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2-5042-6547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國百年奮斗歷程講話中明確提出:“重視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這不僅體現了我國領導人對社會主義人才培養制度的深刻認識,更能看出我國對現代化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建設的重大決心。在現代這個社會,人才已經成為了推動產業迅猛發展的主力軍。大到國家與國家之間,小到行業與行業之間、行業內部之間,也由原來對原料與銷售市場的激烈競爭,進而逐步轉向注重對人才資源的占有和對人才市場的壟斷。由此可見,人才戰略必將成為科學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也為當代企業提升競爭能力指出了一條科學有效的捷徑。
關鍵詞:培養人才 ?持續發展 ?人才建設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4(b)-0000-00
Thoughts on the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lents
LIANG Xuhong
(Personnel Information Center of Weiyua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Gansu Province, 748200 china)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ce clearly stated in his speech on China's century-old struggle: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ivating talents, uniting talents, leading talents, and achieving talents, and uniting and supporting tal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ist talent training system can better show my country's great determination to modern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modern society, tal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driv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From large to country, small to industry and industry, and between industries, the original fierce competition for raw materials and sales markets has gradually shifted to focusing on the possess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monopoly of the human marke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alent strateg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fulcrum of the scient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 also points out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hortcut for contemporary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Cultivating talen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Talent construction;?Training methods
建設并擁有一批21世紀新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這關系到一個單位現階段的經營發展和未來的規劃藍圖。從人力資源開發部門的信條來看,科技雖說是第一生產力無可置疑,但透過問題看本質就會發現,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是建立在人才隊伍保障研發的基礎之上的。在現實社會之中,大到國與國之間,小到企業與企業之間、部門內部之間競爭的核心是對人才的競爭,可以說是誰擁有一批21世紀新型復合型的高素質青年人才隊伍,誰就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擁有立足之地,誰就能牢牢地掌握住提取財富增收的密碼。為保障青年人才隊伍的科技創新以及可持續性穩定發展,該文從廣義上細致分析研究了可持續發展人才隊伍的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的重大作用,旨在為企業發展選好決策型人才、強化管理型人才、開發技術型人才、培養操作型人才,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及寶貴建議。
1可持續發展人才對于企業發展中重要意義
在《關于深化可持續發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中》,筆者所在單位渭源縣人事信息中心的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了黨中央對可持續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精神指示,并深刻反思領悟了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培養建設對于企業發展重要意義。
1.1人才是實現發展的基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科學的發展是離不開人才的。人們在現代社會中能看到的一切科學技術,都是依靠社會各行各業的不同精英人才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其最基礎的核心便是人才,由此可以理解為在現代社會誰能擁有一批高、精、尖的可持續發展人才,誰就有發展的主動權及強勁的競爭實力。所以,無論是什么行業,無論其規模大小,無論成立的時間長短,若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創出一條寬闊大道,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長久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一批自身專業領域內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
1.2人才是實現創收的基礎
在現代社會,打開58同城、招才貓、智聯招聘等獵App,不難發現現代企業對于高、精、尖等專業化人才的極度渴求。各種微、小、中型企業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的年薪加分紅,大型或知名企業更是不惜花費數百萬年薪加股份的重金招攬人才。之所以這種求賢若渴的人才市場趨勢愈演愈烈,是因為有更多的企業家、決策層、管理層已經深刻意識到了人才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他們在對可持續發展人才的認知上達成了一個共識,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能擁有一批這樣的人才,企業就失去了在這個社會競爭生存的主動權。其實,這一點也很好理解,在中國漢字形義的解釋上分析“財”字,“貝”指的是貨幣在左,“才”指的是人才在右,由“貝”字和“才”字,呈左右結構共同組成了代表財富的“財”字,這在某種寓意上也表明了,在發展生存的過程中,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才是實現增產增收、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
2對建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幾點思考
人才是具有一些特殊屬性的,比如人才在實踐過程中所發揮的價值和作用,這往往深刻揭露了人才屬性的本質。什么是人才?人才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個行業都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為都知道,人才是引領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人文進步的根本。在這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21世紀,最大的發展源動力不僅僅是鋼鐵、煤炭、石油等物質方面的資源,還包括人類本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資源,人才是推動科技進步和改革創新的最大源動力。換而言之,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21世紀,誰擁有一批高、精、尖的決策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服務型人才,誰就擁有在這個社會生存立足法寶。
2.1選好決策型人才
決策型人才一般泛指各局、廠、公司等負主要責任的領導人,這些人必須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高瞻遠矚,必須具備堅韌不拔、冷靜果敢、睿智練達、統領全局等優良品質。決策型人才的選拔與錄用必須慎之又慎,因為決策層一旦失誤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很有可能會導致一個企業在短極端的時間內遭受致命的打擊。鑒于決策型人才方向性錯誤這個致命的弱點,該類型人才的選拔與錄用應盡量選擇可持續發展人才進行培養,做到提早意識、提早發現、提早準備、提早培養。例如:格力集團董事廠董明珠女士在《初入職場的我們》這檔節目中挑選的22歲女秘書孟羽童。在這檔節目中董明珠當眾宣布要把孟羽童培養成格力集團的第二個董明珠,并在點評時強調了孟羽童活躍自信的特質。由此可見,在董明珠看來,對于格力這種1991年創立便能發展成至今規模的老牌企業來說,急需這種新鮮血液的輸入。
2.2強化管理型人才
管理型人才一般泛指那些企業車間、單位科室、業務部門等管理層的人才,這一類人才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及人員組織能力,自身具備機動靈活、反應迅速、適應性強等優良的性格品質,是一個單位或組織里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其市場競爭的激烈的程度已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人們逐漸意識到了才人對發展的重要作用及意義,把對于產品、質量、服務和價格方面的競爭,快速轉化為對青年可持續發展型人才的競爭。這些可持續發展型人才比較年輕,可塑性極強,有著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還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創新性,只需要稍加培養就可以形成很強的市場經濟觀念,以及較強的工作理論和管理知識。
2.3開發技術型人才
技術型人才一般泛指那些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人員,在事業單位一般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特級,而在企業單位中一般指的是專業技術崗位人才以及科技研發崗位人才。技術型人才對產品的設計、產品的研發、產品的測試等環節負直接責任,是一個企業創造財富的直接關系人之一。由此也可以這么說,技術型人才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加快企業現代化發展、提升企業競品競爭力、為企業創造財富的中流砥柱。從這一類人才的自身屬性來看,不僅得要求他們有學歷、有能力、懂理論、會技術,還得要求他們有超前的發展意識和創新精神。基于這一點考慮,青年可持續發展型人才就極其符合企業發展生存的需要,他們往往富有極強的開拓性和創造性,不僅年富力強懂現代化基本理論和科學知識,還能不斷地學習進步提升自身。
2.4培育操作型人才
操作型人才從字面義上理解,一般指的是那些在一線生產崗位的職工隊伍,他們是負責企業產品生產的絕對力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該類型的人才也是企業發展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企業的生存來說,該部門就好比是人身上的重要器官,缺少就意味著殘疾或者死亡。比如:在《中國新時代工人的先進事跡材料》中有這樣一位平凡但又不平凡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許振超,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集裝箱吊橋工人,但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集裝箱吊橋工人卻能每年為公司節省費用3 000多萬元,帶領團隊完成科技成果135項。由此可見,一批優秀的操作型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們在企業的發展生存中發揮著無與倫比的巨大作用。基于這一點,企業應該下功夫培養這么一批操作型的人才,要通過開展專項技能提升活動、專項職業素養提升活動,不間斷地培育綜合復合型的操作型人才。
3結語
決策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操作型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生存、壯大的重要保障。在現階段,企業除了要提高這四類人才能力水平以外,還要預備選拔出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年級較輕、可塑性較強、責任心較高、富有創新精神和實干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人才。只有讓一個企業不斷保持新鮮血液的注入,才能讓這個企業充滿活力、充滿動力、充滿生命力。繼而使企業在發展生存的過程中銳意創新、開拓進取,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最高要求。
參考文獻
[1] 范合君,何思錦.現代產業體系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基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政府人才數量的調節作用[J].中國流通經濟,2021,35(12):16-27.
[2] 張煒,翁默斯,王良,等.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研究[J].科學發展,2021(11):5-13.
[3] 賀峰,楊青豐,周海飛,等.現代學徒制視域下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6):29-31.
[4] 包訓艷.“1+X”證書制度與現代學徒制深度融合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5(5):28-33
[5] 楊志紅,廖向陽.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1(20):232-233.
[6] 王棟.就業理論視域下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黑龍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21(14):145-147.
作者簡介:梁旭紅(1989—),女,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