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宇
(北京首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3)
根據中國建筑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20年,國內房屋施工面積149.47億平方米,同比增加0.3%,穩步增加的房屋建筑項目,對施工技術體系的完備性、施工質量的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以更好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1]。基于這種認知,施工企業針對于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滲漏等問題,采取了相應的技術舉措,以更加高效地處理滲漏等施工質量問題,為房屋建筑居住舒適度的提升以及結構壽命的延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滲漏問題誘發原因的梳理,有助于技術人員明確過往施工環節存在的問題,梳理工作短板漏洞,為后續防滲漏技術的應用以及注意事項的探討,提供了方向性引導。
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較長,并且整個施工環節中往往涉及不同的施工內容、施工任務,這種工程特點使得整個房屋建筑防滲漏施工的整體難度相對較高。為保證房屋施工建筑滲漏問題的科學預防,設計人員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對房屋建筑施工方案作出系統調整,以確保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可以適應市場消費需求[2]。但是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多數設計人員在房屋建筑方案的規劃環節,沒有能夠從地形、氣候以及其他要素的角度出發,對施工方案開展統籌考量,導致施工方案中各類技術參數應用價值不高,實用性不強,進而誘發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較為嚴重的滲漏問題。
現階段,施工企業在開展房屋項目建設過程中,仍舊受到傳統施工理念與施工技術的影響,部分施工人員習慣用舊有思維組織開展施工作業,并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貫徹落實施工規范、技術標準,這種情況的發生,無疑增加了滲漏問題的發生機率。例如外墻施工過程中,部分施工人員沒有遵循施工要求,對墻體預留的孔洞開展堵塞處理,這種情況的發生,無疑增加了外墻滲漏問題的發生機率[3]。少數施工人員,在磚砌施工環節,沒有使用清水對磚塊進行浸潤,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磚塊在后續施工過程中,會過度吸收砂漿中的水分,水分流失的加快,會造成墻體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進而誘發滲漏等情況。
施工企業在房屋項目建設過程中,考慮到項目整體投入的考量,往往強調對施工材料的管理,期望通過施工材料類型、數量的管控,實現施工材料成本規模的管控,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進而將成本規模擬控制在合理區間范圍內。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部分施工企業忽視了項目質量的管理,在施工材料的選用等方面片面性的追求低價格,造成施工材料質量不達標,使得施工材料的質量不符合預期要求,增加房屋建筑滲漏問題的發生機率。針對于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潛在的滲漏風險,施工企業需要著眼于實際,統籌考量,綜合處置,推動后續房屋建筑防滲漏施工技術應用工作有序開展。
房屋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極易出現滲漏的問題,極易這種潛在的風險,施工企業往往需要設置相應的防滲透系統,依托防滲透系統的作用,將水體快速引流,避免出現水體過度下滲或者堆積的情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部分住戶基于自身需求,往往對房屋建筑原有的防水系統進行更改,隨意變更管道線路,無形之中影響了管道的排水能力。后期維護管理體系的缺失,對于防滲漏能力的發揮產生了消極作用,需要施工單位、管理部分以及住戶給予相應的重視,有針對性地做好房屋建筑防滲漏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工作。
房屋建筑施工防滲漏技術的應用,要求技術人員以問題為導向,以技術為牽引,在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工作要求下,整合已有的技術資源,有序做好屋面等房屋重點區域的防滲漏處理,減少滲漏問題的發生機率。
屋面作為房屋建筑防滲漏施工的重點區域,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認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組織人員采取實地勘察、查閱歷史數據等多種方式,全面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區域的濕度、溫度、水文以及地質等基本情況,通過對各類數據的綜合性評估,調整屋面防滲漏施工技術方案,確保施工方案的最優化。屋面防滲漏施工方案確定后,對于屋面防滲漏施工所有的混凝土,需要做好常規性的拌和工作,根據施工具體要求,對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作出針對性調整,確保水泥、水、集料等配比可以更好地滿足使用需求,避免混凝土配置不合理對后續屋面防滲漏施工造成干擾。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嚴格按照混凝土澆筑流程,開展相應的澆筑工作,在澆筑過程中,如果出現蜂窩、漏漿、裂縫等情況,應當快速采取相應的舉措,對出現上述質量問題的區域開展二次處理,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避免出現水體匯集的情況。針對于房屋屋面中出現的落水口、檐溝、管道等特殊結構,考慮到防滲漏的要求,施工企業需要選用高品質的防水卷材進行特殊化處理,從過往的防滲漏工作來看,所選用的卷材厚度不應當低于4 mm,如果使用新型的氟聚氨脂防水材料,材料厚度不應當對與2 mm,并且對易發生滲漏的區域,需要做好強化處理。屋面防水層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應當暫時封閉落水口,進行閉水試驗,閉水試驗過程中蓄水深度需要保持在35~55 mm,試驗時間控制在24 h。如圖1所示:

圖1 某房屋建筑屋面閉水試驗
準備工作完成后,利用專業化的設備,對蓄水深度持續監測,閉水試驗達標后,組織開展后續的施工作業。
房屋建筑內的衛生間、廚房管道較多,發生滲漏的機率較高。據不完全統計,衛廚滲漏問題的發生機率約占房屋建筑中的滲漏問題70%左右,基于這種實際,在開展房屋建筑防滲漏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需要重點做好衛生間、廚房防滲漏技術應用,通過防滲漏技術優勢的發揮,有效減少衛生間、廚房發生漏水、滲水的機率。實際操作環節,施工企業需要提前進入施工現場,采集衛生間、廚房的地面高度數據,在此基礎上,完成區域坡向設計,尤其地漏分布區域,為加快排水速度,地面高度差不應當低于10 mm。
對于廚房、衛生間內使用的管道,應當從材料的耐久性、管道直徑等角度出發,進行管道選型,選擇性價比較高、穩定性較強的新型管材作為廚房衛生間的主要管道,從源頭上,確保廚房、衛生間的排水能力。管道選型工作完成后,根據相關安裝標準,開展系列安裝作業,安裝結束后,在管道的連接位置、管道穿孔位置追加防水處理方案。具體施工中在上述區域的周圍按照1∶3的比例配備水泥砂漿,配備完成后,將水泥砂漿對連接區域進行覆蓋,覆蓋施工中,需要注重砂漿的平整度與密實度。當整個縫隙超過20 mm時,施工人員應當先進行細石混凝土的填塞,填塞完成后,進行水泥砂漿的覆蓋施工。管道安裝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員需要做好防水涂層施工,選用的防水涂層應當以聚氨酯材料為主,確保防水涂層的防滲漏能力。
廚房、衛生間防滲漏施工完成后,施工企業需要根據相關標準,做好通球試驗、閉水試驗,檢測施工效果。在檢驗過程中,如果發現相關問題,應當及時進行問題反饋,有相關施工人員做好問題排查、處置等相關工作。
房屋建筑在外墻防滲漏處理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外墻受到氣候、水文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程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借鑒屋面防滲漏施工的相關經驗,提前組織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合理調整混凝土配置比例,混凝土制備完成后,采取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方式組織開展混凝土施工。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澆筑溫度的控制,避免溫度過高或者溫度過低,誘發混凝土墻體出現裂縫,造成墻體整體性的降低,影響后續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
針對于施工過程中,已經出現的墻體裂縫,施工人員應當根據裂縫寬度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施工方案,例如當墻體裂縫寬度小于0.5 mm 時,可以借助高分子防水材料進行填補處理;當墻體裂縫寬度在0.5~4 mm 時,施工人員應當率先做好裂縫內灰塵、雜質的處理,清理完畢后,再次借助高分子防水材料進行填補;當墻體裂縫寬度超過4毫米時,施工人員則需要采取鑿縫施工的方式,開展填補施工。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房屋建筑的外墻防滲能力得到持續提升,有效減少墻體滲漏問題的發生。
房屋建筑施工防滲漏施工過程中,考到施工技術類型多元,技術要求多樣,為理順施工流程,突出項目重點,施工人員需要精準把握相關注意事項,通過對注意事項的合理處置,推動房屋建筑施工活動的順利開展。
房屋建筑防滲漏施工技術應用環節,技術人員需要從實踐角度出發,結合現階段施工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處理方式,優化施工體系,針對性的做好施工材料的驗收、施工質量的監管等系列工作。
實際過程中,施工企業需要組織人員,根據設計方案,做好市場調研,確立施工材料供應方,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各類材料,有序做好質量檢查等系列工作。例如對于入場水泥的型號、數量、等級、有效期等開展評估,對于存在質量問題的建筑材料,采取封存退回的方式進行處置,從源頭上保證了防滲漏施工的有效性。
考慮到防滲漏施工技術環節較多,為避免工作疏漏,需要根據施工進度,做好質量監管工作,通過閉水試驗等方式,判定質量問題存在區域,并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處理。
房屋建筑滲漏問題的發生對于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居住舒適度產生消極影響。為科學應對這種情況,降低滲漏等問題的出現,打造完備化、體系化房屋建筑施工模式,文章以滲漏問題的解決作為出發點,著眼現階段房屋建筑滲漏問題的誘發原因,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手段,有序開展屋面、外墻等重點區域的防滲漏施工,逐步總結技術經驗,為后續防滲漏施工活動的開展提供方向性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