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楊欽
摘 要:自然資源極具地域特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素材和資源,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自然資源包含了豐富的素材,如自然景觀、文物古跡、民俗風情以及民間藝術等,能為幼兒園美術活動提供豐富的素材。教師將自然資源充分地融入幼兒園美術活動,不僅可以豐富美術活動的內容,有效淡化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學術性,提升其生活性,還可以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打造靈動高效的美術課堂,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提升幼兒的創造力。
關鍵詞:幼兒大班;美術教學活動;自然資源
1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
自然資源是幼兒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自然生態和文化方面的資源,包含了鄉土地理地區特點、鄉土傳統文化素材、鄉村習俗、生產生活方式、地區自然景觀、文物古跡、民俗風情以及民間藝術等,其源于生活并對當地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教師將自然資源融入幼兒美術活動,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第一,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自然資源,可以為幼兒園美術活動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第二,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自然資源,能降低幼兒美術活動的難度,增加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親切感,還能激發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美術活動。第三,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自然資源,有利于弘揚與發展傳統文化,在無形中讓幼兒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可以培養與提升幼兒的文化素養。第四,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自然資源,能幫助幼兒園開發更多的園本課程,增強幼兒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這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2幼兒大班美術教學活動中自然資源的運用策略
2.1巧用自然資源,營造文化氛圍
在創設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時,為了保障幼兒在美術學習中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精心設置教學方案、教學素材、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環境等,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以培養幼兒的審美意識和創造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依據小班、中班、大班不同階段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美術學習需求,充分挖掘幼兒身邊的自然資源,為幼兒設置豐富的、極具鄉土特色的主題墻,并引導幼兒積極參與主題墻的設計和繪制,借助本土文化資源開闊幼兒的想象空間。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關于“豐收”的主題活動,引導幼兒積極收集與主題相關的鄉土素材,請家長利用假期帶領幼兒到田間收集稻谷、稻草等,讓幼兒利用收集到的鄉土素材制作不同的形象,并粘貼到主題墻上,創作出一幅獨特的、極具鄉土氣息的美術作品。幼兒在收集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豐收的喜悅,從而激發自身的創作欲望。
2.2巧用自然資源,豐富美術創作素材
自然資源可以為幼兒園美術活動提供豐富的素材。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美術活動時,要充分認識到自然資源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注重挖掘自然資源中豐富的美術素材,并將其融入幼兒美術活動,引導幼兒利用自然資源完成獨具特色的美術作品,讓幼兒深入體會和領略自然資源中蘊含的鄉土民風民俗、風情文化等,以增強幼兒欣賞美、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幼兒開展親子春游、秋游等活動,并邀請家長參與其中,帶領幼兒親近大自然,讓幼兒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在這類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更多接觸自然資源的機會。如在郊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昆蟲、撿樹葉、捉蝴蝶、劃船等,鼓勵幼兒親身實踐、探索,讓幼兒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多摸一摸、看一看,在游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尋找和收集大自然中可運用的鄉土美術資源和素材。在美術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幼兒充足的創作空間,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通過自主創作實現多樣化的藝術表達,讓幼兒在利用自然資源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加深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自然資源的了解,以豐富美術活動的內容,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2.3巧用自然資源,培養幼兒審美及情感
教師在開展幼兒美術活動實踐中融入自然資源,引導幼兒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素材進行美術創作,能幫助幼兒更好地融入現實的生活環境,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還能讓幼兒創作出更多極具鄉土風情特色的美術作品,從而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此外,自然資源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外,還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教師在幼兒美術活動實踐中充分融入這些極具特色的鄉土文化,既可以豐富美術創作的素材,還能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
2.4巧用自然資源,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美
幼兒園開展美術活動的方法可以是靈活多變的。教師可以依據幼兒活潑、好動、愛玩的天性,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開展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組織幼兒開展美術實踐活動。如在春天,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春游、踏青活動,讓幼兒親身感受春意盎然和鳥語花香的春天。接著,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以“春游”為主題的繪畫活動,讓幼兒繪畫出自己對春天的感悟。在秋天,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并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美術創作將秋天豐收的表達出來。這樣的美術實踐活動能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提高幼兒的美術創作熱情,還能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融入自然資源,可以為幼兒的美術創作增添活力,豐富美術活動的素材,實現美術實踐活動的創新,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幼兒美術活動中自然資源的應用與融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充分挖掘自然資源中豐富的美術素材,利用自然資源創設美術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收獲豐富的體驗和感悟,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從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洪美蘭.初探自然資源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04):67-68.
[2]陳清花.幼兒園利用自然資源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行動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