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萍
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擋了線下教學的腳步,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精神指導下,臨沂市沂南經濟開發區實驗學校通過網絡搭建起學習的橋梁,教師根據各年級學習情況,積極備課討論,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向學生輸送著一堂堂隔空不隔愛的精彩課堂。
一、橫向+縱向:高位專業引領,科學精準施策
為保證線上教學順利實施,學校橫向制訂了《線上教學課程實施方案》《云端教研方案》《線上教學督導檢查細則》《線上教學學生量化分評價細則》等系列方案;縱向逐一與各年級教學管理團隊研討,通過學科教研會、年級管理會、班主任會、線上家長會等具體落實教學計劃、學生居家學習指導等,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二、主播+助教:打造學研團隊,提高育人信度
在備課環節,采取“主備+集備”。全體教師分學科分年級進行集體備課活動,在備課組長的組織下,每周由教師輪流擔任主備人,提前制訂下周教學計劃、教學課件、課堂達標練習、家庭作業設置。由于線上學習方式的不同,對某些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知識點,教師們各抒己見,探討應對辦法。
在授課環節,采取“主播+助教”。學科教研組在集備的基礎上,確定每周教學計劃,借助釘釘聯播功能,骨干教師輪流擔任主播,年輕教師擔任課堂助教,隨堂隨班聽課、輔導、批改作業。此種形式的授課,既發揮了網絡的資源共享優勢,又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經過兩周的實踐,該做法效果顯著,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學習度、參與率較往常有較大提升。
在輔導環節,采取“小組+個人”。各班級根據實際,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小組長幫助教師檢查學習參與度和作業上交情況,督促小組成員的作業提交和批閱;針對個別學生在線時間短、作業完成不及時等情況,教師通過電話、微信與家長保持溝通,家長協會也參與到了教學管理中;對教學上的難點,教師錄小視頻發給學生觀看;六年級的學生逆反心理較強,教師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注意學生的心理疏導。
三、即時+延時:優化評價方案,提升育人效度
對學生的學習、作業、作品進行評價,真正把線上教育落到實處。線上教學中,教師對學習情況采取即時評價,巧用學習積分,評選優秀小組、優秀小組長和優秀學員,還相繼評選優秀作業、優秀小演講家、防疫小衛士、讀書達人等,以電子獎狀的形式發給學生。同時,運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一年級語文組的“閱讀達人榜”,三年級數學組的金幣積分,四年級語文組的電子獎狀,五年級的組內互評、小組積分評比,六年級的數學組的梯次評價。
除優化學生評價方案外,學校對教師及家長同樣實施相應的評價方式。針對教師實施展示評價法,即“四個一”評價法,教師每周進行一次總結、每個年級每周有一篇美篇對每年級進行總結、教研員每周進行學科總結、學校每周出一期簡報。同時針對家長居家助教情況進行星級評價。
四、簡報+美篇:共享信息資源,發揮榜樣示范
為充分調動教師線上積極性,做到互動交流、互幫互學,提高教學效果,學校鼓勵各年級組、學科組通過簡報、美篇分享教師的好做法、優秀的學生作業,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同時,組織班主任發動優秀家長和學生將自己的做法以美篇的形式展現出來,進一步提高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工作、學習勁頭。此外,班級之間也會及時交流溝通,并展示班級特色學習活動、教師典型做法、優秀學生作品。班級展示、美篇制作都將計入教研活動得分。
總之,線上教學還需要不斷探索豐富,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素質的道路上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