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制定了適用于民用航空發(fā)動機GH4169合金大型渦輪盤模鍛件的鍛造工藝。通過環(huán)軋制坯+模鍛的鍛造方法,有效降低模鍛設備噸位,提高材料利用率。鍛造獲得的大型渦輪盤鍛件其力學性能和顯微組織優(yōu)異,完全滿足高強工藝的標準要求。檢測獲得的力學性能富裕量較大,平均晶粒度均在9級以上。
據(jù)相控陣原理,實現(xiàn)聲速的聚焦即為聲速的相位疊加,使各陣元發(fā)射聲波在聚焦點處同相位疊加增強聲壓,異相位聲壓抵消或削弱。圖7所示為在發(fā)射聲束時計算好延時時間,使聲波達到聚焦效果。聲束聚焦延時法則如下:
GH4169合金是一種Fe-Ni-Cr基的變形高溫合金,組織由γ基體、δ相、碳化物、強化相γ"和γ'組成,在溫度低于650℃時具有優(yōu)良的綜合性能,是渦輪盤、壓氣機盤等航空發(fā)動機部件的關鍵材料。近年來,隨著民用發(fā)動機推動比的增加,發(fā)動機低壓渦輪部分的GH4169渦輪盤向更大的尺寸發(fā)展。由于GH4169材料鍛造變形抗力大、鍛造窗口窄,鍛造時溫降較快,組織控制較難,加大了大型渦輪盤鍛件的鍛造生產(chǎn)難度。本研究以某型民用發(fā)動機大型渦輪盤為對象,借助有限元模擬技術,對渦輪盤模鍛成形過程進行數(shù)值模擬,確定出合理的鍛造工藝參數(shù),并通過生產(chǎn)實踐,確定出符合實際工程應用的GH4169合金大型渦輪盤鍛造工藝,對該類大型渦輪盤鍛件的工程化應用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正因為此,相對于“反思性實踐者”而言,這就是關于中國數(shù)學教師更加恰當?shù)囊粋€定位——作為研究者的教師.這也就是指,只有通過積極的教學研究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試驗采用真空感應熔煉+電渣重熔+真空電弧重熔(VIM+ESR+VAR)三聯(lián)冶煉工藝制備的φ300mm規(guī)格GH4169合金棒材。棒材低倍組織正常、無明顯偏析,且無夾渣、孔洞、裂紋等對棒料使用有害的缺陷。棒料平均晶粒度6.5級。表1為合金主要化學成分;圖1為低倍腐蝕照片;圖2為晶粒度評級照片。
圖3為承制的GH4169渦輪盤鍛件輪廓,其外廓尺寸為
1200mm,內(nèi)孔尺寸
580mm,鍛件理論重量412kg,為典型的大直徑渦輪盤鍛件。采用餅坯直接模鍛的方法設備噸位大,材料利用率低。因此,本文提出環(huán)軋制坯+模鍛的鍛造思路。



Study on Multiple Modes of Reproducing Urban Identity on Nanjing Tourism English Official Websi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OU Yi,WANG Fang,TAO Xiaoting et al 46

模擬結果顯示,模鍛過程鍛件充型完整,變形充分均勻,等效塑性應變在0.8以上,除鍛件表層存在較大溫度梯度,內(nèi)部溫度較為均勻。預測模鍛需要的載荷為264MN(實際400MN液壓機模鍛載荷為270MN)。
在鍛件盤緣、輻板、盤心位置切取力學性能試樣進行檢測。具體檢測結果見表3。檢測結果顯示,鍛件各部位的力學性能均滿足GH4169高強工藝的力學性能要求(室溫拉伸:σ
≥1345MPa,σ
≥1100MPa,δ
≥12,ψ≥15;高溫拉伸:σ
≥1080MPa,σ
≥930MPa,δ
≥12,ψ≥15;650℃組合持久:σ=725MPa,δ≥5%,τ≥25h;650℃蠕變:σ=550MPa,τ=15h,ε≤0.1%),且富裕量較大。
本研究初步納入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就診于上海市浦東醫(yī)院眼科的患者82例(100眼),于2015年1月獲得上海市浦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LW2015-001),遵循赫爾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均告知檢查目的及檢查內(nèi)容,手術前均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采用DEFORM-2D有限元模擬時,不考慮模具彈性變形,將其定義為剛性體,環(huán)坯定義為塑性變形體,設置模具與環(huán)坯上下端面接觸,上模移動(模擬液壓機運行),下模不動。接觸摩擦采用剪切摩擦模型,不考慮摩擦熱,整個成形過程摩擦系數(shù)保持不變。模擬材料選用GH4169。模擬結果見圖5~圖9。表2為模擬過程主要參數(shù)。






本文采用DEFORM-2D模擬軟件,以鍛件填充和應變分布結果為依據(jù),調(diào)整模鍛前環(huán)坯尺寸,對渦輪盤模鍛過程進行數(shù)值模擬。確定了渦輪盤鍛件的鍛造工藝路線:下料→鐓餅→沖孔→環(huán)軋→模鍛→熱處理→理化。其中,鐓餅沖孔設備采用31.5MN快鍛機,環(huán)軋擴孔設備采用
2.5m輾環(huán)機,模鍛設備采用400MN液壓機。
生產(chǎn)過程:鐓餅沖孔工序共2火次完成,始鍛溫度1005℃;環(huán)軋擴孔1火次完成,始鍛溫度1000℃;模鍛1火次完成,始鍛溫度1000℃。熱處理:固溶975℃/1h,水冷;時效720℃/8h后爐冷至620℃/8h,空冷。熱處理完后在鍛件不同部位切取理化試料進行力學性能(室溫拉伸、高溫拉伸、650℃組合持久和蠕變)和顯微組織檢查。圖4為現(xiàn)場生產(chǎn)照片。

圖10為鍛件顯微組織取樣位置示意圖,圖11為不同位置下的顯微組織照片。結果顯示,環(huán)軋制坯獲得的模鍛件變形充分,晶粒為充分動態(tài)再結晶獲得的均勻組織,晶粒度在9級以上。顯微組織無明顯白斑、非金屬夾雜和Laves相,δ相為顆粒狀和短棒狀。


(1)本文借助有限元模擬獲得渦輪盤模鍛的中間坯尺寸和鍛造參數(shù),確定出GH4169大型渦輪盤鍛件的鍛造工藝路線。
(2)采用環(huán)軋制坯+模鍛的鍛造工藝路線生產(chǎn)的GH4169大型渦輪盤鍛件能夠顯著降低設備噸位,材料利用率高。
(3)采用該工藝生產(chǎn)的GH4169大型渦輪盤鍛件,其力學性能和顯微組織優(yōu)異,完全滿足高強工藝的標準要求。檢測獲得的力學性能富裕量較大,平均晶粒度均在9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