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4Cr17Ni2屬于馬氏體—鐵素體型不銹鋼,該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和較高的力學性能,對于氧化性的酸類和有機酸的水溶液都有良好的耐蝕性,是制造耐蝕承載關鍵結構部件及緊固部件的常用材料。由于該類部件用于承受拉伸、剪切和沖擊的環境中,材料除需要滿足常規力學性能外,還應有良好的沖擊韌性。但熱加工工藝較復雜,在歷年生產過程中,常出現力學性能不合格的現象,據統計主要表現在沖擊功上,嚴重影響了生產成本及交貨期,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本文通過試驗研究,證明了14Cr17Ni2具有明顯的中溫回火脆性。人們很早就發現了回火脆性現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現了槍炮鋼變脆的現象并稱之為“克虜伯(Krupp)病”。化學成分的微小波動顯著影響鋼的組織與性能,尤其是碳、鉻含量的變化對沖擊功影響較大,所以,實際使用中,應根據應用條件和對其各方面的要求,合理控制調整成分。
本文對11爐不同化學成分的14Cr17Ni2合金鍛棒采用相同的熱處理制度處理后,進行U形缺口試樣的夏比沖擊試驗,對比分析不同化學成分對于沖擊功的影響;并對其中1爐鍛棒采用不同的回火溫度進行處理后,進行U形缺口試樣的夏比沖擊試驗,對比不同回火溫度對于沖擊功的影響。
采用11爐直徑為
90mm的14Cr17Ni2合金鍛棒,其化學成分見表1。為了研究14Cr17Ni2回火溫度對沖擊功的影響,首先對10號鍛棒進行990℃/1.5h/油冷,油冷淬火后,采用300℃、380℃、400℃、450℃、520℃、550℃、600℃和680℃保溫4h/水冷,進行回火;為了研究14Cr17Ni2化學成分對沖擊功的影響,對11爐鍛棒在990℃/1.5h/油冷的條件下進行淬火后,分別采用300℃和520℃進行回火。


按照GB/T 229-2020《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標準要求,采用試樣大小為55mm×10mm×10mm,缺口形狀為U形缺口,完成縱向室溫沖擊試驗。
金相組織采用奧林巴斯GX71金相顯微鏡進行觀察,腐蝕劑為CuCl
(5g)+HCl(100ml)+乙醇(100ml)。



驗證標準偏差相對穩定,具有統計意義。2004年QSAR國際會議正式形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英文簡稱OECD)規則,明確必須使用外部驗證集(即測試集)來評價模型的預測能力。如果樣本量足夠大,也可以從105個樣本中隨機取8個樣本作為測試集,97個樣本作為訓練集。本案例執行該規范。
14Cr17Ni2鋼屬于馬氏體—鐵素體型不銹鋼,在淬火狀態下的組織為馬氏體+δ—鐵素體+殘余奧氏體。在回火過程中,自馬氏體及δ—鐵素體中析出M
C
型碳化物,并聚集于晶界上,馬氏體分解為回火索氏體。


14Cr17Ni2淬火后的組織為板條馬氏體+鐵素體,經回火后,馬氏體發生分解,析出碳化物,而鐵素體沒有變化。200℃~300℃回火時,基體組織中板條內和板條間的碳化物析出量逐漸增多,但仍呈細小彌散分布,所以沖擊功較高。在350℃回火時,晶界開始有少量碳化物析出,而當400℃~550℃回火時,板條間和晶界上的碳化物析出量明顯增多,并且以高彌散度沿晶界和板條分布,晶界上的碳化物析出大大降低了鋼的沖擊功,并導致該鋼在此時出現明顯的脆性傾向,沿晶斷裂。當回火溫度提高到600℃以上時,碳化物部分溶解,從而使脆性消失。
圖1為不同回火溫度下14Cr17Ni2的沖擊功,經對比不同回火溫度與沖擊功的關系發現,在300℃~450℃回火范圍內,該材料沖擊功從100J降低至19J,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在300℃~680℃回火范圍內沖擊功整體出現先下降再提升的趨勢,680℃回火時,沖擊功回升到78J,且在450℃左右出現沖擊功最低點19J。說明該材料存在明顯的回火脆性,回火脆性溫度范圍為350℃~550℃,回火溫度對材料的沖擊功影響較大。
(3)加強交流。促進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良性對話,使企業的需求和難處更加明晰,政府、金融機構的措施更加有針對性、有效性,能夠解決實際問題,還要加強恩施州各個縣市的聯系與交流,旅游業發展較好的縣市可以提供更多的經驗幫助其他縣市,共同發展,減少區域不均衡。
互聯網+商業發展趨勢下,新零售(如:基于LBS的新零售服務)、智慧門店(如:微信小程序)、移動支付(如:遠程支付)等成為主要的技術服務支持,電商服務平臺從原本PC端轉移到了移動端,小程序+微信支付的組合連接起人與服務,打通了會員、營銷、電商、門店,手機支付應用為當前最熱應用技術,小到個體店店長(如淘寶店家、小超市),大到企業(如京東、淘寶),都需要用到移動應用的知識,因此,未來幾年,有移動應用開發知識的人將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時代人才的核心競爭力。
經對比不同回火溫度下的斷口宏觀形貌(圖2)和不同回火溫度下的斷口形貌(圖3),520℃回火的斷口宏觀形貌呈典型的沿晶脆性斷裂,在斷口表面上有許多亮面,每個亮面都是一個晶粒的晶界。而600℃回火的斷口宏觀形貌為韌性斷裂形貌,屬于穿晶斷裂和河流花樣。600℃回火的斷口形貌有明顯的韌窩和剪切唇。
14Cr17Ni2中主要的化學成分包括C、Cr、Ni、Si、Mn、P、S。元素Mn、Si在14Cr17Ni2中不屬于主要合金元素,在化學成分范圍內,對鋼的組織影響不大,因此鋼的組織與性能主要受C 、Cr和Ni這3種元素的影響。Ni本身對回火脆性影響不明顯,既然是碳化鉻影響鍛件的沖擊功,原材料中C和Cr的含量會直接影響鍛件沖擊功。
圖5為不同C、Cr含量的14Cr17Ni2的沖擊功,300℃沖擊功和520℃沖擊功趨勢幾乎一致,驗證了原材料對該材料沖擊功的影響占主要原因的結論。

圖4為不同沖擊功對應的金相顯微組織。從圖4可得,沖擊功為52J和35J的金相顯微組織,晶粒度均為5級,二者最大的差別在于,后者在晶界上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顆粒。晶界上的碳化物析出大大降低了鋼的沖擊功,并導致該鋼在此時出現明顯的脆性傾向,沿晶斷裂。
對凈化工藝進行優化,將除銅鎘工藝由一段凈化改為一段兩次除銅鎘凈化,即一段一次凈化除銅、預除鎘,一段二次凈化進一步除銅鎘,達到鋅粉多點加入,渣與液快速分離的目的。優化后凈化工藝流程見圖2。


由圖5可知,隨著Cr含量的增加,14Cr17Ni2的沖擊功總體呈下降趨勢,而當Cr含量相差不大時,隨著C含量的升高,沖擊功下降。
(1)14Cr17Ni2在300℃~680℃回火范圍內,該材料出現了沖擊功先下降再提升的趨勢,在450℃左右出現沖擊功最低點,且在350℃~550℃范圍內沖擊值整體偏低,低于39J(GJB 2294A-2014要求)。說明該材料存在明顯的回火脆性,回火溫度對材料的沖擊功影響較大,350℃~550℃為該材料的回火脆性區間溫度。
故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竅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時,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15]1423
(2)原材料化學成分的波動對14Cr17Ni2材料的沖擊功影響較大,隨著元素C、Cr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沖擊功呈總體下降趨勢。
(3)14Cr17Ni2在350~540℃進行回火且對材料沖擊功有要求時,應嚴格控制原材料中元素C、Cr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