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坤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在2020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人們在物質需求滿足的條件下,逐漸開始提升自身的精神需求,我國也逐步進入到精神經濟時代。同時,我國也不斷向第三產業轉型推動城市化進程。在新的精神需求產生和第三產業發展的推動下,開展各式各樣的藝術節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藝術節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依托于我國各地悠久歷史積淀,在我國不同城市的不同時間為人們提供多樣化的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在多元化藝術節的綻放下,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有的是形式大于內容,有的是對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等。因此,藝術節作用于城市發展時要在以內容為核心的基礎上發揮“延安精神”,做到為人民服務。城市居民作為城市的核心,是城市活力的源泉,藝術節開展的目的是要在提升當地經濟實力的基礎上改善和改變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形態,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度。
平遙古城于1997 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 年被評為 5A 級旅游景區,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擁有濃厚的當地歷史文化特色、優秀文物古跡的建筑遺產,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屬于“準精神產品”。平遙古城在國際雕塑展、國際木偶狂歡節、浸沒式戲劇《又見平遙》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平遙國際電影展的舉辦,更讓平遙古城成為集旅游觀覽、感受文化、欣賞藝術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新地標。以2019年的數據來看,當年參與電影展的觀眾和來賓超過27萬人次,更是以較2018年相比票房增長550%的成績使平遙獲得了2019年年度電影城市的稱號。
平遙國際電影展由中國知名導演賈樟柯發起創辦,與韓國釜山電影展和意大利都靈國際電影展等劃分為國際B類電影展,從2016年開始,以“一年展”的形式,于每年的10月在平遙古城舉行,電影展持續時間為10天左右。該電影展的指導單位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電影局、中共晉中市委市政府和中共平遙縣委縣政府組成,而主辦單位為賈樟柯創辦的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負責藝術節的策劃和運營工作。
平遙國際電影展在李安導演《臥虎藏龍》的特別授權下以“臥虎藏龍”命名,每年會設置不一樣的主題,如第四節平遙國際電影展的主題為“電影,從來不是孤城”。在展演和活動方面,電影展設立了“臥虎”、“藏龍”、“首映”、“從山西出發”、“回顧”、“影迷嘉年華”、“平遙一角”和“電影人學術活動”等數個單元。
平遙國際電影展創辦的重要宗旨是增強中國與非西方和發展中國家電影從業者的聯系與合作。在這個宗旨下,電影展設立的“從山西出發”單元更是從山西城市文化出發,加強中國本土文化與國際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從而也為山西平遙文化活力的復蘇提供了國際化平臺。
綜上所述,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開展不僅提升了平遙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更為平遙古城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推動力量。
一、平遙國際電影展對當地城市發展的推動作用
第一,電影展的開展利用閑置空間的再生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平遙電影宮是平遙國際電影展的主場館,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大獎,由原來的平遙柴油機廠改造而成。平遙柴油機廠建于上世紀70年代,由于該工廠失去其原有階段性功能而被荒廢,也正是因為電影展的創辦而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產業園區研究中心設計改造中被合理利用起來。我國類似平遙柴油機廠這樣被廢棄的物質產品非常常見,這是由于我國在城市化進程初期簡單粗暴地進行城市化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傳統工業遷出留下的遺留問題。但平遙柴油機廠相對于“準精神產品”來說,不具備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所以這類物質產品在空間功能的調整上靈活度更高。
平遙柴油機廠在改造的過程當中,建筑設計師在保留基本維持立面的原貌、整頓門窗的基礎上,提煉和使用一些本身存在的符號加建部分建筑,不強調特立純粹的風格,僅在特殊位置采用戲劇化加強,符合電影節的氣質,讓人產生模糊的歷史共生感受。除此之外,平遙電影宮在滿足電影放映需求建造了數個不同規模的電影放映廳外,還設有書店、咖啡廳等文化娛樂設施。
城市在文化維度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有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這類普遍存在的場所,還有阿那亞的孤獨圖書館、平遙的平遙電影宮這類具有“場所精神”的場所,所以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給城市工作箱提供更多樣化的工具選擇。閑置空間的再生是提供工具選擇的場所,北京798藝術區的改造成功就是在保護“包豪斯風格”建筑的同時對建筑進行改造,吸引了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匯集,在為我國藝術家提供國家化交流平臺和藝術創新的同時,讓廢棄廠房煥發新的生命力,促使青年人的匯聚,為城市發展不斷提供新鮮血液。
閑置空間的再利用是“變廢為寶”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大拆大建,而是在保持閑置空間自身建筑特色的同時調整空間形態,為閑置空間提供符合當下的新的復合型空間功能。平遙柴油機廠的改在是在空間的保護和發展中找到了平衡,讓平遙電影柴油機廠發揮當代價值,為城市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元素,優化了城市空間布局而新的復合型空間功能也潛移默化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形態。
第二,電影展的開展推動了地方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平遙古城在平遙國際電影展創辦之前就已經是我國文化旅游的重要城市,但平遙當地的基礎設施相對經濟發展較發達的地區來說相對落后。平遙在電影展的推動下,需要解決短期內承載大量人流的涌入而建立了更多的酒店、餐飲和交通資源。平遙也通過電影展和其他文化活動的創辦下,在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達到1548.6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80.78億元,解決了目前平遙縣有10余萬人的就業需求。
目前,在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環境下,在非一線城市舉辦大型文化活動都需要著重考慮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電影展的創辦和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關系,作為以旅游產業聞名的平遙有應對大量人流的能力,可以為電影展提供相應的住宿、餐飲和交通等需求,而電影展的創辦可以為平遙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從而進一步幫助平遙古城在保護古城原有建筑特色的同時完善和改造住宿和餐飲環境,通過經濟的開發和發展建立更好經濟基礎,形成一個良好循環運作機制,從而更好樹立平遙古城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形象。E4A14161-559D-40CE-9230-CB1AA4B18683
第三,電影展的開展對地方影視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推動作用。平遙國際電影展以“推廣青年導演作品”為宗旨之一打造屬于年輕人的電影展,為地方應試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從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整體展映來看,電影展推進中國與非西方和發展中國家的影視創作交流,通過國際優秀影視作品展映單元和“電影人學士交流”單元,讓觀眾暫時忘記西方國家影視作品帶來的影響,為當地高校影視專業學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參與途徑和全新的視角,讓他們更系統化的了解非西方和發展中國家在影視方面發展的優劣勢,不斷開拓思維。
從平遙國際電影展為影視教育專門設計的單元來看,“平遙一角”單元是電影展的延伸項目,為高校影視學生和年輕電影工作者之間提供交流平臺。2018年“平遙一角”單元通過“學校日”的形式促進國內重點相關影視相關專業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包括北京電影學院、山西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和太原師范學院。每個“學校日”都以當天優秀作品放映的學校名稱命名,通過“展映+圓桌會議”和專家介入的方式進行,圓桌會議的主題為“方向與方法——我們想拍什么?”。在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同年齡層青年通過優秀學生作品進行交流,這即是促進創新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影視專業學生通過實踐經驗提升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同時,“平遙一角”的“學校日”方式也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共享。
教育的本質除了樹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為專業領域提供專業性人才。平遙國際電影展以“推廣青年導演作品”為宗旨之一,通過提供國際交流平臺和高校交流平臺開闊高校影視專業學生視野、提升專業技能;通過與山西傳媒學院和山西電影學院的聯合主辦推動“產、學、研、創、展”一體化,促進地方影視教育發展,為地方乃至我國的影視行業發展注入青年力量。
二、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展望
首先,電影展的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運營能力。如上文所說,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策劃與運營有賈樟柯創辦的平遙電影展有限公司負責。一個新的藝術節從策劃到第一屆的順利進行僅僅只是第一步,如何運營好藝術節也是最難和最關鍵的一步。本文所說的“運營能力”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針對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運營;第二個部分是為平遙國際電影展而設立的場所運營。
在針對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運營方面,電影展無論從國際視野維度還是中國影視發展維度來看都具有其優勢。從電影展每年的主題我們可以看出,賈樟柯導演不斷挖掘電影與平遙、電影與人、電影下人與人以及電影與城市之間的關系,不斷為每屆電影展提供電影發展的思考方向。
在為平遙國際電影展而設立的場所運營方面,相對于前者就顯得相對薄弱。由于場所的運營成本較高,平遙電影宮應在非電影展期間會配合市場放映當期上映的影視作品外,利用場所中的咖啡廳、書店舉辦與電影相關的活動,在增強書店和咖啡廳與電影之間的聯系外提升空間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咖啡廳也可以根據每屆電影展的主題或提煉每屆電影展的符號化元素對店內產品、室內裝潢進行改良和調整,為每屆觀眾提供不一樣的服務體驗。除此之外,在非電影展期間選擇來看商業電影的多為當地觀眾,作為旅游產業相對豐富的平遙來說,應該為游客提供具有電影展特點和與地方相關的電影作品。臺灣的全美戲院以李安導演聞名,每當游客到臺南都會在這個戲院觀影打卡,而這個戲院也會為觀眾提供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
其次,電影展的發展需要不斷促進當地產業與電影展兩者的融合。在當今經濟發展的形勢下,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日益顯著,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壯大一定離不開其他產業的介入。電影作為第八藝術屬于綜合類藝術,融合了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形式。平遙古鎮具有特有的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可以通過建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方式,將平遙古鎮目前設計的文化活動和未來要發展的文化活動相關的文化產業聚集在一起,形成平遙古鎮特有的創新優勢、生產優勢、交易優勢和競爭優勢。例如科技行業的介入為電影展的呈現、活動形式以及平遙古鎮的歷史文化呈現提供新的可能。電子游戲作為第九藝術,游戲行業的介入可以為電影展和平遙古鎮帶來更多的青年力量。
另外,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我們進場會提到“某某+”這樣的概念,如“互聯網+”、“文化+”等。平遙國際電影展作為平遙當地特有的藝術節,我們要通過不斷地研究和提煉城市文化特有符號,從而以“電影+城市文化符號”的方式創造平遙特有的文創產品、形成平遙特有的文創產品體驗服務。
當地產業與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結合,其目的除了是為平遙提供新的發展方式外,也是為了延長游客的旅游時間,在提升平遙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的同時,讓游客能夠更深層次的感受平遙特有的歷史文脈。
再次,電影展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電影展與當地文化的聯系。平遙國際電影展雖然設立了“從山西出發”單元,但其入選標準包括主創為山西籍電影人,或山西影視公司擔任第一出品方,或在山西取景拍攝或以山西為故事背景的影片。從2020年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該單元的影單中,僅有《趙城金藏》、《風平浪靜》等極少數與當地文化具有強關聯的作品。“從山西出發”這個單元應該進一步挖掘具有山西地方特有文化的展映作品,可以從某個人或某件事的切入點出發講述晉商的故事、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故事,亦或是吸納講述山西地方文化的優秀紀錄片作品。
最后,電影展的發展離不開對地方管理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平遙古城在旅游產業的推動下不斷繁榮,隨著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建設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本文所說的“地方管理體系建設”所要達到的目標分為兩個,第一是口碑的培育與維系;第二是可持續發展。
在口碑培育與維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提升平遙古城的服務能力與質量,旅游產業作為服務業之一,“服務”應該放在第一位,服務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游客再次前往的意愿程度;第二,要建立旅游市場管理體系,完善古城中導游管理制度、價格制度,禁止哄抬物價、倒買倒賣和強制消費等行為;第三,設置適合年輕人的旅游產品服務,無論是平遙國際電影展還是其他類型的文化活動,其核心受眾都是年輕人,所以要關注年輕人的喜好導向,增加休閑度假的產品服務。一個好口碑的建立往往要比建立一個壞口碑要困難,口碑的培育與維系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E4A14161-559D-40CE-9230-CB1AA4B18683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歷史文化氛圍和生態環境。歷史文化氛圍的保護氛圍兩個部分,第一是平遙古城中建筑遺產的保護;第二是文化氛圍的保護,要提升屬于平遙古城的“煙火氣”,旅游產業作為一種體驗,游客來到平遙古城想要得到的就是有著當地文化習俗和氛圍的體驗,而商業化的不斷推進促使當地居民的外遷直接影響了游客的體驗感受。
平遙古城在多樣化文化活動的發展下,可以依靠建立完善的當地志愿者體系。志愿者不僅可以參與到活動的策劃和執行中增強參與感和歸屬感外,還可以為有效改善上述涉及到的問題,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受。
三、結論
從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全球至今,人們的出行、生活、娛樂都受到了疫情的阻礙,各實體行業也都受到了沉重打擊,電影、戲劇這類易產生封閉空間聚集場所的行業也都受到了沖擊,相反的是,互聯網行業仍在飛速發展中。當服務、娛樂等行業都在擔心在疫情與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雙重作用下,“宅文化”會加深人們居家意愿,而從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至今來看,各地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卻在告訴我們疫情反而加速了人們外出的欲望,這也說明了物理交流空間的重要性。
城市的意義就是被電影、媒體和文化生產者們塑造出來的[],而其根本落腳點在于“人”本身,城市的發展也都是建立在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之上的。因此,在特定城市舉辦的藝術節,第一是要做到服務于城市居民、穩定社會關系,潛移默化地改變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形態,提升居民文化修養和文化自信,為城市發展帶來較好的社會效益;第二是要提煉和善于運用城市文化元素符號,并將其融入到藝術節中,讓藝術節具有差異性和獨特性,提升藝術節的影響力,為城市發展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準精神產品:閑置空間中作為擁有歷史性人文特征、完整文化風貌或優秀文物古跡的建筑遺產部分。——陳燕《當歷史遇上創意——閑置空間再生中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2019年版,第91頁。
[2]數據來源: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MO90feqbkZn3wuWkLSeu0h7QhASt28KWBh10Hwj6y2A__
[3]國際B類電影展:是由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專門類電影展”,此類電影展突出特定的主題。
[4]物質產品:閑置空間中作為具有特殊資源特性和場所感的舊廠房、舊倉庫、舊碼頭等建筑空間部分。——出處同腳注2。
[5]http://www.zshid.com/?c=building&a=view&id=3972
[6]場所精神:通常指空間的氣質與品位,實質上是能給人心靈以震撼的空間藝術,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場力,是城市開放空間環境藝術的最高境界。
[7]數據來源:晉中市人民政府官網,https://www.sxjz.gov.cn/xwzx/tpxw/content_302876
[8]文脈:是一個在特定空間發展起來的歷史范疇,包含的內容很廣泛。狹義上是指“一種文化的脈絡”。——張明欣《經營城市歷史街區》,同濟大學2007年博士論文,第114頁。
[9]《建筑與電影主題對話:電影如何回歸城市》,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MO90feqbkZn3wuWkLSeu0h7QhASt28KWBh10Hwj6y2A__E4A14161-559D-40CE-9230-CB1AA4B1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