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瑩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已經鮮有老師布置背誦作業了。部分教師、家長和學生認為背誦英語是死記硬背,徒增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基礎的抄寫、讀背作業往往被手抄報、思維導圖、自編故事書等形式取代,許多教師認為這樣可以較好地體現語言的實踐性和語用性。
然而,英語學習真的不需要背誦嗎?部分學生對教師布置聽錄音、讀背課文的作業表示不理解:為什么要背誦課文?學英語,只要記住單詞、會說句子不就行了嗎?其實,英語教師布置背誦作業是有道理的。
英語背誦能夠提升人的聽說水平。英語表達中有連讀、升降調、單詞重音、句子重讀等現象,只有平時多聽、多模仿,做到耳熟能詳,才能有效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語氣和語感。背誦課文還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和常用句式,從而為口頭和書面表達奠定扎實的基礎,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雖然學習英語不可缺少梳理、歸納、聯想的思維過程,但處在起始階段的小學生更需要輸入、感知、記憶和模仿。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詞句和語音都記不住,那么后面的學習就會舉步維艱。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鼓勵和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因為他們知道,對學生,特別是沒有英語基礎的小學生來說,背誦課文是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背誦的目標很明確,即通過課文的背誦,提高英語水平。在背誦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模仿純正的英語語音語調,提高語速,還能增強語感。
蘇軾曾有詩句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這是指吸收知識就如同把飯吃入腹中一樣,胸中有了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而背誦記憶多了,則自然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這也是從古至今人們注重背誦的緣故。母語學習尚且如此,外語學習概莫能外。故外語學習中,模仿必不可少,而背誦就是最好的“為輸出先內化”的途徑之一。
背誦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英語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還可以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的單詞和語法。因為無論是單詞、短語、語音還是語法,都是通過課文和句子呈現的。熟練背誦的過程中,單詞、句子和語法會反復再現,促使學生進行模仿、理解和運用。課文背熟了,常用詞句記住了,表達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背誦也可以作為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學生一旦掌握并體會到背誦的甜頭,非但不會感到壓力,還會樂此不疲。現在很多學生特別喜歡“趣配音”的學習形式,他們自覺自愿地熟讀、背誦,并隨著畫面和音樂繪聲繪色地講述、表演,就連許多偏遠地區的學生也能利用配音軟件便捷地進行配音練習。這種具身學習的范式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人物角色的內心世界,同時,準確地掌握語音語調也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學生在動畫、視頻、歌謠中調動多感官來看、聽、理解、模仿、運用,多元智能和動覺思維幫助他們快速記憶和背誦,為自如表達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背誦課文對語感的形成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了英語語感,學生不僅能表達得更得體,在考試中也會游刃有余。長期的朗讀和背誦不僅能提升學生語流的連貫性,豐富詞句表達,還能幫助他們掌握多種表達技巧,使表達更加嚴謹和準確。學生一旦對背誦材料熟記于心,表達時即可對原材料中的詞句信手拈來。同時,學生還能夠通過看詞發音,建立詞語音形的聽覺、視覺聯系,做到準確、快速識別詞語。
今天,英語教學更注重主題教學,關注學科德育。很多課文涉及熱愛生活、感恩自然、尊重他人等主題。學生在學習和旅游、節日、愛好等主題相關的內容時,如果沒有扎實的語言基礎,往往會覺得表達困難。學生通過背誦積累了詞句,在表達真實情感時就不會為語言的缺失發愁。同時,適合背誦的語篇中除了含有地道的語言知識,也蘊藏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例如,教師可以選擇經典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樹立快樂的人生態度。Life is a celebration. Be happy and make others happy.(生活就是一場慶典,要快樂一點,讓其他人也高興起來。)這樣的表達方式,小學生不通過背誦,是很難自己凝練出來的。
在真實表達中,學生往往不太會使用with一詞。碰到這樣的情況,學生也可以模仿背誦句子來學習。如:I’ll fly with the wind.(我將隨風飛翔。) 一句中,with表示“跟、同”;He lives with his parents.(他同父母住在一起。)一句中,with表示“和、同”;a girl with red hair(一位紅發女孩)中,with表示“有”;Cut it with a knife.(用刀把它切開。)一句中,with表示“用”。凡此種種,學生要想正確使用with,就要先理解并記住其意義和表達方式,再聯系實際替換或改編。不管怎樣,識記背誦是理解運用的前提,為了準確、得體的表達就必須背誦。
有一些表達言簡意賅,如詩歌中Clear... Blue... Good day to fly. (晴朗的藍天……真是飛翔的好日子。)如果按照理解,將“晴朗的藍天”逐詞寫成sunny blue sky就略顯遜色。可見如果不背誦,就難以像母語使用者一樣表達得地道、簡潔,所以,純正、流暢、優美的表達基礎是好句美文的背誦。又如He looked up and gave the sky a nod. (他仰望著天空點了點頭。)就比He look up the sky and nod.地道得多。還有Flying with the wind would be like a kite — easier.(飛翔在天空的感覺就像風箏一樣,似乎還更容易些。)也是很好的例子。
學生要記住語法結構才能正確運用。但我們不鼓勵學生機械地背記語法,而要在創設的語境中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體現某種語法現象的內容,進而模仿使用,在使用中再加深對該語法現象的領悟。例如,外研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7 Unit 2中的He can...now. He couldn’t... then. The girl couldn’t walk then. The girl can walk now. 等句型涉及情態動詞can的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如果教師用語法術語講,學生可能會越聽越糊涂。但如果學生知道now、then、can的意思,只要背下來 Now sb. can / can’t... Then sb.could / couldn’t... 在運用中模仿“能/不能”的表達方式,并結合前面學過的go / went、do / did,學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can / could,can’t / couldn’t了,從而使較難理解的語法知識變成一種語感。
背誦必要的語言結構是口頭和書面表達的基礎。沒有豐富、優美的詞句積累,口頭和書面表達單純靠堆砌單詞,肯定索然無味,也往往更容易出現不符合語法和表達習慣的問題。
背誦英語課文還可以鍛煉記憶力。學習者在童年和少年的黃金記憶期,記住常用的問候、介紹、請教、求助、贊賞、致歉、告別、喜好、建議、祝愿等功能句型,就能為交流、表達和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背誦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英語的意志力。當學生可以嫻熟、聲情并茂地背誦英語短文的時候,他們的成就感會溢于言表,變得更加自信,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背誦雖然很重要,但我們切記不可要求學生天天背課文,這勢必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過去筆者在學校聽課時,一位優秀的老教師曾自豪地說:我們每天都布置背誦作業,還要求家長每天簽字,學生每一篇課文都背得滾瓜爛熟。的確,要求背誦很好,但也要考慮背什么、怎樣背,過度布置不合理的背誦作業只會使學生和家長產生逆反情緒和心理壓力,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什么樣的學習材料適合被布置為背誦作業呢?從語言積累的必要性、語言輸出的現實性和語音語感的熏陶性三個方面看,背誦作業可以包括以下內容:重要的單詞、常用短語、固定搭配、日常交際功能句型、諺語、朗朗上口的歌謠、詩文以及精彩的句子、段落和書面表達的精彩篇目。
單詞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如果沒有詞匯量的積累,后續的聽、說、讀、寫目標都難以實現。在小學階段,單詞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但孤立地背誦和記憶單詞難以體現語言的情境性和語用性,也不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實物、圖畫、視頻、動作、繪本等,幫助學生理解單詞含義,感知其發音,在游戲、競賽、繪畫、表演等活動中引導學生模仿、操練和運用單詞。這樣既能擴大學生單詞量,又有利于提高其運用詞匯的能力。
學生背誦單詞后,要通過句子進行交流。教師可要求學生背誦課文中學過的重點句型來鞏固語法。如談論天氣的What’s the weather like / in...? It’s...;談計劃打算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 He’s / She’s / They are going to...;請求幫助的Excuse me. Can you help / tell / pass me...? 等。學生只有將重要的句型熟記于心,才可能在相應情境中運用自如。通過背誦,學生記住了句子中特殊或特定語法現象的表達方式,在新的情境中就能夠采取聯想、替換或拓展的方式輸出運用,使語言學習形成一個從輸入、內化到輸出的良性循環。
背誦還能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減緩遺忘的速度。但一遍遍地重復,也會使學生感覺枯燥,由此產生心理負擔和壓力。那么要如何克服背誦帶給學生的不良情緒影響呢?這就要求教師基于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齡特點,設計多樣的背誦活動,既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又不使他們感到枯燥單調。現行教材在知識呈現和操練鞏固的設計上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例如提供了動畫、視頻、歌謠、歌曲等多模態的學習材料。背誦歌謠就是一種有效的操練活動,功能句型在歌謠中不斷被重復,通過背誦的及時復現能有效降低學生遺忘的速度,有助于加深記憶,為后續的表達輸出奠定基礎。過去的教材中很少有歌謠。為了讓學生快速記憶掌握功能句,筆者在教學時會將課文改編成chant。學生在朗朗上口的韻律和節奏中能很快記住功能句,甚至能在課堂上把課文背下來。有一篇關于征求他人同意的課文對話“May I turn on the radio, mum? ”,在觀察情境圖片和筆者手勢動作引導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了對話大意,并聽了一遍課文對話的錄音。之后,筆者拍手打節奏,指著自己和打開收音機旋鈕的動作,大聲說:May I, May I / May I turn on the / radio, mum? /I’m afraid / not. / Your father’s / writing. / May I play ball / then-? / Yes,of course. / But play / out doors.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很快就記住對話。然后,筆者再讓他們觀察其他情境圖片和同學的不同動作,改編對話。如:May I use your ruler?May I open the window? May I read a book? 等,并給出Yes. / Yes, of course. / Sure. / Certainly.等回答。在背誦對話中,學生打著節拍,在富有節奏感的韻律帶動下,全身心投入到歌謠里,學習輕松愉悅,一掃枯燥、單調、煩悶的情感體驗,在說、唱、玩、演、做中快速背誦功能句,學會了如何征求他人的同意。將課文改編成歌謠既能提高背誦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歌謠。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教材中有一首描述季節的歌謠: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 Summer is hot and days are long. Autumn is golden and farmers are busy. Winter is white and the year is gone. 這些優美的句子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也為描述大自然提供了語言支持。再如在學習食物話題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學習歌謠:Who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 jar? Cindy stole the cookies from the cookie jar. Who me? Yes, you. Not me. Then who?Lindy stole the cookies... Not me.Then who? 歌謠雖然不短,但功能句多次復現,學生能快速掌握。
除了借助情境背誦課文,也可推薦學生看圖背單詞、看繪本背誦好詞好句的活動。小學生使用的教材比較簡單,語篇較少,因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繪本等拓展讀物中摘抄并背誦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背誦的方法也要給予指導,例如先看再聽,聽熟試背,想不起來時再聽聽,晚上躺在床上背一背,第二天早上起來再回憶一下,看看是否遺忘了。經過看看、聽聽、想想、背背,學生基本就能背下來了。回到課堂上,學生結合情境圖片、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動作,自然而然就能完整背誦課文了。可見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語言模仿是關鍵,背誦之前一定要反復聽、反復看,結合語境加深理解,并模仿標準的語音、語調和語氣,聽熟了再朗讀,讀熟就能流利而準確地背誦了。背誦練習的難度和內容也要由易到難、由短到長,教師要引導學生克服急躁情緒,培養持之以恒的毅力,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逐漸掌握背誦的竅門和方法。
為了引導學生養成并保持良好的背誦習慣,教師在布置背誦作業后,應該及時檢測、評價和反饋。背誦的考核可以從單詞、句子、短文(如課文)等方面來落實。檢測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可以有師評、互評、組評、自評和家長評。評價可通過平時課堂、單元練習、家庭背誦、期末口語測試等落實,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從而實現激勵、糾錯、改正,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和樹立自信。
單詞背誦的檢查,不僅僅是檢查能否根據中文意思背出相應的英語單詞。基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背誦檢測的形式也要多樣和有趣。例如,教師出示實物或圖片,讓學生說出對應的英語單詞。這既能考查詞義,也能考查發音。類似的趣味測試還包括聽音選出對應的單詞、聽音判斷單詞和圖片的對應正誤、聽音畫圖或涂顏色等。這樣的背誦考核在教學或測試中都可以被采用。相比于“背誦+默寫”的傳統考查形式,這些多樣的測試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看似不是在背誦,其實都能實現檢測背誦的目的。
句子的背誦檢測則可以通過看圖說句子來實現。考查句子背誦的圖畫應比考查單詞的內容更豐富,從圖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旨大意,如交流天氣、職業、愛好、運動、旅游、交通工具、學校、飲食和服裝等。學生看圖說出交際用語的功能句,也實現了考核功能句的內涵和語音語調準確性的目的。故“背誦”考核絕不僅是考核“背誦”。
除了上文提到的創設情境,教師還可創新考查形式,如讓學生以兩人或小組為單位,借助情景圖片進行對話表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熟練背誦課上所學的主要句型和問答對話,并能在考核中加以運用。雖然教師沒有讓學生直接背誦課文,但要表達準確就必須要背誦相應的詞句。而且,這種對話交際式、小組合作式的活動更受學生的歡迎,能極大地緩解學生對測試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教師也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背誦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根據要求演唱歌曲或自編歌謠的活動,這也能夠考查學生背誦的熟練度、語音語調的準確度,同時還能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對背誦是否積極,并能檢測學生聯系生活改編拓展所學內容的創新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版義教課標”)已經正式頒布。新版義教課標對課程理念、目標、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等都作了更全面、詳細的補充和指導。教師要認真學習領會新版義教課標的理念,關注學生的體驗、感知和實踐,激勵學生在朗讀、演唱歌曲、說唱歌謠中積極大膽開口并借助圖片、音頻、視頻、動作等多模態的方式理解所聽所看。教師還要引導鼓勵學生在感知、理解、模仿和運用中習得語言,學會準確、得體地進行表達,通過聽說韻文、韻句、歌曲和課文錄音等,模仿語音語調和情緒表達,形成語感,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通過這些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感知體會英語的重音、意群、語調與節奏,為準確得體的表達與交流奠定基礎。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發揮背誦的功能,是值得每一位英語老師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