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改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極其特殊的科目,其中不僅包含了自然科學的規律,還涵蓋了數學文化和數學形態意識等多方面的內容。在中職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養成最基礎的計算能力,還要提升學生追根溯源的探究能力。為此,在中職課堂當中,合理地開展追問就顯得尤為重要。巧妙地借助追問,能夠讓學生理解知識的由來,體會知識的內在共同特性。基于此,本文就從以下幾點給出開展中的數學課堂追問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中職數學;課堂追問;策略探析
隨著現階段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教育教學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當前的教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養成,也更加注重學生整體思維和學習意識的提升。而合理地開展課堂追問,就是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度思考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性,體會數學知識的變化。教師就應當積極地借助追問,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基于此,筆者就從以下幾點給出提升課堂追問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一、在課堂起始處進行追問,啟迪學生的思維
在中職階段的課程教學中,要想讓課堂追問教學開展得更加順利,真正時期起到啟迪學生思維的作用,教師就應當在課堂的開始,從一些最基礎的問題入手,先逐漸的吸引學生的興趣,接著再引出一些較為深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歸納和體會。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學習“集合”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時。由于集合的定義相對較為抽象,并且它是一種難以歸類的內容。為了讓學生理解集合所代表的實際含義,教師就可以在課堂的開始,讓學生思考“什么是集合?怎樣才能定義出一個集合?”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思維表達“集合可能是因為某一種相同屬性的內容。比如一個班級的所有學生,一所學校里的所有人員。在一定范圍之內,所包含的元素。”教師要給予贊同,并繼續追問學生。如果兩個班級當中有相同的代課老師,這個代課老師算不算兩個集合之間的交集呢?而交集又和集合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在引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理解集合之間的運算法則“A∩A=A,A∩B=B∩A;A∪A=A,A∪B=B∪A”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補集Cu (A∪B)與 CuA∩CuB有怎樣的關系?讓學生始終保持著思考的方式,面對知識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在知識連接處進行追問,實現教學的過渡
在中職階段的數學教學中,不僅有相對基礎的知識點,還有相對復雜難以理解的內容。為了強化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教師就應當在知識點連接處進行追問,進一步地幫助學生清晰其概念和性質,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順利過渡,提升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進行教學“函數的基本性質”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時,因為函數是中職階段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其中需要學生養成數形結合的思想。為此教師就應當在課堂開始,先去給學生講解一些函數的基本性質,比如說函數的奇偶性和單調性。假設F(x)= X2,對于這個函數來說,由于F(x)=F(-X),所以此函數為偶函數。如果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以代值的方法嘗試計算。如。F(2)=22=F(-2)=(-2)2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個函數在整個坐標軸上應當具有怎樣的性質?學生在之前就已經學過此函數的幾何圖形,經過畫圖就會發現。 F(x)在(0,+∞)上單調上升,在(0,-∞)上單調下降。在(0,0)取最小值。以這種方法,進行追問,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有利于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
三、在課堂總結時進行追問,引起學生的深思
課堂總結作為中職教學的重要一個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總結和反思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此,教師就應當在這個過程當中積極地對學生進行追問,針對學生難以理解或者相對復雜的知識,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水平。
例如,在講解“三角函數”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時,三角函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變化性。學生需要記得三角函數公式比較多,并且其中所涵蓋的內容也相對較為廣泛。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后,可以去詢問學生“同學們,三角函數當中,有哪些通用的公式值得我們掌握呢?”學生經過本章節的學習和體會就會知道,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教師這可以根據這句話進一步地給學生擴展β=2kπ+(π+α)這個表達式,這個表達式里角α,在旋轉整個圓周的過程中說回到原點時通過的角度。如果將其看成一個銳角,那么無論他在第幾象限,始終滿足于三角函數變化。以這種總結性的方法,曲向學生進行追問,接著在給學生總結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中職數學課堂之上,課堂追問作為一種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有效手段,逐漸地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應用。然而在最后的課堂上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值得教師進行解決。這就需要教師根據班級實際以及學生的個人水平,合理地設計問題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再引出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發掘。保障學生在發掘知識的過程中,養成探索知識來源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許奕睿.追問——讓數學課堂高效起來[J].文理導航(下旬),2021(12):29-30.
[2]陳秀清.出彩的追問演繹精彩的數學課堂[J].數學教學通訊,2021(32):67-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