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士軍,汪蛟龍,李海龍,王 玉
(貴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貴陽 550000)
大米及其制品是貴陽市市民餐桌上的主要食品,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本研究旨在調查貴陽市市民日常食用的大米及其產品的受污染狀況,檢測其中鉛、鎘、砷、鉻和鋁等有害金屬含量,為食品安全評價、健康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大米及大米粉,貴陽市市售。實驗所測樣品分別來自貴陽市6區3縣和一個縣級市的大型超市及農貿市場,包括云巖區、南明區、烏當區、花溪區、觀山湖區、白云區、息烽縣、開陽縣、修文縣以及清鎮市等。分別于各個區縣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采取不同類型、不同地點的大米及大米粉樣品共計100份,其中大米20份,大米粉80份,每份樣品重500 g。
依據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GB 5009.268—2016)[1]對樣品進行監測分析。
米粉中有害元素污染程度分級標準見表1。

表1 米粉中有害元素污染程度分級標準表[2]
(1)單因素污染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i為單因素污染指數;Ci為重金屬實測數據;Si為重金屬標準限量值。
(2)綜合污染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綜為綜合因子污染指數;Piave為單因素污染指數平均值;Pimax為單因素污染指數最大值。
按國家認證認可規定執行,為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采用同樣的前處理方法和測定條件進行質控樣品測定(3個平行樣)。要求每種金屬元素成分測定值在質控樣品規定的許可范圍內,同時實驗采用空白試驗、平行樣檢測、加標回收檢測等方法進行,本次研究使用的大米粉標準樣編號為GBW 10010a。所得數據用EXCEL 2003。
貴陽市各個區縣所測大米及大米粉樣品中的鉛、鉻、鎘、鋁和砷含量的平均值為鉛的檢出率為49%、鎘的檢出率為82%、砷的檢出率為62%、鉻的檢出率為73%及鋁的檢出率為100%。各區縣的鉛、鉻、鎘、鋁和砷的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7,污染程度屬于清潔。其中,息烽縣大米及大米粉樣品的鉛、鉻、鎘、鋁、砷綜合污染指數最高,為0.458;云巖區的大米及大米粉樣品的鉛、鉻、鎘、鋁、砷綜合污染指數最低,為0.250。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貴陽市各區縣鉛、鉻、鎘、鋁、砷 檢出率、綜合污染指數表
貴陽市各區縣所采樣品中的鉛、鉻、鎘、鋁和砷平均含量水平如圖1、圖2所示。鋁元素平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烏當區,平均含量為29.057 mg/kg,南明區次之,平均含量為17.628 mg/kg,平均含量水平最低的是息烽縣,平均含量為1.768 mg/kg,其他區縣的鋁平均含量水平處于0~5 mg/kg;鉻元素平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清鎮市,平均含量為 0.200 mg/kg,平均含量水平最低的是云巖區,平均含量為0.071 mg/kg,其他區縣的鉻平均含量水平處于0.073~ 0.196 mg/kg;砷元素平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息烽縣,平均含量為0.129 mg/kg,平均含量水平最低的是清鎮市,平均含量為0.053 mg/kg,其他區縣的砷平均含量水平處于0.055~0.106 mg/kg;鎘元素平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息烽縣,平均含量為0.094 mg/kg,平均含量水平最低的是白云區,平均含量為0.047 mg/kg,其他區縣的鎘平均含量水平處于0.049~0.076 mg/kg;鉛元素平均含量水平最高的是息烽縣,平均含量為0.081 mg/kg,平均含量水平最低的是云巖區,平均含量為0.027 mg/kg,其他區縣的鉛平均含量水平處于0.030~0.059 mg/kg。

圖1 貴陽市各區縣采樣品中鉻、砷、鎘和鉛的平均含量

圖2 貴陽市各區縣樣品中鋁的平均含量水平
本次研究各區縣所采樣品的鉛、鉻、鎘、鋁、砷綜合污染指數如圖3所示。修文縣的金屬鉻的綜合污染指數略大于0.7,污染程度略高于警戒線;白云區的金屬砷的綜合污染指數大于0.7,污染程度為略高于警戒線。其他區縣的上述各類鉛、鉻、鎘、鋁、砷的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7,處于安全范圍。

圖3 貴陽市各區縣樣品中鋁、鉻、砷、鎘和鉛的綜合污染指數水平
鉛、鎘、鉻、鋁砷污染指數和污染程度如表3所示。本次98%的大米及其大米粉樣品中的鉛、鉻、鎘、鋁和砷單因素污染指數小于1.0;大米及其制品中的鉛、鉻、鎘、鋁和砷綜合污染指數為0.312,在安全范圍內。米粉中鎘污染指數范圍跨度明顯大于鉛、鉻、砷、鋁,1個米粉樣品中金屬砷的單因素污染指數為1.020,為輕度污染,1個米粉樣品中金屬鎘的單因素污染指數為1.005,為輕度污染。

表3 貴陽市大米及其制品中鉛、鉻、鎘、鋁和砷污染指數表
本次檢測的100份大米及米制品中的鉛、鉻、鎘、鋁和砷均未超過國家限量指標,鉛、鉻、鋁單因素污染指數小于1.0,提示安全,說明隨著近幾年的綜合治理,我國自然環境污染狀況總體得到改善[3-5]。
本次調查值得高度關注的是4種金屬及砷均有檢出,鋁的檢出率100%,其次為鎘的檢出率為82%,鉻的檢出率為73%,砷的檢出率為62%,鉛的檢出率為49%。提示存在污染。其中1個米粉樣品中砷的單因子污染指數為1.020,1個米粉樣品中金屬鎘的單因子污染指數為1.005,提示為輕度污染;另外修文縣的金屬鉻與烏當區的砷綜合污染指數大于0.7,污染程度略高于警戒線;提示此次調查的大米及大米制品存在鎘、砷的污染,同時鉻的污染風險高,這與陸姍姍等[6]研究的福建產稻區中大米中的砷、鎘、鉻情況相似。可能因種植區土壤中本底含量較高,提醒監管部門應重視工業廢水、廢料的排放,要及時消除土壤中的有害元素,避免其長期蓄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產生慢性損害[7]。此外,相關部分還應當控制種植、養殖環節,盡量保證源頭不受污染,嚴格控制植物產品生長過程中農藥、獸藥、有害添加劑的使用力度,嚴格控制河水、湖水、海水等水質的質量問題,進一步為食品安全提供好的自然環境[8-9]。此外,應該加大對臟亂差的小作坊式的落后小企業的管理力度,對于那種不合標準、摻假、以次充好、濫用添加劑、用非食品級原料甚至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的企業更是應該堅決取締。同時應定期監測市售米制品,超標者應下架銷毀,追溯生產商并責令整改,以保障飲食安全[10]。
通過此次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米粉樣品中上述各金屬含量均處于國家限定范圍內,所測樣品中98%的大米及其大米粉樣品中的鉛、鉻、鎘、鋁和砷單因子污染指數均小于1.0,大多數米粉樣品均處于清潔狀態,未受到污染;白云區的1個米粉樣品中砷的單因子污染指數為1.020,污染程度為輕度污染,修文縣的1個米粉樣品中金屬鎘的單因子污染指數為1.005,污染程度為輕度污染,不存在污染程度達到中度污染及以上的樣品,所有樣品中的鋁、鉻和鉛等金屬的單因子污染指數均小于1.0,表明該次研究所測樣品均未受到鋁、鉻和鉛等有害金屬的污染。所測大米及大米粉樣品中的綜合污染指數為0.312,污染程度屬于清潔,處于安全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