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東,周海宇,周錦國,江禹奉,覃蘭秋,謝和霞,唐照磊,程偉東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廣西分中心,南寧 530007)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中國種植范圍最廣、用途最多、總產量最高的作物。發展玉米生產對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滿足市場需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廣西)屬熱帶亞熱帶玉米產區,播種面積55 萬~58 萬hm2,占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16%,約占全國2.5%[2]。近幾年,廣西主要種植的玉米品種有桂單0810、桂單162、桂單688、桂單166、迪卡008、正大 808、先達 901、亞航639、亞航 0919、兆豐588、兆豐788、南校969 等,這些品種播種面積占廣西播種總面積的80%以上[2,3]。廣西地形地貌復雜,小氣候多樣性豐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機械化的推廣,穗粒腐病、草地貪夜蛾等危害嚴重,需要對現有的玉米品種進行更新換代以滿足需求[4-7]。雖然目前廣西還無法完全實現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但農村勞動力缺乏、土地流轉等因素,機械化是趨勢,選育豐產、穩產、多抗宜機收的品種將是廣西玉米新品種今后的發展重點[8,9]。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簡稱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致力于不同類型玉米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為適應廣西玉米機械化的需求,以熱帶種質為主、溫帶種質為輔選育出玉米新品種桂單902。桂單902 具有豐產、穩產、綜合抗性強和宜機收等優點,其成功選育為廣西玉米產業的機械化進程提供助力,同時為玉米增產、農民增收提供優良新品種。
母本自交系GRL73691 是以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的雜交種先玉1173 為基礎材料,選擇優良單株連續自交9 代選育而成的二環系。該自交系在廣西南寧市春播生育期116 d,秋播108 d,幼苗長勢好,葉鞘綠色,葉片綠色,株高207.27 cm,穗位高107.00 cm,植株總葉片數 19~20 片,穗上葉 5~6 片,株型半緊湊。雄穗長35.30 cm,一級分枝5~6 個,花藥飽滿黃色,穎片基部綠色,雌穗花絲青色,吐絲期與散粉期同步。果穗錐型,穗長12.50 cm,穗粗4.00 cm,穗行數14 行,出子率83.80%,子粒黃色,硬粒型,穗軸白色。抗大、小斑病,抗南方銹病、紋枯病、青枯病、玉米螟,感穗粒腐病,抗倒性好。果穗結實好、滿頂,一般配合力高。
父本自交系GRL62491 是2010 年利用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單交種NH6249 為基礎材料,選擇優良單株連續自交10 代,于2014 年選育而成的二環系。該自交系在廣西南寧市生育期春播114 d,秋播105 d。幼苗長勢較強,第一葉鞘紫色,株高176.30 cm,穗位高54.80 cm,成株葉片數19~20 片,葉脈紫色,葉色淡綠,穗上葉片6~7 片,莖稈紫色,株型半緊湊。雄穗較長,雄穗一級分枝6~7 個,雄穗穎片紫色,花藥紫色,花粉黃色,花絲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4.20 cm,穗粗4.10 cm,穗行數12~14 行,千粒重293.00 g,出子率84.20%。子粒橘紅色,硬粒型,外觀品質優,穗軸白色。高抗大、小斑病,高抗南方銹病,中抗穗腐病、灰斑病,感紋枯病。莖稈較粗壯,綜合抗性強,配合力高,子粒外觀品質好。
桂單902 是2015 年春季利用自交系GRL73691為母本,自交系GRL62491 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玉米單交種。2016 年春季和秋季參加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新組合多點異地鑒定試驗,鑒定地點為貴港市、馬山縣、宜州市、巴馬縣、田陽縣和靖西縣,春秋兩季12 個點次中有10 個點次產量比對照桂單162 增產5.0%以上,增產點次83.3%。2017 年參加廣西普通玉米篩選試驗,2018 年參加廣西普通玉米區域試驗,2019 年參加廣西普通玉米生產試驗,均達到了廣西適宜機械化收獲果穗玉米品種審定標準。2020 年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桂審玉2020010 號。
桂單902 在廣西春播生育期約118 d,秋播生育期約111 d。該品種幼苗長勢中上,第一葉鞘紫色,第一葉尖端圓形到匙形,第四展開葉片邊緣紫紅色,葉片綠色,葉緣波狀弱,莖“之”字型程度弱。株型平展,成株葉片數 18~19 片,株高 260.00 cm,穗位高113.00 cm。雄穗上沖,穗長約35.30 cm,雄穗一級分枝數平均12.00 個,花藥紫色,穎片基部紫色,花絲紫色,雌雄花基本同步開花,果穗著生于倒數第5~6 片葉。果穗筒型,穗長17.20 cm,穗粗5.10 cm,禿頂長0.50 cm,穗行數12~18 行,平均行粒數30.00 粒,千粒重387.00 g,出子率82.30%。子粒黃色半硬粒型,穗軸白色。
2019 年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桂單902 子粒干基含量:容重758.00 g/L,粗蛋白10.21%,粗脂肪4.12%,粗淀粉72.55%。
2018—2019 年經廣西農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蟲接種鑒定,桂單902 感紋枯病,感大、小斑病,抗南方銹病,中抗鐮孢穗腐病、鐮孢莖腐病。
2018 年春秋兩季區域試驗倒伏率5.30%,倒折率0,倒伏率倒折率之和5.30%;2019 年生產試驗兩季倒伏率0~3.10%,平均值為0.40%,倒折率0~5.30%,平均值為0.50%。
從表1 可以看出,桂單902 在2018 年區域試驗中春季產量為7 308.00~9 666.00 kg/hm2,平均產量8 247.71 kg/hm2,排名第 4。其中,參試 7 點次中,有6 點次比對照增產,占參試點次85.71%,平均比對照桂單162 增產10.3%;秋季產量為6 176.00~8 076.00 kg/hm2,平均產量 7 189.86 kg/hm2,排名第5,參試7 點次中,有4 點次比對照增產,占參試點次57.14%,比對照桂單162 增產1.0%。2018 年春秋兩季平均產量7 718.79 kg/hm2,比對照增產5.8%,排名第4,參試14 點次中,有10 點次比對照增產,占參試點次71.4%。

表1 2018 年桂單902 區域試驗中的產量表現
從表2 可以看出,桂單902 在2019 年生產試驗中春季產量為6 288.00~8 706.00 kg/hm2,平均產量7 271.57 kg/hm2,排名第 3,其中參試 7 點次中,有6 點次比對照增產,占參試點次85.7%,平均比對照桂單162 增產5.6%。秋季產量為5 868.00~7 893.00 kg/hm2,平均產量 7 003.71 kg/hm2,排名第 1,參試7 點次中,有7 點次比對照增產,占參試點次100.0%,比對照桂單162 增產10.00%。2019 年春秋兩季平均產量7 137.64 kg/hm2,比對照增產7.7%,排名第2,參試14 點次中,有13 點次比對照增產,占參試點次92.9%。

表2 2019 年桂單902 生產試驗中的產量表現
桂單902 綜合抗性強,豐產穩產性好,適宜在廣西各地推廣種植。廣西春季播種以2 月上旬至3 月中旬為宜,氣溫穩定在12 ℃以上即可播種;秋季播種以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為宜,適宜種植密度為48 000~56 000 株/hm2。
施肥是保證玉米高產穩產的關鍵環節。桂單902 播種時施足基肥,每公頃施復合肥(N-P-K=15-15-15)450 kg[5,10];在幼苗 3 葉前做好查苗補苗工作,3~4 葉期間苗,5~6 葉期定苗,拔除病苗、雜苗和弱苗,保留生長一致的壯苗,定苗時結合中耕松土施攻苗肥,一般每公頃施尿素60~75 kg,復合肥150~180 kg。大喇叭口期重施攻苞肥,結合中耕培土,施尿素 225~300 kg/hm2[11,12]。播種后及時噴施除草劑,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中后期防治紋枯病、大斑病及穗腐病等,另外重點防治草地貪夜蛾等害蟲,同時注意抗旱排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