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雯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基礎教育課程的變革,改變了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給小學美術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帶來了創新。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中,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缺乏新意,而信息技術的運用,為構建多元化美術課堂創造了可能。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1.拓展課堂教學資源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美術課堂中,能夠促進美術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實踐的創新。同時,信息技術是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能為師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學生的認知工具,也能為美術課堂帶來更多、更好的輔助系統和資源支持。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美術課堂中,往往由教師單一講解美術知識,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信息技術作為新型的教學輔助手段,其聲、光、色、形等效果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教師通過教學觀念和策略的轉變,將信息技術的優勢融入美術課堂,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3.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
信息化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在小學美術課堂中融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學方式,將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多媒體信息結合運用,能使教學活動更富創新性、鑒賞性,也能幫助學生培養和提升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從而使教學效率與效果大大提高。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高效備課,保證教學質量,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進行動態化美術賞析
傳統美術教學僅僅局限于課本,抑制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制作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通過生動、形象的直觀演示和充滿畫面感的影像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直觀地感受美術作品的藝術氣息,從視覺上促進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理解,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美術學科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教學過程離不開良好氛圍的營造。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不同藝術作品的陶冶、不同藝術形象的感知,引發學生對美的思考,滿足學生的探求心理,真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繼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3.開發有效的課堂教學資源
教師應該拓展美術課堂以外的教學資源,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輔助美術課堂教學,催生多元化的美術教學方式。首先要善于利用互聯網搜集和整理美術教學資料,高質量、高效率地開展美術教學;其次要反思自身,與時俱進地更新專業知識,提供生動高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路徑;最后要積極構建信息化美術課堂,創設新型的美術教學模式。
總而言之,順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美術課堂中,能有效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藝術感知與藝術表達,實現新課改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