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鄭州某校一副院長譚某某,在工作微信群內發出一條露骨短信。5分鐘后,他又在群內發了一條消息:微信號被盜,已通過公安朋友找回。此事連日來持續引發關注。5月21日,該校官微通報稱,譚某某發布不雅信息,謊稱被盜號。鑒于譚某某的行為涉嫌違紀,目前已對其進行停職調查。
又見“工作群發不雅信息”。近年來,類似的公職人員因在工作群發錯消息而引發關注的事件,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如2021年河北省邢臺市“耿衛平局長”在工作群發表不當言論引發熱議,結果也是停職調查。
個人的尷尬歸尷尬,網友的調侃歸調侃,但這本身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校方跟進調查、處理,拒絕和稀泥,很有必要。畢竟,身為高校副院長,屬于領導干部,生活作風絕對不是什么小事。“士有百行,以德為首”。為官者的道德操守和品行修養絕不是個人小事。
就這起個案來看,真相到底怎樣,那條讓人浮想聯翩的不雅信息背后,涉事副院長是否有其他逾越法紀紅線的問題,相信隨著有關部門的介入調查終會水落石出。但事件本身對于公職人員尤其是黨員干部來說,值得警醒和反思,如果心中無戒,在生活作風這點“小事”上都管不住自己,必會一步步滑向墜落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