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芊 毋昆








鄭州市鄭東新區康平小學積極推進家校共育工作,通過家校共育數字平臺,引導家長和學生觀看專家講座、做好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育兒方法,解決育兒困惑,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實現了家校聯動、協同育人。
二(5)班 王笑
在使用家校共育數字平臺過程中,我們參加的主要有專家講座和社會實踐活動兩方面。
在講座和活動前,我總會提前梳理重點內容,將主要信息列舉出來,發到家長微信群,充分利用家長委員會定期匯報班級完成情況,組織家長分享學習筆記、心得感悟等。圍繞專家講座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研討會,關注個體發展需求,探討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等,聯合教師和家長團隊幫助特殊學生健康成長。家長通過親身參與,充分認識到了家校共育數字平臺的指導意義。
家校共育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比如家長在放學路隊接孩子時,或是私下問我學生的相關問題時,都是家校共育的良好契機。聚力創造合力,進而成就學生,通過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我們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家長的整體素質逐步提升。未來,我將與家長在家校共育之路上攜手同行,一起靜待花開。
三(4)班 喬春會
對教師而言,家校共育數字平臺中的專家講座帶來了豐富的育人案例,需要我們認真學習,以便在與家長溝通時,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對學生而言,家校共育數字平臺結合不同年齡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思維水平,提供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既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密切了親子關系。
對家長而言,平臺提供的專家講座帶來了干貨滿滿的育人方法。每周觀看專家講座后,我會安排幾名學習型家長在班級群里探討學習感悟,帶動其他家長參與討論、分享。在相互交流中,許多家長學到了實用的育人知識。通過這個方法,絕大多數家長養成了自覺觀看專家講座、主動分享感悟的良好習慣。
五(1)班 邵俊俊
家校共育工作沒有捷徑,必須盡心盡力去做。在引導家長使用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方面,可選用平臺中解決家長育兒困惑的優秀案例,引導家長親身參與平臺活動,在一次次實踐中加深對平臺的了解,取得家長廣泛認同。
在每周專家講座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始前,我會在班級群里發接龍提醒家長觀看,對沒有完成接龍的家長,我再電話通知觀看,并將每周平臺使用情況截圖發到班級群。同時,我在班級群里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每次組織1到2位家長分享學習心得,以此帶動其他家長積極參與,保證班級平臺使用率達到100%。隨著對平臺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家長都能主動觀看專家講座和完成社會實踐活動。
五(6)班 李煜
我認為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長的人生觀、價值觀會對學生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引領和促進的作用。如果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其實就像兩只腳共同努力向前,學生成長的步伐也會邁得更快更穩。
家校共育數字平臺中,每周專家講座都有新的主題,不同家長有不同感受。所以,我時常鼓勵家長在班級群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比如最近一次專家講座講的是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家委會有一名家長告訴我,他把筆記抄了三遍,又讀了兩遍,并分享了他在專家講座中的收獲,反思了很多平時不恰當的言行舉止。經過日積月累,當家長教育孩子變得有方法、有成效時,孩子就會愛上學習并主動學習。
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在發布學習任務之前,我會告訴學生,讓學生回家再提醒家長,第二天來校及時反饋完成情況,對積極完成的予以表揚肯定,并利用早讀最后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站到講臺上分享自己在實踐中有哪些收獲。現在,我們班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還主動提醒我下一期該做哪些活動了。
五(2)班 李娟
我是一名新手班主任,剛接觸到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時,我感覺很混亂,不知道每天該學什么、該做什么。后來經過摸索,我逐漸掌握了規律,也理解了家校共育數字平臺的指導意義。
向家長推薦平臺時,有家長或發短信或在群里表達,說平臺上的學習任務是個負擔。我為家長講解家校共育的意義,并通過平臺案例向家長說明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有利于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對如何做優秀家長,平臺提供了許多可借鑒的經驗,針對家長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困惑,給出了許多具體方法。后來,家長通過看講座、做實踐活動,在親身參與中漸漸體會到了使用平臺的好處。
五(3)班 李安寧
在推行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應用中,教師要做到先學習,才能在跟家長溝通時更有針對性。通過一段時間學習,我發現班里個別家長工作實在太忙,總忘記參加活動。此后每次活動前,我都會重點提醒這些家長,他們也通過做備忘錄、定鬧鐘等方法,提醒自己準時參加專家直播課講座,及時帶孩子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一定要站在家長角度,多替對方考慮,如果家長因為當天有事沒有參與平臺活動,可以提醒他第二天抽空完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教師與家長要相互理解、互相學習,與家長一起分析教育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爭取共同進步,達到雙贏。
四(4)班 謝衛霞
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既為家長教育孩子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如何讓家長認識平臺、用好平臺、認可平臺?首先要多關注多提醒,時刻追蹤,直至完成。其次,將平臺使用情況與學生積分掛鉤,促進家長和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及時查看專家講座統計和社會實踐活動統計,確保不落一人。再次,制作平臺任務清單,要求學生貼在家中醒目位置,并在微信群發布通知,告知家長配合完成。最后,設置短信,提醒家長及時完成任務清單。
五(5)班 王蘇敏
一位家長給我打電話,問我怎么和孩子溝通,怎樣教育孩子。我給他推薦了家校共育數字平臺,推薦他看專家講座,并告訴他堅持每周觀看,因為平臺每周都有不同主題,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方法,只要堅持學習、持之以恒,許多育兒困惑就能迎刃而解。
一次專家講座后,一位家長感慨地說:“原來做家長也需要學習。”我說:“不光家長要學習,作為教師,我們也是邊思考邊學習。”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生的成長環境也在悄然改變,教師和家長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符合新時代教育需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