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福






教學背景
伴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也帶來了電能消耗與浪費的問題,因此,日常生活中節約用電意義重大。臺燈主要用于晚上閱讀學習和工作,傳統的臺燈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開關”功能控制燈的點亮和熄滅,很容易出現“人走燈亮”的現象,在某些程度上造成浪費。
本節課使用人工智能3D One AI軟件設計制作智能感應臺燈,主要是通過“距離傳感器”檢測人與臺燈的距離,從而控制臺燈的點亮和熄滅,從而達到“人來燈亮,人走燈滅”,起到“節約電能”的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智能感應臺燈的主要配置;認識距離傳感器;了解3D One AI軟件中“虛擬傳感器”指令中的“設置距離傳感器……”和“獲取距離傳感器……測量距離”積木。
過程與方法 能夠使用工具欄“組”中“成組固定”命令工具對臺燈、距離傳感器和RGB燈進行成組固定;掌握通過“設置電子件模型”設置RGB燈和距離傳感器的方法;學會使用“虛擬傳感器”指令中的“距離傳感器”相關積木編寫智能感應臺燈程序;能夠進入仿真環境對“智能感應臺燈”進行仿真測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工智能技術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3D One AI軟件中“虛擬傳感器”指令中的“設置距離傳感器……”和“獲取距離傳感器……測量距離”積木;掌握通過“設置電子件模型”設置RGB燈和距離傳感器的方法。
教學難點 智能感應臺燈程序的編寫和理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臺燈是我們生活中用來照明工作、學習或閱讀的工具,想一想你家用的臺燈是什么樣子的?它擁有哪些功能?
學生思考、回答……
師:如今臺燈種類樣式繁多,從控制方式來說分為開關控制、觸控式、智能感應式和聲控式。傳統的臺燈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開關控制燈的點亮和熄滅,很容易出現“人走燈亮”的現象,在某些程度上造成浪費。相對于傳統的臺燈來說,智能感應臺燈使用起來更方便更節能,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使用3D One AI軟件設計一款智能感應臺燈。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分析智能感應臺燈
教師使用3D One AI軟件打開智能感應臺燈源文件并進行演示,如圖1。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款智能感應臺燈,請同學們注意觀察,當六面體靠近和遠離臺燈時,會發生什么現象?
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并回答……
教師:通過剛才的演示,我們發現,當六面體靠近臺燈時,臺燈就會發出黃色的光;當六面體遠離臺燈時,臺燈就會熄滅。你知道如何實現這種功能嗎?其實主要是通過距離傳感器控制臺燈的點亮和熄滅。
活動二:認識距離傳感器
師:夏天,每當夜幕降臨時,就會看到空中有很多的蝙蝠,但是蝙蝠飛行的時候并沒有到處亂撞,你知道為什么蝙蝠在夜晚飛行撞不到障礙物嗎?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蝙蝠有一個探路秘訣,就是通過超聲波來探路——通過嘴巴發出超聲波,然后靠耳朵來聽回彈的超聲波,從而判斷前面是否有障礙物。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種能夠檢測障礙物的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它是一種看起來類似于望遠鏡的電子設備。
距離傳感器由發射點和接收點兩部分組成,它主要是通過發射點發射聲波,當聲波遇到障礙物后會反彈,沒多久接收點就能收到返回的聲波。通過這樣的方式檢測它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如圖2。
活動三:為臺燈設計電子件模型
1.設計電子件模型
啟動3D One AI軟件,打開電腦中保存的“智能感應臺燈”源文件。點擊工具欄中的“設置電子件模型”工具,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電子件類型”設為“RGB燈”,“電子件”為臺燈中的RGB燈,打開顏色為黃色,關閉顏色為灰色,如圖3,單擊確定。
點擊工具欄中的“設置電子件模型”工具,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電子件類型”設為“距離傳感器”,“電子件”設為臺燈中的距離傳感器模型,位置為距離傳感器左起始點平面的中心,方向為距離傳感器的正前方,范圍為默認的200mm,單擊確定,如圖4。
師:大家試一試進入仿真環境,并啟動仿真,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學生操作、觀察并思考。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臺燈主體中的距離傳感器和RGB燈會散落下來,這就需要對它們進行成組固定。
2.固定零部件
單擊工具欄中“組”中的“成組固定”命令工具,依次將臺燈主體、距離傳感器和RGB燈選中,然后單擊確定,如圖5。
活動四:編寫程序,體驗智能感應臺燈
教師帶領學生認識3D One AI軟件中的距離傳感器和RGB燈的程序積木。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程序編寫思路:當啟用距離傳感器后,如果人(本課例由六面體代替)靠近臺燈(進入距離傳感器檢測范圍),臺燈就會點亮;如果人(本課例由六面體代替)遠離臺燈(超出距離傳感器檢測范圍),臺燈就會熄滅。
師:根據這個思路,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編寫智能感應臺燈程序,然后進入仿真環境,看看能否達到效果。
學生交流討論,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程序編寫,如圖6。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提問:在嘗試程序編寫和仿真的過程中,大家遇到了哪些問題?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三、拓展實踐
師: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智能生活用品?請同學們結合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使用3D One AI軟件自己設計創作一款智能生活用品。
教學反思
本課在授課過程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程序的編寫,讓學生在3D One AI軟件的虛擬仿真環境中體驗智能感應臺燈在生活中的運用,綜合運用了物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
從教學層面上,本節課是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基礎,讓學生發現傳統臺燈所存在的問題——“人走燈亮”的現象,尋找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的節能方法。從教學策略上,結合案例的特點,本節課在授課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講解與演示、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講解與演示中直觀地了解智能感應臺燈的搭建與制作;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間的團隊合作精神,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探索、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