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對于幼兒來說,藝術是他們表達他們所見所感,以及他們的體驗、想象與理解的重要途徑,也是他們表達自己情感的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發現,小班的幼兒因為年齡的特點,對于如何在藝術中表達自己的體驗、想象與理解還有所欠缺,使得小班幼兒對于藝術創作有很多的困難。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小班幼兒進行藝術感受欣賞的同時提高創作表達的能力呢?針對這樣的困惑,我們將高瞻課程中的藝術教育方法——單項深度法運用到小班幼兒的美術創作中,旨在激發小班幼兒藝術感受、創作的持續性及深度性,探索開發小班幼兒的思維創新能力和表現力,從而促進小班幼兒藝術領域的發展。
一、單項深度法在藝術教育中的主要理念和原則
單項深度法主張“以兒童為中心,而不是藝術為中心”。在兒童感興趣的前提下,對藝術進行一定的探究,可以讓幼兒持續保持興趣。幼兒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幼兒提升藝術探索的意識,獲得更多的藝術樂趣。
二、單項深度法運用于藝術教育中的“四個階段”
單項深度法在藝術教育中的運用,給予幼兒對游戲的持續探索構成引入、拓展、創作和反思四個核心階段,每個階段對豐富幼兒的認知,發展幼兒的藝術感知力、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創新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引入——感受與欣賞自然界中的美
與大自然的親近,是幼兒的天性,對于小班的幼兒尤其明顯,相對于在教室內和封閉的環境內,在戶外大自然環境中,小班的幼兒更容易被花草樹木、光、電、色彩所吸引。
一個陰天,淅淅瀝瀝的雨點飄落了下來,“下雨啦!下雨啦!”孩子們在屋檐下靜靜地看著這場雨,我問他們:“你們看,雨落在了操場上,是什么形狀的?”雨馨叫了起來:“老師,操場上都是小點點!”“哈哈,操場好像我們畫畫的紙,紙上都是點點。”優優叫了起來。
回到教室,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在美工區,討論起來,用什么筆,選什么紙。他們挑選了自己喜歡的畫紙和畫筆,在那里畫起了點點。有的小朋友選擇了蠟筆,有的選擇了記號筆,有的選擇了水粉顏料,有的在白色布上畫起了點。
(二)拓展——點到線、面的過程
接下去的幾天,一直下雨,他們喜歡在屋檐下靜靜地看著天空中的雨點和操場上的大片水漬。“雨下得大,操場上就都是水了,點點看不見了。”小朋友們開始在紙上大面積涂起了顏色,有的則把點點都連了起來,連成了一條一條密密麻麻的線條。
由雨點開始,隨著一系列的拓展活動體驗,孩子們深入探究了點和線以及大面積涂色所呈現的效果,孩子們也增長了自己對創造的點、線條、圖形的認識。期初孩子們只是擴展了對點的認知。
我們用PPT為孩子們展示了阿道夫戈特利布的畫和一些有趣的點線涂色畫。孩子們觀察著畫家們的創造的形狀和線條,一邊興奮地討論著。我們在美工區添置了一些圖片和照片,當孩子們再一次進入美工區的時候,方便他們看到各種著名畫家的點線畫。
(三)創作------點線面的創作,突破,創新
前面的拓展環節,孩子們已經自己創作了一些藝術作品,例如天空中的烏云和小雨點,在重復探究了美工區的材料后,他們已經有了關于點、線條、涂色塊的一些概念。
創作一:繼續
他們有的用線條表達了雨很大,有的用點表達了雨很小,有的用大面積涂色的方式表達雨下了很長時間,很多的雨……
創作二:改變
他們用不同的材料創設了下雨的場景,有的用馬克筆彩色紙表達,有的用蠟筆去表達,有的用水粉顏料。雨是無色透明的,但是孩子們用各種顏色表達了心中雨的顏色,紅色、綠色、藍色、黃色……也有的孩子把午飯散步中看到的大自然中的視覺元素畫了出來,彩旗帶、石榴樹、彎曲的空調排水管道等。
創作三:創新
有的孩子把簡單的點、線、圖案組合在一起,表達出了他們平時看到的一些景象:小兔子、螞蟻、氣球等。
我們建議孩子們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在美工區的展示板上,大家互相分享、欣賞、討論。
(四)反思——點、線、面的組合反思,讓幼兒的藝術表達更加廣闊
反思的情節在整個過程中反復出現,讓幼兒不斷地去探索,去感受,去表達。在孩子們的體驗逐步豐富的過程中,我們作為老師應該充分給予支持和適當引導,對孩子們感興趣的點做出積極的回應,使得孩子們在審美感上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單項深度法在小班美術活動中的運用,為小班幼兒的探索、創作都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和機會,既撐起了理論的框架,又能在實踐中解決小班幼兒探索興趣不足、關注事件不長的問題,也為小班幼兒打下一定的藝術表現技巧基礎。
參考文獻:
[1]戴天驕. 感受音樂的魅力——試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引導下的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J]. 才智, 2014(30):175-175.
[2]張巍巍.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解析[J]. 祖國:教育版, 2014(3):1-1.
[3]郝仙芳. “米羅可兒”讓美術插上想象的翅膀[J]. 中國農村教育, 2014(03):48-48.
[4]陳敏. 讓幼兒與本土資源親密“對話”——淺談本土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有效利用[J]. 生活教育, 2018(3):2-2.
[5]楊永娜. 簡析幼兒藝術興趣的培養[J]. 教育實踐與研究:幼教版(C), 2015(1):3-3.
[6]程英. 以幼兒為本,有效支持幼兒對音樂的審美體驗與創意表現[J]. 福建教育:學前教育(C版), 2014(7):5-5.
[7]錢峰. High/Scope課程的評價[J]. 早期教育:教師版, 2014(10):2-2.
[8]孫悅. 生活契機在幼兒版畫活動中的運用——以特色課題“紙藝在實物版畫中運用的實踐與研究”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