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慶賽區生態修復工程施工現場
冰雪運動對場館海拔、坡度都有較高要求。延慶賽區最高海拔2198米,具有山高坡陡、巖石易風化等特征,張家口賽區具有氣候干燥的特征,生態修復面臨很多困難。北京冬奧會統籌營造綠地景觀,避免水土流失,克服氣候與地理環境等難題,修復賽區生態,促進賽區場館與自然相融。
賽區生態修復。一方面統籌賽區生態系統保護。張家口賽區對奧運核心區、冬奧生態風景道及頭道營停車場等地統籌規劃景觀,生態修復成果與奧運核心區形成完整的生態綠地系統。延慶賽區場館建設與生態修復工作同步實施,統籌安排水體、植被的保護與修復。植被恢復和修復方案都聘請專家科學指導,以喬灌草結合、針闊樹種混交和自然式種植點配置為原則,采用鄉土物種或當地成功引種馴化的植物物種,采用以鄉土樹草種為主的多林種、多草種配置等關鍵修復技術標準與規范。制定雪道季節性生態恢復方案,防止水土流失。利用亞高山草甸剝離、表土剝離、邊坡生態修復、雪道植被恢復及養護四種修復技術,實現貼近自然修復,使修復區域與周邊原有植被景觀達到和諧統一。
另一方面做好水土保持。延慶賽區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與植被綠化措施相結合,依據邊坡類型選用毛石擋墻、賓格石龍攔擋、主動防護網、格構梁、生態袋疊置、蜂巢格室、掛網客土噴播、植物纖維毯等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并采取擋墻種植攀緣植物、防護網上噴播等綠化措施進行固土。用于固土的苗木品種選用本地鄉土植物,喬灌混交、適當密植,防止水土流失。

張家口云頂體育公園
臨時占用地生態修復。修復邊坡生態。延慶賽區通過清坡整地、加固坡面結構、挖穴埋種等方式,營造植物生長發育的條件,實現邊坡春夏秋三季植物的正常生長。在邊坡修復中盡量就地選取片石、表土等施工材料,避免外來物種入侵,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邊坡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張家口賽區對云頂體育公園沿線破損山體進行生態修復,形成由梧桐大道、奧運北路和云頂支線共同構成的沿路綠地景觀環。
場館周邊生態修復。秉持可持續性森林經營理念開展近自然修復。如張家口賽區在賽區周邊按園林式景觀打造多樹種、多草種復合長廊,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態系統。在宜林荒山以自然生態為基底,重點打造融合山、甸、林、緣(山地邊坡)的近自然風貌。
北京冬奧會雪上賽區生態修復工作與賽區建設同步進行。2021年6月底生態修復工作已全面完成,延慶賽區生態修復面積達214萬平方米。張家口奧運核心區333公頃大面積栽植,形成完整生態綠地系統。兩地修復后的景觀分別與小海陀山、崇禮當地的自然景觀和諧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