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摘? 要:在當前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師的個人素質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果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首先教師的三觀意識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也會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造成相應的影響,并且教師的心理素質也會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影響,因此當前學校需要對現有的教師進行教育提升,使其能夠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學生樹立積極、正向的教師形象。
◆關鍵詞:教師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影響
一、引言
教師素質對當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在此期間,教師應當進行不斷地自我提升,學校也需要完成對教師的教學培養,為教師樹立積極正確的三觀意識,同時在教學軟硬件設施層面為教師提供相應的便捷,結合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指標,減輕教師的負擔,以此來為教師樹立良好的教學心態,最終實現對學生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二、教師素質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分析
(一)教師三觀意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在當前針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需要盡可能通過心理疏導、心理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同時結合相應的說教策略,結合實踐教學內容來給予學生精細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教師的個人素質,在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備較大的影響,具體來說,教師的素質會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文化觀的形成,教師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學生日常的生活、學習。因此,良好的教師素質對于實現學生更加長遠穩定的發展具備較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落實對學生素質教育,將學生放置在教學工作的核心位置,給予學生精細化地教學引導。此外,在中學階段的學生正是三觀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無論是學科教師還是班主任教師都應當實現對學生良好的心理教學引導,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起到示范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良性發展。
(二)教師教學理念、交流方式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教師素質不僅是涉及教師為人師表的外在形象,同時還包含大量的教學硬性條件,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教學理念,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方式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相應的影響,簡而言之,教師的素質不僅體現出教師個人的品質,同時也包含教師的教學能力,而在教學能力層面涉及到溝通技巧、管理技巧,若教師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未結合當前中學生實際的心理發展狀況來落實對其精細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則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從而無法及時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比如部分學生自尊心較強,教師在落實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借用激勵、鼓勵的方式,幫助其找到問題的根源,解決相應的問題。而針對性格較為活躍且調皮搗蛋的學生,教師在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恩威并施,樹立起教師的威信,同時適當借用勸勉、勸導的方式來實施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師的所使用的管理方式以及溝通技巧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相應的影響。
(三)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作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者、主導者,教師需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比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心態,時刻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向學生展示出自身積極正向的一面,來實現對學生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同時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需要具備相應的責任心和耐心才能夠順利地完成相關工作,以此來實現對學生有效的教學引導。因此教師需要具備積極、正確的三觀意識以及良好的心態才能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
三、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措施分析
(一)合理制定教學考核指標
通過對上述的分析探討可以看出,教師的心態在當前落實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具備較大的影響,而當今社會、家庭以及學校對教師的期望過高,加上在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使得教師往往具備較大的工作壓力,甚至使得部分教師產生對自身職業的懷疑,久而久之,會導致教師出現相應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素質,學校應當落實對教師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為教師樹立起積極正確的工作心態,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標準,以及科學合理的教學考核指標,比如班主任教師既需要兼顧自身學科的教學工作,同時也需要考量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若學校在對班主任教師進行考核評定的過程中只重視班主任教師所教授科目的教學狀況,那么也會給班主任教師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因此學校在對教師進行教學考核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來實現對教師積極正確地評價。
(二)提高教師自身心理素質
教師作為當前中學教學工作中的組織者在當今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具備較大的工作職責,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較為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以及較高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落實高效的學科教學,同時也能夠承擔起育人的職責,而促進教師身心健康良性發展能夠進一步幫助教師擁有健全的人格,也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對教師積極、尊敬的態度,為學生樹立起正面的教師形象,以此在后續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學影響。因此學校需要側重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素質,及時落實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落實對教師思想理論教育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素質,學校應當結合常態化、體系化的思想理論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修養,堅定教師的政治立場。具體來說,教師在開展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依托積極、正確的教育理論以及正面的政治思想。因此,教師需要具備時代前沿性的知識理論以及堅定的政治立場,在當今多元化時代,結合各類教學軟硬件設施來實施對學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對相關知識理論實踐使用的能力,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直觀、深刻、形象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在落實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應當讓學生做到“知行合一”,而不是一昧地向學生宣導相應的心理健康知識理論,而需要在教育過程中結合實踐元素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理論,為自身樹立起積極正確的三觀意識。
(四)學校建設心理健康活動室
通過對上文的分析總結可以看出,當今教師素質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相對較大,而要實現教師素質的提升,單獨依靠現有的實踐、理論教學工作還遠遠不夠,學校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軟硬件設施,例如設置相對應的健康活動室,給予教師釋放心情、緩解疲勞的空間,幫助教師釋放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所肩負的壓力,為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心理健康活動室,幫助教師構建良好的心態、
(五)增添師生交流平臺
教師在落實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實現與學生在心靈上的溝通交流,但是在傳統的交流溝通模式中,由于面對面交流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從而使得教師無法精確地掌握當前學生實際的內心狀態,因此學校需要構建一個輕松、愉悅、平等的師生交流環境,借助互聯網平臺,搭建起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道,以此來提高彼此之間的交流效率,借助學生真實的心聲,使得教師明白在當今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自身還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此來幫助教師改進相應的教學管理工作,來實現對學生有效地教學指引。
(六)落實對教師差異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與學生教育工作類似,學校在落實對教師素質提升的工作中也需要實施對教師專業化的教育指導,在此之前,學校需要分析每一位教師的心理狀態,通過心理測驗,了解當前學校教師團隊的身心素質狀況,以此來幫助學校制定出體系化、標準化的教師培訓制度以及培訓管理內容,使得學校在提升教師素質的工作中更加具備針對性和主動性,確保針對教師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穩定、高效地實施,以此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政治思想道德水平。
四、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當前學校以及教師在落實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過程中,教師素養所帶的影響相對較大,學校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確保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能夠給予學生積極、正向的教學指導,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丁洋. 淺析教師素質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J].? 2021(2015-8):155-155.
[2]晉玉霞,王玉霞. 化學課堂教師選擇性忽視對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及其超越[J]. 教育現代化,2019(85).