發揮出實際的管理作用,保障校園文化建設相關的宣傳活動能夠有效執行。在實際的校園文化建設中,需要專人來進行管理,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例如開展一些關于文化建設的培訓課程和培訓活動,讓校園文化建設能夠真正得到落實。此外,還可以組織一個專門的監督小組,不定時地對學校內部的文化建設活動進行監管,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
3、結束語
在新時期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需要全方面,多層次的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在教育生態學的視角下,對行業性高職院校現階段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可以通過不同院校間的文化融合,加強校園文化生態體系的構建,來促進行業性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讓學生能夠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下,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能更好領悟拼搏與奮斗等精神,讓學生在健康的身心環境下成長,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 袁樂,黃志良.類型學視角下的行業性高職院校特點分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
[2] 黃志良.行業性技能人才的特點與培養的影響因素分析[J].職教論壇,2014(34).
[3]熊慶年.校園生態與新世紀的大學理念[J].高教探索,2021(1):2-5.
[4]趙國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生態學基礎———以林業高校為例[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