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海
摘 要:“雙減”政策落地后的第一個學期,也是大部分地區和學校推行課后服務的第一個學期,課后服務實施的現狀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雙減”政策的落地成效,需要學校和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為留守兒童的綜合成長提供足夠的助力。強對教育工作者和臨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訓練,提高因材施教的教育意識,轉變教育觀念和方法,重視家庭教育,提高留守兒童學習能力。優化留守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加強對留守兒童在學習、心理、生活和安全等方面的關心關愛,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留守兒童;課后服務實施
基于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通過了解和理解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生活、感情交流等方面的情況,分析和選擇有價值的信息,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學習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明確學習現狀和家庭教育現狀的內在關系,進一步改善留守兒童的課余指導體系,探索改善家庭教育、生活和感情交流的途徑。學習者的學習受到教科書知識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受到家庭環境、校園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強烈影響。理論表明,基于參考標準,系統的各組件可以通過適當組合來優化系統的功能,這為留守兒童課后服務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本研究為促進留守兒童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為今后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留守兒童課后服務實施現狀
根據國家的“雙減”政策要求,小學的課后服務應引導留守兒童自愿參加,一周五天都要為留守兒童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兩個小時,原則上課后服務的結束時間應晚于當地正常的下班時間。如果有留守兒童家長的下班時間特殊,學校應根據家長和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延時服務。在課后服務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學校遇到了一些問題:參與課后服務的留守兒童名單每天都在變化,且臨時發生變化的情況時有發生;不同年級的留守兒童需要不同比例的課后服務,如留守兒童需求不同;課后服務客觀上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如何柔性管理調動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等。課后服務是面向全校留守兒童開展的教育活動,推行之初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學校應站在留守兒童和教師的角度去破解課后服務的難題。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課后服務的優化策略
(一)圍繞留守兒童需求制定課后服務
“雙減”政策要求下的課后服務應將重點放在指導留守兒童認真完成作業,對有困難的留守兒童提供輔導答疑,為有余力的留守兒童提供拓展空間,結合學校特色優勢開展多元化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從“雙減”政策的要求可以看出,課后服務從內涵上來講可分為三個部分,課后作業+ 自主學習+興趣活動。雖然“雙減”面向的是小學學校 和留守兒童,但實際上小學和小學留守兒童在課后服務中的需求是不同的,小留守兒童的學習任務普遍輕于小留守兒童,升學壓力也輕于小學,小學學校為留守兒童安排的課后服務應當充分考慮到這一點,讓教師和留守兒童用好課后服務的課后作業和自主學習時間段,提高作業完成質量和效率,做好預習學習和針對性答疑輔導,然后再去發展留守兒童的興趣愛好。針對留守兒童,學??蔀榱羰貎和才胖T如項目化學習、自主閱讀、勞動技能等方面的活動,培養留守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也培養留守兒童正確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幫助留守兒童從小學學習狀態過渡到小學學習狀態。針對留守兒童,學??蔀榱羰貎和_設諸如美術創作、手工制作、書法、樂器、合唱、社區活動、模擬法庭等多種多樣的審美、藝術、德育活動,也可以向留守兒童開放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心理健康咨詢室,職業生涯體驗室等各種功能類教室,滿足留守兒童自主探究的需求,引導留守兒童順利度過青春成長期。針對留守兒童,學校可開設體育健身、心理輔導等緩解留守兒童身心壓力的課后服務活動,輔助留守兒童更好地面對中考帶來的升學壓力。
(二)分擔課后服務帶來的教師負擔
小學組織開展課后服務,滿足了留守兒童的成長需求,緩解了家長接送孩子、看著孩子寫作業的煩惱,卻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工作負擔和更長的工作時長。教師站在教育工作者的崗位上固然愿意為了留守兒童的成長無私奉獻,但學校也應當考慮到教師對于工作量的承受能力和個人生活需求。首先,課后服務屬于學校開展的、留守兒童自愿參與的活動,并不是強制要求全校留守兒童必須參加的活動,因此,課后服務時教師面對的就是一個每天都在變動、課后服務時間開啟前還可能出現變動的留守兒童群體,究竟哪些留守兒童該在哪個時間點走出校門的問題使得學校和教師的管理壓力陡然增加。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應積極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家長和教師之間搭建課后服務參與信息登記的平臺,家長可通過手機登錄 APP 或微信平臺自主選擇孩子參加課后服務的時間和一周天數,如果有臨時早下班或臨時不能按預定時間接孩子的情況還可以臨時修改。通過這個技術手段,班主任每天都對參與課后服務的留守兒童有更透徹的了解,減輕學校安全管理的難度。其次,調動教師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分擔教師工作壓力。參與課后服務的科任教師下班時間推后,學??煽紤]安排這些教師晚上班 1~2 個小時,保證教師的休息時間。參與課后服務的班主任工作壓力大, 學??煽紤]增加教師補貼、調高績效工資分配、提高職稱評選優先級。有特殊情況、參與課后服務有困難的教師,學校可考慮安排他們承擔在家也可以完成的如課后服務時長統計等工作,靈活調配教師資源。
結束語
課后服務是“雙減”政策下滿足留守兒童需求、滿足家長需求的學?;顒?,想要做優、做好還需要從很多方面進行細節調整。學校應圍繞留守兒童需求、教師工作需求進行靈活把握,調動師生的參與積極性,不強制執行,保證師生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李楊.“學社融合”視角下日本放學后兒童計劃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姜英敏,王文靜.放學后托管教育如何可行?——日本、韓國經驗的啟示[J].人民教育,2020(02):70-73.
[3]周紅霞.發達國家小學課后托管政策的比較與借鑒[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6(06):36-42+29.
[4]謝新華,張虹.國外移民留守兒童研究及其啟示[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2(0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