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炎梅
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是指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與活動成果。通過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既能獲知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能評價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與交流能力,觀察、描述、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及科學品質和實驗習慣等。
下面以《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化學實驗活動為例,從評價目標的確定、評價內容的選擇、評價標準的制訂、評價工具的設計四個方面闡述初三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的設計思路。
一、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目標的確定
依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評價目標要涵蓋學生在化學實驗活動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實踐能力與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以《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為例,結合《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教材中此實驗活動的實驗目的及內容、教師用書所提出的教學建議,可初步確定其評價目標為:
二、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內容的選擇
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內容依據評價目標、教學內容而定,同時也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為例,該實驗是對教材第一、二單元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及性質實驗的綜合應用。因此,本實驗活動表現評價內容需包含藥品取用、儀器的使用和連接、對裝置氣密性的檢驗、加熱及收集氧氣、檢驗氧氣性質的基本操作,還有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書寫反應表達式的技能。
除了以上方面,評價內容也應包含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如,學生在化學實驗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交流討論能力、實驗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創新精神及實驗習慣等。
三、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標準的制訂
為了提高評價的效度和信度,化學實驗活動評價的標準要做到:
第一,評價內容維度全面、界定清楚。評價要貫穿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整個活動過程,從“實驗探究準備”“實驗操作技能”“實驗報告書寫”“實驗總結反思”四個角度評價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如下圖所示。
第二,表現水平的規定應客觀、具體,每一項應附有適宜的評定等級或說明,以“實驗探究準備”部分為例,如下圖所示。
參考的評分說明:設定A為5分,B為3分,C為1分,將全部得分加起來得到總分,總分大于80(包括80)評定為優良,大于50(包括50)且小于80為中等,小于50為差。
四、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工具的設計
評價工具的設計應注重體現評價的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盡量使評價更全面、更公平。
如上表所示,可對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進行匯總,得到綜合等級,最后教師給出評語,評語內容既要肯定學生的努力,又要指出其需要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6-50.
[2]任寶華.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75-182.
[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5-46,63-64.
[4]黃丹青.化學實驗活動表現評價指標的構建與應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 陳? 洋777487CA-5856-4548-B8D5-0A6820CC4F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