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芝
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必須要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近幾年,內部控制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越來越被重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集團企業發展迅速,也因此面臨各種新的經營壓力與挑戰。很多集團企業為了降低財務成本,提高財務管控效率,開始從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向財務共享模式轉變。由此,如何在新型財務共享模式下有效推行內部控制管理,成為非常值得研討的課題。本文從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推行內部控制管理面臨的幾個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供一些解決策略。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財務部門作為參與企業內控建設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不能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核算工作。財務共享模式的建立,將核算會計與管理會計分離,利用信息化系統數據傳輸功能完成憑證錄入,記賬核算等工作,讓財務人員從傳統的財務核算工作中解脫,真正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
隨著企業規模的發展和擴張,分子公司分布各地,傳統的分散式管理模式使得財務管理效率低下。財務共享服務是將集團公司范圍內的共同的核算業務集中起來,依托信息技術的數據歸集和傳輸功能,將需要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工作內容,用一個專門的財務共享中心去完成,不僅提高財務核算效率,同時解決了資源配置協同難度較高的問題。
強化財務內控管理,降低財務管理成本
因為財務共享中心主要是依托信息技術標準化處理業務,所以在整個財務業務流程的設置中,必須以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或創造價值為目的。財務共享管理模式下,企業統一財務核算標準和核算流程,實時監控分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大大減少了因財務分散化管理產生的管理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因信息不對稱給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這與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不謀而合。
財務共享體系與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相輔相成
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相比,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內部環境要素和控制活動要素會更加趨于完善,例如:內部環境要素中的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體現在財務共享模式的業務板塊流程設置中;控制活動要素中的授權審批控制體現在財務共享模式的審批流程設置中,同時財務共享系統本身就是控制活動要素中的會計系統控制的一種方式。有此可見,財務共享體系與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相輔相成,是內控管理的重要方面,二者相互穿插影響。

內部環境控制薄弱
部分集團企業是先建立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然后再開展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進而推動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在這一過程中,財務共享模式雖能規范財務內控管理,但如果執行人員并未意識到內部控制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或者執行人員本身業務能力受限,只能根據上級管理層的指示機械的完成各項指標工作,那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將流于表面,內部控制體系雖已建立,但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
控制活動合理性不足
控制活動是指企業根據風險采用的各種控制措施。控制活動不合理,會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1.會計系統不完善。企業組織架構控制,要求企業內部機構設計,權責分配必須合理,不能出現職能交叉,各職能機構必須各司其職,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受目前信息技術水平的約束,財務共享系統中還無法達到既能完全滿足內控管理又能方便經營管理的管理流程。這就使得內部控制在共享系統里被約束,無法靈活開展。
2.運營分析控制未結合預算控制開展。預算控制的內容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部過程,其過程控制和執行結果分析與企業的運營分析緊密結合。企業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推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時,仍然有必要滲透全面預算管理理念,量化處理企業戰略目標,尋找預算和實際的差異點,并采用有效措施解決。否則,內控管理雖然提高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但并未真正意義上提高風險防御能力。
信息系統安全隱患時時存在
財務共享系統的建立,實現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與信息系統的有機結合,讓財務人員從核算工作中解脫,可以更加專注于財務管理工作。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對信息集成和共享,可以提高控制效率。但是,信息技術給企業內控管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必須面對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例如,因系統運行維護和安全措施不到位,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非法獲取和修改,導致信息泄露或毀損等,這些安全危害嚴重制約這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
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
內部監督主要指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情況的監督,是為了評價內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在實際工作中,受資源限制,部分企業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未設立專門的審計機構,將審計工作歸至財務部門完成,或者雖然設立了審計部門,但并未有效的進行日常監督或專項監督工作。這種情況不僅違反內部控制管理的職權分離原則,增加企業內部財務風險,更使得內部審計功能失效。
營造企業文化氛圍,提高員工控制意識
內部環境規定企業的紀律與架構,是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企業應該加強文化建設,塑造企業文化氛圍,培育員工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企業要注重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宣貫現代管理理念,強化全員風險意識。管理層要樹立正確內部控制認知,引導企業全員參與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實現員工崗位的合理劃分。
完善會計系統建設,加強信息系統維護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首先須按科學、精簡、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則,合理設置內部職能機構,然后在財務共享系統中按內部控制管理要求設計業務審批權限及審批流程。企業要按照崗位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要求,明確各個崗位的權限和相互關系,要科學制定公司的業務流程圖,使各執行人正確履行各自的職責。企業要建立適用于經營管理的信息系統,促進內部控制管理和信息系統的有效結合。企業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須加強對信息系統的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證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營。對于在共享系統線上無法實現的內部審批流程,可以通過線下審批流程補充完整,做到線上線下工作流程緊密銜接,各職能部門高效協同,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
強化預算管控,定期開展運營分析
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預算編制工作制度,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將預算層層分解落實。企業要根據全面預算管理要求,組織各項生產經營和投融資活動,運用財務信息和其他相關資料監控預算執行情況。在企業定期開展的運營分析工作中,要引入預算執行分析,通過因素分析、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面,分析企業預算執行情況,掌握企業運營效率效果,并提出改進措施。
重視審計與監督
科學的內部監督機制,能有效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實。企業應根據自身經營規模建立內部審計機制,并保證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獨立性是審計監督的靈魂。因此,企業應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負責內部控制執行全過程的監督管控,并定期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書面報告,提出改進建議等。企業在構建審計體系時需要在內部審計完善的基礎上積極地展開和接受外部審計,形成全包的審計環境,有效地降低工作失誤甚至錯誤持續擴大的概率。
重視人才培養,提高員工綜合素質
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的落實,要求員工在實際工作推進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內部控制專業技能,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公司應該提高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重視程度,建立選聘人員試用期和崗前培訓制度,建立員工培訓長效機制,定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活動。企業應當致力于吸引、發展和留住優秀人才,以配合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建設及運行效率與企業地健康運營息息相關。企業應該正視自己在內控管理方面的不足,提高對內部控制的全員認識,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加強信息系統建設,科學合理開展內部控制活動,重視人才引進與培養,強化內部監督職能,以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使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賡.企業財務內控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分析.投資與合作. 2021,(12):36-37.
[2] 劉軼, 蘭江梅. 試論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內部控制.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10):62-63.
[3] 段凌霞. 財務風險管理下的企業內控體系構建探尋. 財富生活.2021,(24):118-120.
[4]黃燕平.財務共享下集團企業內部控制研究.投資與合作.2021,(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